张华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倒在泥地上面,眼前有几张关切的面孔正围在自己身边,关切的问候着。
眼前的几个人见到张华醒了过来后,都很欣喜,连忙把他扶起来。
张华这才发现自己身处于一个热闹非凡的工地之中。前面则是一段正在修筑的城墙,石块、木头和泥土堆满了整个现场,周边有不少脸有菜色,精神不振的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其间做着苦工,听到动静望向自己这边时都带着关切的神情。
听到身边的人呼唤着,张华感到一阵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张华忍不住暗叫了一声:“这是个什么地方啊!我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张华原本是一名建筑行业的施工员,这个行业的不景气对他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从原来的高薪加补贴到基本工资下降60%且没有补贴,这种变化无疑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张华不仅要应对行业不景气带来的职业困境,还要应对沉重的经济压力。他那个严重败家的老婆加剧了自家的财务问题,为缓解济压力,张华不得不通过兼职送外卖来增加收入。
兼职送外卖虽然辛苦,但对于张华来说,这目前是他唯一可行的增加收入的方式。通过每天下班后努力跑几个小时,他每月能够额外获得三四千元的收入,以帮补家庭的开支。
在张华最后的记忆中,他是在一次送外卖的过程中,为了追求额外的十元奖励,选择了将超标电动车的电动把手拧到最大,高速逆行在高架桥上。
然而对面呼啸而来的泥头车却没有惯着他,最后,在惨烈撞击下,张华的电动车瞬间解体,他则在强大的冲击力下,直接飞起然后掉下高架桥。
不过在晕倒前,张华感觉自己是坠向一个深渊,开始还能见到从高架桥落下的一些情景,后面则是一片无尽的漆黑,这种感觉有一世纪那么长,最后才昏迷下去。
张华在前世的记忆中穿梭后,他的脑海中又闪过许多的信息,然后意识到自己现在所处的身体,也是叫做张华,并且今年只有十六岁。这个发现让他感到震惊和困惑,一次交通事故,居然就穿越了!
脑海中的信息继续闪现,张华很快就知道,自己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于古代中国的架空朝代,叫夏朝。夏朝制度类似于宋朝,但是文化却没有宋朝那样的璀璨,夏朝文化上与汉代接壤。也即是说,前世张华所生活的时空,汉之后的三国、南北朝、隋唐及宋朝以后这些的文化,在这个时空是没有的。
现在这个身体的张华,原本出身于一个曾经有些家底的小地主家庭,幼年也曾上过几年私塾,识得一些文化。
但是上一年,张华的家庭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一场大火无情地吞噬了他家中大半的建筑,张华的双亲也在这场火海中不幸丧生。这场悲剧使得张华瞬间失去了至亲之人和家庭的庇护,年仅十几岁的他被迫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
由于张华年少无知,缺乏营生的经验,他无法有效地管理家中的田地和财产。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将家中的几十亩田地一一贱价售卖。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华逐渐变得一无所有。
恰在这时,村里刚刚忙完春耕后,大良乡迎来了县衙摊派的任务,县衙要征调村中青壮进城里去修缮城墙。由于张华已算成年,便被大良乡的里正安排进修城墙的民夫队里。由于张华有一些文化,里正便安排他做民夫队的联络人。
张华身材瘦弱,力量不如其他村民,所以里正安排他做半文职的联络人工作,这工作主要是处理繁琐的对外联络事务,但在空闲时,他也得和其他民夫一样,做着沉重的体力工作。
这也是张华的田地之前都售卖给了这个里正张茂,张茂占了大便宜后,才适当的给张华一个轻松一些的活,算是一些补偿。民夫队联络人这个工作虽然需要处理一些繁琐的对外联络事务,但相对于其他重体力劳动来说,确实要轻松一些。
刚才,张华在搬运重物时,力气不济,身体失去了平衡,狠狠地跌倒在地。他的眼前一黑,意识逐渐失去,醒来后居然就融合了现代人张华的意识。
短暂的错愕以后,张华便迅速消化了脑海中多出的记忆,他们这个乡征用的民夫有二十多人,都是邻里的乡亲。除了他外,另外还有几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其他则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壮年。由于张华有些文化,又年纪最小,所以同乡的民夫都很照顾张华。
现在正是一个叫张越的中年人及一个叫刘勇的青年在搀扶着张华,旁边还站着两三个人,他们的神态都是紧张而关切,见到张华醒来了后,这几个人才松了一口气。
前面又传来了监工的喝骂声:“那边的人都聚在一起干什么?还不赶快去做事!”
张越只得松开扶着张华的手,赶紧说:“华哥儿,你站好了吧。我们要去做工了,无法照顾你,你要小心。”那个刘勇也拍了拍张华,然后这四五个人就赶快的离开张华,各自做事去了。
张华感激的望着这几人离开,他看到这些民夫虽说是青壮,但一个个面黄肌瘦的,明显是长期营养不良的现象。
眼下要修筑的城墙,是因为他们所在的这个吴城县,县城的城墙年久失修,近期又因为连续降雨而多处坍塌,这才使得县衙征调附近受灾不严重的十几个乡村,安排民夫前来修缮。
大良乡的民夫们征调到县城后,被分配到东城门附近的一段城墙处进行修复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泥块、石块和木头等建筑材料,以及利用之前塌下的砖块进行重建,这项工作既艰巨又繁重。
恶劣的生活条件和繁重的工作使得民夫体力透支厉害,每天他们都拖着沉重的脚步在工地上劳作。工地提供的伙食又差,让人难以忍受,根本无法饱腹。
这样的状态使得修筑城墙工程进度极为缓慢。不过上面的管事却没有急催,任由得民夫们有气无力的缓慢施工。
开始张华还以为上面的管事心善,后来了解后才感到是不是跟自己穿越前所处的城市情况一样?前世生活的城市,到年底时一些市政工程会陆续的开展,如修路、铺管等,原有道路好好的也要把它挖烂来施工,这样才好安排相关的工程资金支出。
此处的县衙,虽然没有后世城市那么丰厚的市政建设资金,但仍需筹备一定的钱粮才能安排修筑城墙。县里征用民夫本来是要包餐的,按官面的文章每天最少两餐糙米粥。但实际上发放到他们这些民夫手上,每天却只有一餐,还是发霉的糙米清水粥。
这样,修筑城墙的相关负责人就有贪墨的空间了,因此他们也巴不得工程慢一些,毕竟拖慢一天就能多贪一天的钱粮,而目前的修筑城墙任务是县里安排的,没有上级限期完成的压力。
张华想起每天吃的那餐粥,不由一阵的气愤:“太黑心了!每天派发的那些粥是人吃的东西吗?喂猪还差不多。”
上面每日只派发一餐的粥,是用少量已经开始发霉的陈旧糙米,冲入大量清水后煮出来的。这清水发霉糙米粥,每天要大量消耗体力的民夫,如何能吃得饱?
现在是农历五月初十,自己这帮人是从三月二十过来过来修城墙的,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了。除了四月十五那天自己回了乡一趟,在乡里补充了一些物资,后面的几天里村民能稍微的吃饱一点外,其他时间里,他们每日只能吃到这清水粥,结果众人每天干活下来,都饿得头晕眼花。
那个发霉的糙米清水粥,放在现代社会,拿来喂猪恐怕猪也不愿意吃。眼下却是张华这些民夫们每天维持生命的食物。自己这些人每天要应对如此沉重的工作,又根本没法吃得饱,做起修城墙的体力工作自然十分吃力。张华的工作虽然以管理和联络为主,但也需要参与体力工作,这样的饮食无法让他维持,所以才有之前搬运重物时,体力不支跌倒的情况。
张华短暂的安歇后,在监工的怒视之下,他还要加入苦力工作中。不过这回乡亲们只让张华搬抬一些轻便的东西了,他做起来就轻松了些。张华一边干活,一边开动大脑,思考未来的安排。
终于熬到了中午,后方传来了一阵铜锣声,接着有人喊:“开饭了!各个民夫队负责接收饭食的人,快来领取你们这队的饭食。”
这个时候,有一大群人抬着几个热气腾腾的大锅,走过来工地后方的空地处,准备发放每日的饭食。旁边则有差役敲锣及大声叫喊着,让每个民夫队的联络人过来领取饭食。
张华赶快拎起两个木桶过去排队,他拿的木桶大概有后世那种二十升左右的胶桶那般大。按规定,每支民夫队只能领两桶粥,联络人领到粥后就自己安排分派下去。
每个乡征来的民夫人数都有二十多个人,却只给发下两桶粥,肯定是不够的。可是发放伙食的人,才不管民夫们够不够吃,他们把粥分给各乡的联络人就离开了。各个乡的伙食怎么分发到民夫手上,都是联络人自己解决。有的乡村,他们的联络人会根据心情来定,分给下面的个人会有偏差。而张华则是平均的分给乡亲,虽然大家都吃不饱,但是至少不会因分配不匀而引起争端。
派粥开始后,各个乡的联络人去得晚了,会有领不到粥的情况,这样的话,他们乡的民夫就只能饿肚子了。为避免这种情况,张华一听到锣声,就快步的冲往派粥那处,争取能排到领粥队伍的前列,确保有足够的粥领取下来。
轮到张华时,张华把拿着的两个木桶递了过去,负责掌勺的那人拿个大勺,给两个木桶各装了大半桶。
张华试着问多一句:“能给多两勺吗?”
“滚吧!别挡住下一个。”那边发放的人只有一个干脆的回应。
张华从粥棚内走出来,走回自己乡的民夫队里,立刻有个身材高大的青年迎了上来,正在刚才搀扶自己的刘勇,他喊道:“华哥儿,午餐领回来啦,赶快分下去吧,大伙都要饿死了。”
说着,刘勇接过了张华提着的两个桶,然后一手拿起一只,帮忙提着粥桶回去。
刘勇比张华年长两岁,他自小便是个孤儿,身世凄凉,张华的双亲尚在人世时,他们对刘勇多有照顾。等到刘勇长大,他始终铭记着张华双亲曾经的恩情,在张华双亲离世后,他也是对张华照顾有加。
张华拍拍刘勇的手,说:“多谢刘哥,我们去那边吃。”
“好!让我拿过去。”刘勇高声应了,提起木桶就走,张华连忙跟上,两人快步来到城墙后一片大树的绿荫处。
乡里的其他二十多个民夫,也一并往这边过来,见到张华和刘勇过来后,就兴奋的齐声高喊:“开饭啰!”
“今天的饭食来了,叔伯兄弟们过来吃呀!”张华向众民夫招呼了一下,刘勇把木桶放在地上。一群人立时围了过来。
可当他们看到饭桶里面的吃食时,一个个原本有些喜意的脸上马上变成一脸愁苦。
“又是这东西,餐餐都吃不饱呀...”
“哎,杀千刀的管事,这样克扣我们的伙食!”
……
抱怨归抱怨,但还是要吃的,应该说是喝吧,民夫们每人装上一碗后,就呼噜呼噜声的喝个清光了。然而,当一轮派发过后,剩下的粥已经不足以让每个人再分到一碗了,只能将剩余的粥均匀地分给每个人小半碗,最后在一片抱怨声中结束了今天的饭食。
吃完后,张华还感到肚子里一片空荡荡,这样下去可不行。正苦恼间,突然张华又是一阵眩晕,身体晃了一下。
刘勇在旁边见到,赶快扶住了张华,其他的乡亲见了也过来帮忙。之前那个叫张越的中年人也关心的走了过来,只见他三十余岁,看起来有些忠厚,张越说:“赶快扶华哥儿到旁边坐下来。”
众人把张华扶到旁边的大树下,让他靠着大树坐好后,众民夫也不敢多停留,又要继续干活去了,张华由于有管理的职责,偶尔还是能停顿一下,监工的人见到也不会说什么。
张华便靠着在大树处,就在这个时候,眼前突然出现一个虚空屏幕,伴着一道声音。
“系统启动!配送系统开始运行,亲爱的配送员,由于您在外卖配送过程中出现意外,现系统为补偿于您,特为您配备本系统。本系统会按现实世界中的外卖订单,在这里您可领取使用。系统有等级限制,每个等级每天领取的次数受等级限制,每次取单的品类也受等级限制。”
“目前您的等级是一级,每天可领取二次的外卖订单,订单品类仅为食品类。后续升级后,会增加领取次数并扩大订单品类。每次升级,需要计算订单使用后增加的功德值,功德值视社会意义大小而定,帮得人更多,做的事越有价值,收获的功德值就会越大。”
“目前您的功德值为0,还需要100功德值就可升级为二级。”
“订单内的物品于每日0:00时至23:59内进行取出,在此时间段内,可根据系统发出的全部订单中进行选取,为保护您的权益,请选择最适合的订单进行使用。”
就在张华感觉到一阵无力的时候,突如其来的这个屏幕和声音,让他的眼睛猛然亮起。张华赶快看了屏幕,还是此前手机里熟悉的那个外卖系统,左侧一栏为新订单,其下方陆续出现了一些食品订单:香味木桶饭、蜜雪冰糖、救世柠檬茶、幸福咖啡、江南猪脚饭、大妈麻辣汤等等……
系统屏幕还跟手机屏幕一样,在左上方有时间显示,张华看了一眼,现在时间是“12:00”。
哎,这个让自己丢了生命的外卖工作,在自己重生后居然成了自己的一个系统,并在五月初十这个中午的12时正准时启动。
有了系统的加持,自己的生命将从这个中午重新开始,就让我在这个古代世界里,大展一番拳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