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面的曹真马上劝道。
“王司徒、王司徒,别去。”
“口舌之争正是那诸葛亮所长你说不过他。”
可王朗执意不听。
这时郭淮说道。
“大将军您打仗怎么还带着一个文官出来,还是那么大年纪,这大司徒要是有个闪失您不怕到时陛下怪罪您?”
曹真叹了口气说道。
“这王司徒非要请战陛下也没办法。”
“那现在怎么办?”
曹真没好气的说道。
“一会要是吃了亏郭将军你负责去劝他回来,这个艰巨的任务我就交给你完成,你就当带了个爷爷上战场!”
郭淮心中一阵无奈。
此时就见王朗打马向前来到两军阵前。
“前方可是诸葛孔明乎?”
“正是!”
王朗侧头看了一眼曹真、郭淮。
好像在说找到正主。
“久闻公之大名,今日有幸得见!”
诸葛亮手拿羽扇拱手回礼。
“听闻诸葛孔明有卧龙之才,知大势、识天数”
“公即知天命,又为何兴此无名之兵犯我大魏疆界?”
“曹操为汉相其子曹丕却行叛逆之事私于建国称君,我奉大汉天子诏书以讨叛逆何为无名!”
王朗心说此人也不过尔尔。
只会说一些官话罢了,徒有虚名,今日一见真是见面不如闻名!
“哈哈哈,听闻诸葛孔明博学多才!”
“公识即大体,又岂不知天数有变神器更替之理!”
“昔日夏桀无道而天命归于商,商传六百年纣王残暴天命仍归于周,周传八百年气数衰落,之后强秦一统六国。”
“可始皇无德二世而亡,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汉祖刘邦得之,仍有汉四百年之基业。”
“而后经桓、灵二帝以来天下大乱、汉室衰微,气数已尽!”
“我大魏武帝兴义兵以讨群凶方才定鼎天下、以安黎民。”
“后经汉末帝效仿尧舜禅让大位,三辞三让,以无德让有德,这才有我大魏文皇帝顺天应命建国称帝。”
“可见这天命仍归于我大魏!”
“今日公若能迷途知返率军以礼来降。”
“我表奏大魏天子对尔也不失封侯拜相之位。”
这时王朗说着又向前打马走了几步。
放低些声音说道。
“我大魏陛下对公之才华也是十分敬重。”
“此次让我前来,就是想把此话带给孔明。”
“你若来降我陛下可任你为我大魏丞相之职,总揽朝政大权,并封你为琅琊王世袭罔替,此仍天大之富贵,阁下三思?”
诸葛亮没有急着反驳王朗。
而是脸带轻笑的看了一眼正骑马持棒跟在他身边的刘禅。
那意思好像在说。
小子你以后对我好点,勤上朝勤理政,别老贪玩气我,看到没有人家有人出高价挖我!
王朗看诸葛亮没有第一时间开口拒绝。
而是看向一旁的这位金甲大将。
心中一喜。
诸葛亮也不过如此。
谁说此人威武不屈、富贵不能动其志,在他王朗看来那是开的价码不够高。
这一提出给丞相之位,封王、世袭罔替。
他诸葛亮也要动心、慎思之!
其实在王朗在洛阳朝堂之上提出要随军出征之前就已想出如此计策。
所以在朝堂众人劝阻之时他才坚持一定要随军出征。
他虽在年事已高之后以文职为主。
可也看的出关中局势已经糜烂不可收拾。
动以刀兵已法挽回局势、那就只能想以他法,以高官厚禄诱之。
当年他归顺曹操不也是为了更好的家族发展才来的吗。
当天王朗在大将军曹真离开之后就觐见曹睿讨得了为诸葛亮封官许愿的诏书。
他王朗又怎会不知只凭口舌之争怎会说动对方投降,重利诱之才是他的杀手锏!
如此王朗才执意来到前线。
想要一战成名!
要能劝降诸葛亮那是多高的功绩!
这时的王朗看到诸葛亮听到自己此话看向一旁的金甲大将。
心说此人必是诸葛亮心腹大将。
两人以眼神交汇是在商议投降之事。
此事看来、有希望!
王朗趁机接着说道。
“识时务者方为大才,听闻公在南阳之时常自比管仲、乐毅,此等才华何为要为一个天数将尽的腐朽汉室呕心沥血。”
刘禅站在一旁听的真真的。
心中大为气愤。
好啊!说半天原来你是跑我这儿挖人来了,还当我面挖!
我身边就相父一个天纵之才你还要给我挖走。
你挖相父也就算了,你倒是把我带上啊,好家伙挖我相父不带我,我焉能容你。
是可忍孰不可忍、二叔三叔能忍,朕也不能忍!
刘禅手中狼牙棒越握越紧,云大怒技能随时崩发。
刚要发作。
“住口!”
只听一个声音从汉军阵营传出。
这时诸葛亮愤然起身喝道。
“我原以为你身为大汉老臣,来到两军阵前,面对两军将士必有高论!”
“没想到你竟会说出如此粗鄙之言。”
诸葛亮手中羽扇一挥对着众军说道。
“我有一言众军静听。”
“昔日桓、灵二帝之时汉统衰落,宦官当道、四方战乱纷起、国家蒙难!”
“百姓无食而黄巾乱起。”
“以此之后董卓,李傕、郭汜挟持汉帝祸乱朝纲,以至涂炭生灵。”
“因此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致使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值此国难之际,你王司徒身为大汉元老重臣对大汉又有何作为?”
王朗:“……”
“还有!”
刘禅大声接话于两军阵前说道。
“王司徒之生平,本将素有所知。”
“你世居东海之畔,初举孝廉入仕;天下攘乱,你王司徒世受国恩理应匡君辅国、安汉兴邦。何敢反助曹贼同谋篡位!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你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
王朗:“你,诸葛村夫,你们……。”
诸葛亮:“……。”
刘禅:“食君之禄不思报国却反助逆贼、同谋篡位,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
王朗:“你你,好你个……。”
诸葛亮:“……。”
刘禅:“住口,无耻老贼,你以谄媚之行得此高位安敢在此如蛇吐信。”
“今幸天命不绝大汉,昭烈皇帝与西川继成大统。”
“吾家丞相今奉朕……嗣君之旨,兴师讨贼以正天下。”
“你既为谄谀奉承之臣,舍忠而从富贵,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两军阵前狺狺狂吠,妄称天数耶!”
“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归于九泉之下,当以何面目见大汉二十四代先帝!”
“老贼速退,可引反臣与吾一决生死!”
王朗:“你没素质,啊……。”
诸葛亮:“……。”
刘禅转头看向诸葛亮问道。
“相父你看阿斗与他理论的如何?”
诸葛亮:“挺好,就是不知为何词有点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