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开着履带式蒸汽火车,缓缓驶入沙漠。火车上满载着食物、水源以及各种资源,就像一座移动的宝库,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海之中显得格外醒目。
库马洛通过系统的通讯软件联系上了沙漠族民,一番询问后得知,他们过得还不错。
原来,沙漠族民发现了一片沙漠绿洲,并且凭借着智慧和努力,在那里建立起了太阳能发电系统,甚至还造出了电池。
当食物短缺时,他们便依靠履带小机器人在高温的沙漠中抓捕野兔、沙虫,同时沙棘果和蝗虫也是他们的食物来源。
他们打算将沙漠族民接上火车。
“兄弟们,这火车一旦进了沙漠,沙子对履带和部件的磨损可不容小觑,得想个法子改造改造,不然行进艰难啊。”库马洛看着前方广袤无垠的沙地,拧紧眉头,率先开口
桑古玛接话道:“我知道一种叫履翼沙聚宝 - 履带式车辆沙子高效回收集成器的设备,或许能解决这难题。”
恩佐加却敏锐地捕捉到关键信息,好奇地问道:“这设备具体啥构造?咱们能依样打造出来不?”
这时,桑古玛开始解释设备的大致模样,自信说道:“让我来说说。这设备啊,应该是在履带两侧及后方安装一套一体化的装置。
其中毛刷得用耐磨尼龙材质,多排倾斜排列,这样才能紧密贴合履带,把上面的沙子刮落。”
他双手比划,继续说道:“风道连接着收集槽与风机,内部得设置过滤装置,
这是为了拦截沙子,防止它们进入风机等重要部件,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至于风扇,得安装在顶部或侧面,而且角度要能调节。”
库马洛有些疑惑地问:“风扇起啥作用呢?”
桑古玛扶了扶核聚灵盔,有条不紊地解答:“风扇产生的定向气流,能辅助毛刷更好地吹落沙子,同时还能收集地面上散落的沙粒。
当火车行驶时,毛刷先把履带上的沙子刮到收集槽,风机启动,让风道产生负压,把收集槽里的沙子吸进去,风扇再从旁协助,整个过程就能高效地回收沙子了。”
“理论上确实可行,但尼龙材料怎么搞?尼龙的主要单体一种是己内酰胺,天然植物无法直接提取,但某些植物的成分或者代谢产物可以合成,例如蓖麻,甘蔗,竹子木材。”姆万达终于发挥化学专家角色。
“没有可以代替的吗?咱们得实验室贼简陋,能提取吗?”恩佐加疑问。
“嗯,代替?那就是差不多的成分植物了,
蓖麻成分是蓖麻酸,类似有麻风树,油桐
甘蔗是葡萄糖,类似有甜菜,甜高粱
竹子木材是纤维素,类似有芦苇,剑麻。”
“这个是剑麻吗?” 到处乱瞅的齐班古被一丛植物吸引。
那植物呈簇状生长,从基部向四周伸展,边缘带有尖锐的黄边利刺。
叶片簇拥在一起,向上刺入天空,叶片如同一把把绿色的长剑。
“嘿,还真是。”库马洛自然学家当然认识这种生长在热带雨林与沙漠接壤处的植物。
库马洛果断下令:“代替尼龙的材料找到了,交给你了姆万达。桑古玛,你对这设备理解透彻,牵头设计安装方案。
恩佐加,你手工精细,协助桑古玛完善方案。齐班古,材料搬运这些体力活就辛苦你了。我来统筹协调,端茶倒水,大家有问题随时沟通。”
于是,众人迅速行动起来。桑古玛指导,恩佐加开始操作。
姆万达开始提取剑麻纤维,他割取剑麻叶片,机械刮麻后清洗,变形出微波烘干装置。七分钟不到就做好了。
齐班古则在火车周围来回奔波,搬运着各种所需材料,为即将开始的改造工程做好充分准备。
在桑古玛牵头制定好详细的建造方案后,众人立刻热火朝天地投入到蒸汽火车的改造建造中。
齐班古首当其冲,凭借着他那健身练就的强壮体魄,承担起了搬运材料的重任。
他把核聚灵盔变形出一个小型载物装置,轻松地将沉重的耐磨尼龙材料、金属板材等材料运来运去。
每一趟搬运,他都步伐坚定,嘴里还不时哼着欢快的小曲儿,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姆万达在一旁疯狂割取剑麻,烘干纤维。
桑古玛则全神贯注地打造着关键部件。
他将核聚灵盔分离出的零件变形为各种精细工具,通过连接的细长电线获取能量。他的双手如灵动的舞者,在材料上熟练地切割、打磨。
对于毛刷的制作,他更是精益求精,用特制的工具将纤维精心加工成多排倾斜的形状,确保每一根刷毛的角度和长度都符合设计要求,以达到最佳的刮沙效果。
恩佐加在一旁协助桑古玛,他利用核聚灵臂强大的力量和精准的操控性,帮忙固定部件,进行一些需要大力气的操作。
当桑古玛打造好毛刷后,恩佐加小心翼翼地将其安装到履带两侧及后方预定的位置,并用特殊的螺丝和卡扣固定紧,确保毛刷在火车行驶过程中不会松动。
开始安装风机,桑古玛凭借着自己丰富的机械经验,指挥着恩佐加和齐班古调整风机的位置。
他仔细地倾听着风机运转时发出的声音,通过声音的细微变化来判断风机是否安装平稳。
经过多次调整,风机终于安装成功,启动后发出平稳而有力的运转声。
接下来是安装可调节角度的风扇。
桑古玛指导着恩佐加将风扇安装在火车顶部合适的位置,并设置好角度调节装置。
姆万达则通过核聚灵盔检查风扇的电路连接和角度调节的灵活性,确保风扇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产生定向气流,辅助收集沙子。
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各个部件终于安装完成。
库马洛启动蒸汽火车,进行试运行。
只见火车缓缓行驶在沙地模拟路段上,履带转动起来,毛刷开始有节奏地刮擦履带,将沙子刮落至收集槽中。
风机启动,产生强大的吸力,把收集槽内的沙子迅速吸入风道。
风扇也适时转动,产生的定向气流不仅辅助毛刷吹落更多沙子,还将地面散落的沙子收集起来。
整个沙子回收过程高效有序,过滤装置成功拦截住了沙子,设备运行稳定。
众人看着改造后的蒸汽火车成功运行,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库马洛兴奋地说:“太棒了,有了这改造后的火车,咱们在沙漠中行驶就更有保障了!”
大家纷纷点头,对接下来深入沙漠的旅程充满了信心。
随后,众人驾驶着改造后的蒸汽火车,继续朝着沙漠深处驶去,准备与沙漠族民的五人残疾人小队碰头。
绿洲越来越近了,能看到它的四周被起伏的沙丘环绕,胡杨树在绿洲外围抵御风沙,守护着绿洲内部的花草树木,动物生态。
一条蜿蜒的河水流经绿洲,带来生命的奇迹。
“我靠,真是沙漠明珠啊,太令人感动了,坚强的胡杨树,坚强的绿洲花草,还有智慧勤劳的族民,你们看看那是不是物理小队几人?”桑古玛伸出头看着前方。
“嗯?还真是。”库马洛变形出望远镜,能看到几人在胡杨树林间对着火车方向招手。
他们将火车停在胡杨树外的梭梭树林间。
下车与物理小队几人开始寒暄。
小队队长是一位断肢的半导体物理学家,他平日里喜爱观看野外纪录片,对各种科技知识有着深厚的积累,尤其擅长电池组装。
物理学家小队热情地与库马洛他们分享起自己的经历。
物理学家队长感慨道:“嘿,你还真别说,我们的环境可以说比你们恶劣好几百倍啊。
我们靠着沙漠中心,那沙尘暴、高温、寒冷,一个接一个的挑战,再加上我们几个都是残疾人,这外星人可真是往死里整,一点活路都不给啊。”
“刚开始,系统就给我们提供了三天的食物以及水源。
但我们几个可不想就这么坐以待毙,在这三天内,我们充分发挥智慧,利用手头的装备。
我给你们说,我们把核聚变装备变形出了一个越野滑板,然后把五个人紧紧绑在一起,防止被沙尘暴给吹走。
每个人再带上变形出的过滤面罩,一切准备就绪后,直接开始越野。
嘿,你猜怎么着?越野了五十几公里,还不到三个小时,我们就发现了这片绿洲,成功离开了沙漠中心。”
“当时想着这三天的资源估计也就勉强够撑到这,结果到了绿洲才发现,根本用不完。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这绿洲虽然有,但没水啊。
没办法,我们只能开始打水井,费了好大劲才抽出地下水。
解决了水的问题,我们就着手造太阳能发电系统。
我们几个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寻找合适的材料,有的凭借着对物理知识的了解设计发电装置。
还好以前看了不少野外纪录片,里面有些知识还真派上用场了。”
“发电系统造好后,我们又琢磨着造电池,毕竟有了电得储存起来才方便使用嘛。这
电池制造可不简单,好在我对这方面还算擅长,经过一番努力,总算是成功造出来了。
解决了能源问题,我们就寻思着要更好地探索这片区域,寻找矿产资源。
我们利用手头现有的材料,造出了越野电动两轮车,这东西方便我们在沙漠周边行动。”
“再后来,我们就开始建造房子。从选址到收集材料,再到一砖一瓦地搭建,每一步都不容易。
但大家齐心协力,总算是造出了一栋别墅。
这期间,找食物也成了我们的日常任务。
沙漠里野兔、沙虫虽然不好抓,但我们通过制造履带小机器人,让它们帮忙去抓。
沙棘果漫山遍野都是,也算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维生素。
还有那蝗虫,别看它们看着不咋地,抓来烤一烤,味道还真不错。”
库马洛等人听着物理学家小队的讲述,不禁对他们的智慧和毅力深感佩服。
他们意识到,无论是在热带雨林,还是在这恶劣的沙漠环境,大家都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团队的协作,在这未知的世界中努力生存,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两个小队的成员们相互交流着经验,欢声笑语回荡在这片沙漠绿洲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