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文化部和央视官博也同步进行了转发。
宫书这首词和歌的创作思想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的,包括杜康永老爷子的事情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通过一些网友的介绍,那些并不是很了解的人也终于知道了关于杜康永的事迹,无不为之动容,纷纷对其生起了敬仰之情。
同时,也对那些从事戏曲文化事业的人们起了尊敬之意,这些戏曲从业者是可爱的,可敬的。
当大家了解到当前戏曲从业者的收入之微时,也是很痛惜。
要知道,一个流量演员,参演一部电影或电视剧,随随便便就可以拿到几千万甚至过亿的片酬,而那些戏曲从业者演一晚的戏曲,可能也就只能拿到几百块甚至不到百块的收入,这之间的差距何其之大,简直天壤之别。
虽然在此之前,文化部也投入了很多资金,做了很多动作力求改变现状,但效果都不是很好。
一个是靠包装靠粉丝效应,不需要有什么能力,只需要在那耍耍帅,摆一摆姿势,就可以获得天价片酬;
一个是靠着深厚的专业功底,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以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付出获得那微乎其微的收入。
虽然赚的很少,但依然还是有很多人坚持着,为的是华国瑰萃的延续,为的是文化传承的不断。
这些人才是应该支持的,鼓励的。
也就是从此刻起,很多人改变了思想和看法,自发的对戏曲进行支持,还别说,以前总觉得咿咿呀呀难受至极的戏曲,现在竟然感觉很好听,这就是接受和认可之后产生的效应。
而各地方的戏曲学院也再次迎来了更多孩子的加入,很多家长愿意将自家孩子送到这里学习华国的传统戏曲文化,而孩子们也在家长的熏陶和鼓励下,对戏曲产生了兴趣。
这也使得戏曲文化从业者们的收入慢慢变的多了一些,终于不用再为生计而发愁了,更加相信以后戏曲行业会越来越好了。
这也是诸如杜康永、田卫国、方知曲等老一辈希望看到的一幕。
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宫书的付出,现在,宫书在所有戏曲文化从业者的心里地位十分的高,受到所有人的尊敬。
与此同时,全国范围也刮起了戏曲流行音乐创作风,越来越多的创作人开始敢于创作这种曲风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这些创造者们都认可同一件事,那就是宫书是这个曲风的祖师爷。
办公室里,宫书将于燕叫到面前,安排了两个事情:
第一件事情,成立一个戏曲专项资金组,由文化部牵头,每年宫书拿出3000万作为投入,而公司方面宫书已经与李文强和邱健商讨完毕,公司同样每年出资3000万,这样一来再加上文化部投入的3000万,每年会有9000万资金作为戏曲文化事业所用。
这个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
1、戏曲文化的宣传、培养和奖励,戏曲活动的宣传这不必多说,而优秀戏曲学生的培养很重要,对于那些学院里的老师进行了待遇提高,同时每年会举办两场戏曲大赛,鼓励和奖励戏曲学生更好的学习戏曲,提高自己的戏曲功力。
2、设置一个戏曲流行音乐奖项,奖励每年优秀的作品,吸引更多创作者的加入,以此推动戏曲的宣传和发展。
第二件事,就是从今天开始,宫书将开放接单,接单方向分为音乐和广告,这样既可以帮助宫书将另一个世界的作品展现出来,又可以为公司和个人带来营收。至于影视方面暂时不准备开放,这个还是需要把控在自己和公司手里。这一点不能怪宫书自私,毕竟影视的利益太大,宫书又是公司的股东,还是要以公司利益为主。
当然了,如是涉及到投入比较大需要合作的时候,宫书还是愿意找一些公司参与的,毕竟合作可以共赢。
市场那么大,单靠京石娱乐是没办法吃下的,尤其是对于近些年海外影视来华国抢占市场这件事,宫书想要反侵略,就需要联合一些人来跟京石娱乐一起突破。
这两件事都是经过股东会开会讨论过的,并不是宫书个人随意制定的。
这就是宫书的布局,他要快速的将自己的影响力拉升起来,这样才好为海外的开拓做准备。
安排完这两件事后,宫书跟于燕要来了最近公司的任务清单,于燕将其发送到了宫书的邮箱后,就前往文化部与文化部的工作人员一起准备专项资金的事宜。
其实公司的任务系统里就有外部和内部的邀约任务明细,只不过这些只是面向公司层面的,至于那些找宫书邀约的则没有在系统里。
虽然之前的邀约都被宫书推掉了,不过细心的于燕还是将每一个邀约都记录整理了下来,并做了分类,因此于燕发给宫书的这一份邀约清单要更加的详细和清晰。
看着这份清单,上面都是歌曲的邀约,以及综艺节目的邀约,并没有关于广告方面的,这也很正常,毕竟宫书之前并没有做过广告,外界的人也不知道宫书懂得这个,不过等于燕回来后会去安排。
宫书首先看的是歌曲邀约清单,这里面是一些公司发来的邀歌申请,邀请宫书为他们公司的歌手量身打造一首歌曲,不过没有魔娱娱乐和南皇娱乐的邀约,想想也是,同为三大娱乐巨头,自己公司旗下就有那么多金牌、大师级和宗师级词曲人,怎么可能去对头公司进行邀歌呢。
这些邀歌里三线和三线以下歌手占比最多,大都是这些公司想要凭借一首成名歌曲使其突破晋级,二线歌手也有20个人进行了邀歌,一线歌手也有一些,不过不多,只有7个人进行了邀约,歌王和歌后级就没有了,毕竟这种层级的歌手很少,大都在三大娱乐里面,三大娱乐公司之外的也不是没有,很少。
这也很正常,不管是歌王还是歌后,都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平台,这意味着资源的多少和发展的宽度,除非是那种别的公司自己培养出来的歌王歌后,然后以利益将其绑定的,才会选择原公司。
当然了,一般的公司想要培养出歌王歌后是十分难的,不说别的,就单单说作品就是一道难关,没有三大娱乐这种雄厚的词曲创作团队的支撑,难,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