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赈灾计划(二)
黄荣见到张华不肯接收自己的黄金,也不再坚持,但他还有些问题,要向张华询问一下。
张华见到黄荣态度凝重,于是微微一笑道:“黄伯父请说出您的问题。”
黄荣正色道:“这批从赵弘那里赚来的六千九百两黄金,你之前说过要用来救助因洪灾而流离失所的灾民。不知贤侄是否有具体的计划?这批黄金该如何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张华沉吟片刻,随后缓缓说道:“黄伯父,此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如果我们有能力以私人的名义发起慈善募捐活动,自然是再好不过。但现实是,官府绝不会允许民间自行组织这种大规模的募捐活动。即便我们能够说服县衙,让他们默许我们私下进行募捐,以我们私人的名义去号召,恐怕也难以得到其他富商和百姓的广泛支持。没有更多人的参与,仅靠我们一家之力,这几千两黄金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真正解决灾民的困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因此,我认为此事只能由官府来牵头筹办。我打算直接去找县令陈志,与他商议,让他出面组织这场赈灾活动。虽然官府牵头可能会带来诸多问题,比如效率低下、贪腐横行,但这是目前唯一的可行之法。”
黄荣听完,眉头微皱,显然对官府的不信任溢于言表。他沉声说道:“由县衙来操办此事,我最担心的就是底下那些办事的人会中饱私囊。即便有很多富商和百姓踊跃捐款,最终能真正用到灾民身上的钱,恐怕十不存一。县衙里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太多了,我对他们实在没什么信心。”
张华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黄伯父的担忧不无道理,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但正如我刚才所说,明知有这些问题,我们却不得不依靠官府。因为只有官府才有足够的权威和资源去组织大规模的赈灾活动,单靠我们私人力量,根本无法覆盖所有受灾地区。”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一丝自信:“不过,现在有一个有利的情况。我最近得到消息,县令陈志很有可能会升迁到府衙上面去任职。在升官之前,他急需一些政绩来为自己铺路。这场赈灾活动,正好可以成为他的政绩之一。因此,我会提醒他,如果他在乎自己的仕途,就必须亲自盯紧此事,确保手下的人不敢做得太过分。只要他能保证善款真正用于安置灾民,这场赈灾活动不仅能帮他赢得民心,还能为他的升迁增添筹码。陈志是个聪明人,他应该明白,升官和发财之间,哪个才是最重要的。”
黄荣听完张华的分析,眉头稍稍舒展,点了点头:“贤侄说得有理。如果陈志真的在乎自己的仕途,或许会在这件事上多花些心思。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他的良心。贤侄打算如何与他谈这件事?”
张华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从容:“我会直接与县令陈志开门见山,说明我们的意图。首先,我会强调这场赈灾活动对他的仕途有多大的帮助,让陈志明白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其次,我会提出如果县衙配合这次的活动,那么我们也会相应的给县衙安排些辛苦费,确保县衙上下人士不会白白做事而没有收益。最后,我会建议县衙公开本次赈灾活动的账目,接受百姓监督,以此赢得民心。只要陈志愿意配合,我们就有机会将这场赈灾活动办得漂漂亮亮。”
黄荣听完,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贤侄果然思虑周全。既然如此,那就按你的计划去办吧。我会全力支持你,确保此事顺利进行。”
张华拱手道:“多谢黄伯父的支持。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这批黄金一定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都对未来的赈灾工作充满了期望。
张华继续说道:“因此,我打算晚上过去找一下县令陈志。他的兄弟陈云跟我是同窗好友,目前在县学读书,我准备先去找陈云,然后让陈云给我引见一下。有了这层关系,见到陈志应该不会太难。”
他顿了顿,接着详细说明自己的计划:“当我见到陈志后,我会跟他提议,让县衙在县里成立一个慈善机构,专门负责赈灾救助灾民的行动。我们则会积极响应这个行动。具体来说,先以拍卖会幕后东主‘极乐老人’的名义捐出六千两黄金,再以您黄家商行的名义捐出二百两黄金,最后以我的名义捐出一百两黄金。剩下的六百两黄金,名义上留作活动经费,实际上则是用来打点县衙上下的人,确保赈灾行动能够顺利进行。”
张华进一步解释道:“之所以将你我名义上的捐款压得这么低,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避免引起赵氏商行那边的怀疑。如果我们捐得太多,赵家可能会察觉到这次拍卖会的背后有我们的参与,进而怀疑整个计划的真实性。第二,如果我们以个人名义捐得太多,其他富户和乡绅可能会觉得压力太大,要么跟不上,要么干脆不愿意参与,反而导致无人响应赈灾。而我们捐的款不算多,其他富户和乡绅为了给县衙面子,多多少少总会跟一些。这样一来,人多力量大,最终募集的灾款就能更多,赈灾的效果也会更好。”
黄荣听完张华的详细分析,细细思量了一番,觉得他的计划确实有道理。不过,他还是对其中一些细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体上没有问题,不过我觉得不必从这批黄金中预留活动经费了。打点衙门上下所需的费用,可以由我们黄家商行这边包了。至于捐款,不如按我的名义捐出二百两黄金,也以你的名义捐出二百两黄金吧。”
黄荣语气坚定,显然对张华的付出十分认可:“贤侄谋划了这么多,又把得来的黄金全部捐出,我这边负责一下活动经费算得了什么?你为赈灾付出了这么多,我自然也不能落后。”
张华听了黄荣的话,心中感激,但他还是摇了摇头,提出了一个更为合理的调整方案:“黄伯父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觉得捐款的数额还是需要再调整一下。按您的名义捐出二百五十两黄金,按我的名义捐出一百五十两黄金,这样更为合适。毕竟我只是一个后生小伙,如果跟城中最大的商行捐出同样的数目,难免会引人注目,甚至引起不必要的猜测。调整为一多一少,既显得合理,也能避免引起外界的怀疑。”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活动经费,还是从这批赚回来的黄金里出吧,不需要黄伯父另外再支出。毕竟后续赈灾行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需要临时使用钱财的。等到那时,再请黄氏商行负责相关的费用也不迟。”
黄荣听完张华的调整方案,仔细思考了一番,最终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贤侄考虑得周全,就按你说的办吧。捐款数额按我的名义捐出二百五十两黄金,按你的名义捐出一百五十两黄金。活动经费也从这批黄金里出,后续如果需要额外的费用,再由我们黄氏商行负责。”
张华微微一笑,拱手道:“多谢黄伯父的支持。有了您的帮助,这次赈灾行动一定能顺利进行,灾民们也能早日得到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