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之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开始的时候男人都是猴急猴急的,并且都是乐此不疲。一段时间后男人就会冷静下来,而女人这时候却像一个怨妇一样天天对你是穷追猛打。
李倓和金丝凯亚就是这种状况,也许是李倓快要离开的原因,金丝凯亚最近一段时间天天晚上爬墙头,从石国王宫跑到别宫整夜整夜的折磨李倓。
虽然李倓年轻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但是高频高强度也让他有些吃不消了,双眼已经开始出现黑眼圈了,走一段路都腰酸腿软出虚汗。
以前李倓总认为杨悦是个妖精,已经让自己招架不住,没想到现在竟然遇到一个巫婆,李倓觉得自己必须要赶快离开,不然自己可能要客死他乡了。
李倓经过再三考虑让刘四郎和岑参留了下来。
李倓看了看刘四郎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把你留在柘枝城吗?”
刘四郎想了想说道:“属下不知!”
李倓笑了笑说道:“你为人机敏,从不做吃亏的事,这样虽然进攻不足但是防守有余,柘枝城紧临康居所以你需要谨慎。”
“属下谨遵都督指令!”
李倓摇了摇头说道:“我让你谨慎,不是让你错失战机,你现在算是一方守将,需要随机应变,用兵不可僵化,有机会还是要抓机会的。”
“属下明白!”
李倓想了想问道:“如果大食来攻你当如何?”
刘四郎想了想说道:“步军守城,马军出城为援,使其分心不能全力攻城。”
李倓笑了笑说道:“恩!很好!拔汗那位置特殊,随时可以威胁进攻柘枝城的大军后方,所以一定要和拔汗那搞好关系。”
“属下多谢都督指点!”
李倓然后看向岑参说道:“岑参军!我向屈勒推荐你做他的副手屈勒同意了,石国这边的事全靠你和刘四郎了你们两个一定要互相扶持。”
“都督放心就是!属下一定会协助刘军使挡住大食的。”
“嗯!那就好!”
李倓睡的正香,一个滑腻的娇躯就缠上了李倓。
李倓哀求道:“你放我一马如何?”
金丝凯亚如今完全没有了两个人第一次泳池相见时的羞涩。
金丝凯亚幽幽地说道:“我害怕以后再也见不到你了”
李倓随口说道:“想什么呢?以后你要是想见我去碎叶找我就行了……。”
李倓连忙打住,因为他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金丝凯亚一听沉思了一下说道:“对呀!你来不成柘枝城,我可以去碎叶呀!你真的太有才了。”
李倓用一种十分复杂的表情尬笑了一下说道:“是!我确实有才!太踏马有才了!”
此时此刻李倓恨不得对着自己的嘴使劲抽。金丝凯亚以后真的跑到碎叶城该如何是好?到时候原配和小三在大街上打起来自己该怎么办呢?
李倓将所有的一切安排妥当就带着大军回碎叶城。
大食和昭武八姓之间的关系就像李倓所预测的一样,开始出现矛盾。
首先是八国商人迫于碎叶城的经济制裁开始向朝廷施压,要求朝廷赶走大食军队。其次八国朝廷也不愿意再无休止的给大食军队提供粮草,毕竟唐军都已经撤了,更何况碎叶唐军和安西唐军又不一样,碎叶唐军不抢不夺还帮你发展商业。
大食方面想法则不一样,毕竟在柘枝城还有五千唐军,自己如果一旦撤军唐军的势力必然会进入,大食驻军表面说是防唐军,其实目的就是防止八国倒向大唐。
大食从八国朝廷得不到粮食,就向八国商人购买,八国商人根本不卖他们,于是大食就调遣军队开始抓捕大食的商人,一时间八国对大食怨声载道。
唐军的胜利传到长安有人欢喜有人愁,还有人有点疑惑。
最愁的人是李林甫,因为李林甫认为李倓绝对有能力挟大胜之势彻底将大食赶出河中地区,一旦河中地区稳定自己就可以从中运作调李倓回朝,但是李倓却停止了进攻,让自己的想法夭折。
最高兴的人杨国忠,因为同大食开战是他的主意,同时李倓中途停了下来,可以让李倓继续待在河中。
李隆基对于唐军的胜利是很满意的,但是对于李倓的突然撤兵很是不理解,按照他的意思李倓应该趁胜将大食赶出河中地区。
“杨国忠!”
“臣在!”
“你分析一下建宁郡王为何要中途停下来。”
杨国忠沉思了一下说道:“陛下!据臣所知!我军的粮道被葛逻禄偷袭,建宁郡王一定是为了稳妥才停止进攻的,臣认为大食非一般小国还是稳妥点比较好,所以我认为建宁郡王停止攻伐在情理之中。”
李隆基沉思了一下说道:“嗯!确实很有道理。”
李隆基看了看一言不发的李林甫说道:“李相!你觉得呢?”
李林甫知道再和杨国忠纠结这件事已经没有意义了,自己需要寻找另外一条路。
“陛下!臣也赞同杨尚书的观点,只不过臣还是觉得如果大食愿意和谈,我们还是要以和为主,只靠蛮力征服未必能收其心,况且一直打下去必然劳民伤财。”
李隆基想了想说道:“杨国忠你觉得呢?我们是和谈还是继续出兵?”
杨国忠微微一笑说道:“臣赞同李相的和谈,同时臣举荐建宁郡王作为和谈使臣。”
李林甫听到杨国忠如此说心中充满了不解,按道理他应该是支持出兵才对,不过杨国忠支持和谈那正好推自己一把。
“李相!你有什么异议?”
李林甫眉头皱了起来,他发现杨国忠现在越来越老辣了,他知道杨国忠不怀好意,但是他根本就猜不出杨国忠的用意。
“臣没有异议!”
“既然如此那就让中书省拟旨任命建宁郡王为和谈使臣同大食和谈。”
“臣遵旨!”
杨国忠这时突然说道:“陛下!臣要为建宁郡王请功!”
李林甫一听心里咯噔一下。
李隆基微微一笑说道:“你不说朕也在想这件事,既然你提出来了那就说一下,朕该如何赏赐。”
杨国忠说道:“陛下!建宁郡王开疆扩土乃大功,按理应该裂土封王。”
李隆基一听说道:“这合适吗?”
杨国忠说道:“陛下!我大唐可以帮南诏国立国,难道就不可以帮自己人立国吗?”
李林甫一听连忙说道:“陛下!臣觉得不妥!”
杨国忠连忙说道:“有何不妥?李相不是一直有意让建宁郡王裂土封王吗?难道你觉得建宁郡王功劳不够吗?”
李林甫冷冷一笑说道:“杨尚书你这是要分裂大唐吗?”
杨国忠说道:“分裂大唐从何说起,两河流域本来就不是大唐国土,那是建宁郡王自己所取。”
“虽是建宁郡王所取,但是却是我大唐出兵出钱粮!”
“你怎么不说建宁郡王每年给朝廷上供的百万钱粮呢?”
李林甫一阵沉默。
杨国忠回头说道:“陛下!臣觉得给建宁郡王立国封王没有不妥,南诏王阁罗凤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我大唐出钱出兵帮南诏立国,现在却反过来咬我们,因此封于外人还不如封给自己人,其次碎叶一旦立国将永远成为我大唐的屏障,而且朝廷也不用再承担碎叶唐军的给养。
南诏国成了李隆基的心病,只要一提南诏国李隆基就恼恨不已。
李隆基沉声道:“不用争了!就按杨尚书的意思的意思!敕封建宁郡王为碎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