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麻将出现
陈云听到嫂子说要切蛋糕,立刻跳起来:\"嫂嫂歇着,让我来切!\"又朝张华挤挤眼睛,他知道张华的来意,又见兄长重视张华事,所以也放心的不过问张华的事,只要抢着要切蛋糕。
\"不要叔叔切!\"陈同立刻扑到蛋糕前,张开双臂护住,\"上次叔叔切蛋糕,自己先偷吃了最大的一块!\"
陈静也拽着陈云的衣袖不放:\"就是就是!叔叔最会偷吃了!\"
陈云佯装恼怒,伸手去揉两个孩子的脑袋:\"好哇,你们这是要造反啊!\"三人顿时笑闹成一团,你推我搡地围着蛋糕转,看得陈鹏和许氏连连摇头。
\"都给我住手!\"许氏终于看不下去了,亲自拿起蛋糕刀,\"一个个像什么样子!让张公子见笑了。\"她手法娴熟地切下一小块蛋糕,先奉给陈鹏:\"父亲请用。\"
陈鹏接过盘子,笑着对张华道:\"贤侄见笑了,家里这几个不懂事的家伙……\"话未说完,身后就传来一阵喧闹。
\"我要这块带粉色的!\"
\"不行!那块是我的!\"
\"你们都让开,让叔叔先尝尝味道对不对!\"
只见陈云带着两个孩子已经挤到蛋糕前,三人的手同时伸向盘中最大的那块,差点把蛋糕碰翻。许氏急忙用身子挡住,又好气又好笑:\"都给我坐好!再闹就不许吃了!\"
张华在一旁看得忍俊不禁,这陈府的热闹景象,倒是比那严肃的县衙议事有趣多了。他悄悄看了眼门外,心想不知陈县令那边的商议何时能有结果。
看着厅内温馨又混乱的场景,张华不禁莞尔。他一把拽住还在和孩子嬉闹的陈云,将他拉到身后:\"小云,你都多大的人了,还跟孩子抢食?\"
许氏趁机切下第二块蛋糕,两个孩子立刻扑上去争抢。陈云撇着嘴,委屈地嘟囔:\"张兄你拉我做什么?害我连块蛋糕都吃不上...\"他眼珠一转,凑近张华耳边,\"这事你得负责,改日得单独赔我一个更好吃的!\"
众人分食蛋糕时,张华只是礼节性地尝了一小块。而陈同和陈静两个孩子则像饿虎扑食一般,接连往嘴里塞了好几大块,直到小肚子圆鼓鼓的,再也吃不下才罢休。许氏在一旁连连劝阻,却拦不住两个小馋猫。
陈云其实只吃了一块就放下了叉子——在大良乡的这些日子,他跟着张华尝遍了各种新奇美食,对甜食已经不那么热衷了。刚才和孩子抢蛋糕,纯粹是逗他们玩。
\"张兄,\"陈云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你昨天说的那个新游戏...\"他搓着手,满脸期待。
张华无奈地摇头:\"你啊...\"他起身借口道:\"东西放在罗强那里,我去取来。\"走到厅外无人处,迅速从系统中取出一副精致的麻将牌。之前他特意交代陈云不能透露他的秘密,所以陈云的家人们都不知道张华的异能,如果直接在众人面前取出麻将,真要吓坏这一家老小了。
回到厅内时,张华故意抖了抖衣袖:\"幸好罗强随身带着。\"
陈云知道实情,但也没有揭穿,而是迫不及待地接过麻将,手指抚过光滑的牌块,惊叹道:\"这是什么材质的,做工真精细!\"又拿给父亲及嫂子观看。
陈鹏和许氏都很惊奇,两个孩子也暂时忘记了撑胀的肚子,凑过来想看新鲜,又纷纷问这牌块的作用。
张华让陈云唤来下人,在厅中央摆好一张红木八仙桌。并让陈鹏、许氏及陈云分别坐好,自己也坐在另一位置,待大家落座后,他将那副精致的麻将倒在桌上,清脆的碰撞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这游戏叫麻将,玩法虽简单,却变化无穷。\"张华一边说,一边将牌面朝上排列示范。他详细讲解了筒、索、万等牌型,以及吃、碰、杠等规则。陈鹏老爷子眯着眼睛,手指摩挲着骨牌上的刻痕;许氏则认真地记着每种牌型的名称;陈云更是眼睛发亮,恨不得立刻开打。
几局下来,这来自后世的娱乐神器果然威力无穷。陈老爷子拍案叫绝:\"妙啊!这比下棋有趣多了!\"许氏也渐渐放下矜持,为胡牌而欣喜。就连站在一旁观战的陈同和陈静,也看得目不转睛,不时发出惊叹。
见众人渐入佳境,张华却突然收牌:\"今日就到这里吧。\"
\"啊?这才刚上手呢!\"陈云急得直跺脚。许氏虽未出声,眼中也流露出不舍。
张华正色道:\"游戏终归是消遣,正事要紧。\"他看向陈云,\"特别是你,乡试在即,更该以学业为重。\"又对两个孩子道:\"你们也该去温书了。\"
许氏闻言,眼中的失落转为赞许。她起身对张华福了福:\"张公子说得是,是我等失态了。\"
张华转向陈鹏:\"不过老伯父闲暇时,倒可邀三五好友小玩几局。\"他温声道,\"这游戏能活动脑筋,对老人家大有裨益,也能让日子过得更有滋味,当然这游戏的时间要安排妥善,不能长时坐着不动,必须每隔大半时辰就要起身活动筋骨,否则久坐伤身。\"
陈鹏捋须大笑:\"好!好!明日就请老周、老李他们来,老夫要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牌局虽散,但麻将带来的欢乐却留在了每个人心中。唯独陈云仍意犹未尽,脸上写满了不情愿,嘴里还不住地嘟囔着。张华对他的不快视若无睹,转身向许氏拱手道:\"夫人,可否借贵府书房一用?学生要与小云研讨一下功课。\"
许氏欣然应允,吩咐丫鬟领他们去偏厅的书房。陈云拖拖拉拉地跟在后面,像霜打的茄子般蔫头耷脑。陈云一脸不情愿,嘴里还嘟囔着:\"张兄,好不容易得了个新鲜玩意儿,怎么又逼我读书...\"
张华也不理会他的抱怨,径直从书架上取下笔墨纸砚,在红木书案上摆好。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天光,他将从系统查阅的资料抄写在纸张里。
\"别苦着脸了,\"张华将抄写好的《四书精义》注释推到陈云面前,\"你兄长特意叮嘱我要督促你备考。看看这些,都是我整理的重点注解。\"
陈云撇着嘴翻开书页,眼睛却渐渐亮了起来:\"咦?这些批注比学里的夫子讲得还透彻!\"他指着一段朱笔小字,\"这个'格物致知'的解释,我从未见过如此明白的说法。\"
张华微微一笑,又取出几份手稿:\"这是近十年各省乡试的考题分析,我特意为你整理的。\"他指着上面的圈注,\"这些要点,你务必烂熟于心。\"
两人一个讲一个听,不知不觉日已西斜。陈云起初还心不在焉,后来竟越学越起劲,连丫鬟送来的茶点都顾不上吃。
\"张兄,你这都是从哪儿找来的?\"陈云捧着手抄的《历代策论精要》,惊讶道,\"连我兄长书房都没见过这等好文!\"
张华笑而不答,只是又抄出一册:\"来,再把这段《春秋》微言大义过一遍。\"
待到傍晚时分,陈云已经能熟练背诵数十条重要经义,对时务策论也有了新的理解。他伸了个懒腰,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容:\"想不到一天能学这么多东西!照这样下去,乡试还真有指望。\"
张华叠好手抄的资料,欣慰地点点头。窗外,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满桌的书卷上。远处传来县衙放衙的梆子声,想必陈志那边的商议也该有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