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武见众臣纷纷不敢言语,便站出一步,沉声说道:“臣赞同上将军和苏大人的建议,应当率60万大军出征。”
“争取一举拿下楚国。”
众位大臣见蒙武站出,纷纷侧目过去,而另一边,苏宇看见蒙武站出支持自己之后,也是一愣。
显然是没想到还能有人站出来支持自己和王翦。
嬴政听着众臣的议论,站起身来,脸色凝重,缓缓开口说道:“寡人以为,王翦和苏宇的计策更为稳妥,楚国虽内乱,但不可轻敌。
嬴政顿了顿后继续说道:“王翦,寡人给你60万大军,你可有信心拿下楚国?”
王翦重重的点头,大声说道:“臣必定会荡平楚国,不负大王所托。”
嬴政的决定让朝堂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六十万大军出征,不可谓不大,这或许将是秦国历史上用兵最多的一次。
更是关乎秦国一统天下的关键之战,王翦坚定的回答也让嬴政微微点头,显然对这位老将充满了信任。
然而,李信的脸色却有些难看,他原以为自己的建议会得到嬴政的认可,毕竟二十万大军出征,既能节省国力,又能迅速击溃楚国,符合秦国一贯的战术策略。
但嬴政最终选择了王翦和苏宇的稳妥之策, 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苏宇见状,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嬴政终于还是听进去了,目光看向李信,则是见李信略微失落的脸色,叹了口气。
“兄弟,我这是在救你啊,不然你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苏宇心中暗中说道。
嬴政环视群臣,沉声说道:“此次伐楚,事关大秦一统天下之大局,不容有失。”
“王翦,寡人命你为伐楚主将,辛胜和蒙恬为副将,其他人员你可自行选择。”
“务必一举拿下楚国。”
王翦肃然领命:“臣定当竭尽全力,击溃楚国。”
说到这里,嬴政的目光则是转向李信:“李信,你与蒙武王贲等人率军镇守边境,不容有失。”
“待王翦伐楚归来,由你们率军,讨伐齐国。”
苏宇看向嬴政安排的这一手,心中一动,嬴政这是派蒙恬出征了吗?
但是镇守边境竟然安排了蒙武和王贲,这就有点意思了啊。
把王翦和蒙恬放一起,又蒙武和王贲放在一起,硬是把这两对父子给分开了。
李信虽然心中失落,但也明白嬴政的意思,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甘,上前一步,拱手道:“臣领命,定当严守边境,确保秦国后方无忧。”
嬴政微微点头,沉声道:“此次伐楚,诸位务必齐心协力,不可有丝毫懈怠。”
朝堂上的众臣纷纷躬身应诺,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众人商量一些出征的细则。
退朝后,苏宇伸了个懒腰,心中大快,自己最终还是改变了嬴政的决定,同时也避免了李信的悲剧。
与此同时,李信也走出大殿,脸色依旧有些不甘,蒙武见状,走上前拍了拍李信的肩膀,低声道:\"李将军,大王如此安排,自有深意,我们只需做好分内之事即可。\"
李信点了点头,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他自然清楚大王此举必有深意,平复一下心情:“蒙将军说的是,我心中虽有些失落,但绝不会因此懈怠。”
“大王既然把镇守边疆的重任交于我们,我定当竭尽全力,确保大秦后方无忧。”
蒙武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知道李信是个有才华的将领,只是此次心中未能如愿,难免有些失落。
但蒙武也清楚,李信虽然心中失落,但也并非不明事理之人。
微笑着点了点头:“大王已许诺我们,等上将军伐楚回来之后,便对齐国进行讨伐,到那时,李将军定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李信脸色恢复往日的冷静与果断,轻轻点头:“蒙将军放心,李信心中明白。”
而苏宇见蒙武与李信站在一起,不知在低声说些什么,心中暗自感叹:“或许是在劝诫李信吧。”
苏宇坐马车回府之后,心中一直在思索着伐楚之事,而自己还有最后一件事情要做。
回到府中,苏宇把自己关在屋中,心中琢磨着要不要去办了此事。
正当苏宇思考之际,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一名下人站在门口,低声禀告道:“苏公子,府中来人了。”
苏宇微微一愣,随即缓过神来,摇了摇头,笑道:“想到不用想就知道是谁来了。”
苏宇快步走到门口,便望见果然是蒙恬来了,但令苏宇没想到的是,蒙武将军也上门拜访了。
蒙武见到苏宇,笑着拱手说道:“苏大人,蒙恬特意上门拜谢苏公子,我便一同前来。”
蒙恬也上前一步,笑着对苏宇说道:“苏大人,父亲在府中把消息对我说了之后,我便想到定是你在大王面前进言,大王才允许我跟着出征。”
蒙武听到此处,也笑着点了点头,蒙恬此次出征,无论是不是主将,只要伐楚顺利,蒙恬便可借此机会积累战功,为将来在朝中立足打下坚实的基础。
蒙武心中对苏宇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拍了拍苏宇的肩膀,语气诚恳的说道:“苏大人,此次伐楚之事,多亏你在朝堂力荐稳妥之策。”
“不仅让大王采纳了上将军的建议,还让蒙恬有机会随军出征。”
“老夫,在此谢过了。”
说完,蒙武和蒙恬就要一拜,苏宇连忙拦住,沉声说道:“蒙将军言重了,蒙恬兄才华横溢,此次随军出征,定能大展身手,为大秦立下赫赫战功。”
蒙恬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苏兄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王所托,也不负苏兄的期望。”
蒙武见两人相谈甚欢,已经称兄道弟,心中一阵欣慰,苏宇则伸手示意二人进入府中:“蒙将军,蒙兄,我们进府详谈。”
蒙家父子点了点头,三人随行进入苏宇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