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舅舅的话,赢襄呆呆地愣在了原地,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赢襄的脑海中一片空白,思绪如乱麻般交织在一起。前几日才初见父母,那喜悦与温暖还萦绕在心间,未曾想现在却又得知了父母命不久矣。
命运为何如此残酷待他?赢襄的眼神空洞无神,身体微微颤抖着。
心中的悲痛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几乎要将赢襄淹没。他多么希望这只是一场噩梦,醒来后一切都能恢复如初。可现实却如此冰冷,无情地摆在他的面前。
看着眼前的无助的赢襄,玄思不忍的开口说道:“襄儿记住,老祖曾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谢谢舅舅告诉我!我赢襄绝不会低头,就算命运让我颠沛流离,我也相信人定胜天......”
......
在告别了舅舅之后,赢襄心绪沉重地回到了自己的房中。
本想去找四小只缓解一下内心的苦闷,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他们的身影。通过打听之后,才知道了李青云的事情,又让赢襄面对一个晴天霹雳......
赢襄连忙跑到驻地牌的李青云房中,只见四小只和李清河都围坐在李青云身边。四小只看着赢襄来了。
“襄儿哥......”
“赢襄......”
......
赢襄连忙跑去,急切地喊道:“李爷爷。”
李青云看着赢襄,眼中满是慈祥。“襄儿,你来了。”
那温和的目光仿佛能给予赢襄一丝慰藉。李青云在道剑宗快二十年时间,对待这些在道剑宗成长的孩子,都如同自己的亲孙子一般。
赢襄看着眼前的李青云怒喝道:“这该死的贾家、青玄仙盟和乾元帝国,我一定要让他们灰飞烟灭......”
“襄儿哥,算我一个!”
“我也是!”
......
两日之后,在五小只和李清河的陪伴之下,李青云缓缓结束了他这一生的生命......
那曾经矍铄的身影,如今永远地沉寂了下去。仿佛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夜空中划过最后一道光芒后悄然陨落。
道剑宗后山祖地的不远处,三日内新起了一座英灵阁,那古朴的建筑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
今日,道剑宗弟子全部聚集于此,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敬重与哀伤。李清河尊重爷爷的遗愿,将他埋葬在英灵阁的不远处的墓地。
微风吹过梧桐树,树叶沙沙作响......
林玄静看着下面的宗门弟子,神色肃穆,缓缓开口说道:“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李青云前辈为宗门奉献,其品德高尚,令人敬仰。我道剑宗绝不亏待为宗门付出之人,李清河你上前来......”
声音沉稳而有力,在空气中回荡。
“弟子在!”
李清河闻声,立刻上前一步,身姿挺拔,眼神中带着悲伤和恨意。
林玄静拿出了一个储物戒指递给了李清河。
“清河,储物戒指中有丹药和灵石,算是宗门对你爷爷和你的补偿与资助,希望你别辜负宗门的厚望......”
李清河双手恭敬地接过储物戒指,眼中闪过一抹感激之色,说道:“谢宗主。”
看着收了东西的李清河,林玄静微微示意着说道:“你先退下。”
“是,宗主。”
李清河恭敬地应道,随后缓缓退下。
随着李清河退下,林玄静看着众弟子,神色严肃而庄重。
林玄静缓缓开口说道:“我以前和你们玄雨师叔说过同样的话,在修行界,强则强弱则亡,实力才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重要标准......”
“现在我们要痛定思痛,莫要心存侥幸......”
“我道剑宗要修人间道,不是嘴上说说,而要用自身实力证明......”
“以后宗门弟子名额是有限的,如果你们不努力,那只能分流去往别处......”
“内门弟子升级就快开始......”
......
林玄静这些话,都是对像五小只这样,一直在宗门修炼弟子说的。
散修和江湖传道收来的弟子,他们早已明白这些道理......
“弟子明白!”
随着林玄静的训诫完,弟子们都离开回各自之处抓紧修炼,内门晋级马上就要开始,众人一刻都不敢耽误,毕竟现在已经有几位专心修炼的同门师兄已经筑基。
玄雨在参加完李青云的悼念大会之后,便与长风雪和赢稷三人同赢襄告别。告别之时,赢襄表现的一如既往,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一般。
只有玄雨一人明白,他这个侄儿一个人独自承受了太多。
告别之后,三人便往咸阳郡王城之中赶去。
经过三日的跋涉,三人终于回到了咸阳郡的王宫之中。
得知平安归来的大王,在丞相府办公的百里奚大感震惊,眼中满是惊喜与欣慰。
百里奚未曾想到大王能在如此艰难的局势下安然返回。
王宫之中。
赢稷刚刚回王宫半个时辰百里奚就匆匆前来向赢稷禀告:“大王,那乾元帝国已经往他们占领我国的四郡之地增兵!”
百里奚神色凝重,语气中满是忧虑。
“大王,臣已经往雁门郡增兵,可我们兵力有限,大王,恐怕我们也需要增兵了!”
赢稷听完百里奚的汇报后,眉头紧锁,陷入沉思。赢稷深知战争的残酷,征兵意味着更多的百姓将卷入战火,但为了保卫国家,似乎又别无选择。
嘴上缓缓说道:“这天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话语中饱含着对百姓命运的无奈与悲悯。
稍作停顿后,赢稷又愤怒地说道:“发布征兵檄文吧,就由我来写......”
“大王英明,乃是大秦之福......”
在赢稷了解天下百姓的苦难和各种真实情况之下,笔走龙蛇,情绪酝酿到极致,多年悲愤与自己的时日无多心境所交织。
赢稷告大秦子民书:
我大秦帝国立国十几年,国泰民安,百姓和乐。
然今朝,乾元帝国狼子野心,欺我邦国,行径卑劣,令人发指!我竟遭其暗算,身中剧毒,生命垂危。所幸得道剑宗道长相助,得以脱险。
但此乃我大秦之奇耻大辱,亦是万民之心头之恨!
更有甚者,乾元帝国不思悔改,反而在我大秦境内,他们竟纵火焚烧百姓粮田,米铺米种,企图断我子民之生计,灭绝我大秦崛起之希望!
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幸有正道宗门道剑宗替天行道,斩杀贼人,安抚民心,还我大秦帝国朗朗乾坤!
故此,孤拜道剑宗,玄雨道长为大秦帝国国师。成立山河剑阁,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在佑我大秦百姓,守我大秦疆土。
而今,乾元贼寇又增兵四郡,占我土地,欺我百姓,其罪罄竹难书!此等行径,若再不制止,我大秦将国将不国,民将不民!
为此,本王特发此檄文。
号召我大秦所有子民,无论男女老少,皆应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吾等虽为布衣,然亦有铮铮铁骨,亦有不屈之魂!吾等虽无千军万马,然亦有拳拳之心,亦有滔滔之怒!
赢稷愿身先士卒,御驾亲征。以血肉之躯,筑成钢铁长城,抵御外侮,保卫家园!望吾等愿以赤子之心,凝聚成磅礴力量,驱逐贼寇,恢复河山!
我坚信,正义必胜,邪恶必败!大秦必胜,乾元必败!
此刻,望吾等子民,积极响应号召,踊跃参军,共赴国难!吾将以实际行动,告诉乾元贼寇:犯我大秦者,虽远必诛!
大秦子民们,起来吧!让我们携手并肩,共破强敌。
秦王赢稷亲笔。
看着赢稷的檄文,百里奚心中一紧,急忙上前跪道:“大王不可……”
百里奚深知赢稷的身体情况,这次还要御驾亲征,确实有些冒险了。
赢稷看着下面的百里奚,眼神中透露出霸气和无奈。
“孤已经时日无多,我必为赢襄和大秦,打出我大秦帝国的威严......”
赢稷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充满了王者的气魄。赢稷深知自己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即使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也不能退缩。
看着眼前如此决绝的大王,百里奚无奈只能点头,说道:“是,大王。”
随后百里奚便拿着赢稷的檄文外出发布。
赢稷稍作沉思后,又差人叫来玄雨,不多时玄雨来到大殿。
看着眼前的玄雨,赢稷说道:“玄雨国师,我已发布檄文,宣布成立山河剑阁。但只有等此战过后,你才能去挑选人才,毕竟现在国难当头,应以国战为重......”
玄雨看着眼前的赢稷,微微颔首,说道:“我也明白,我先去各郡衙门内看看吧,看可否有能够选入山河剑阁的人选......”
赢稷点头道:“好,我给你拿一份手令,持此手令,如本王亲临......”
说着,赢稷便命人取来手令,郑重地交到玄雨手中,玄雨在拿到手令,在王宫陪了姐姐几日就离开了咸阳王城。
半个月后,秦王的檄文在大秦帝国的每一处郡城、县城里广泛流传着。
那檄文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点燃了大秦子民心中的爱国热情。看到檄文的大秦子民群情激奋,他们心中的热血被瞬间点燃,纷纷踊跃参军。
在这股热潮中,林玄甫在三川郡也毅然决然地重新投入军营。而林玄晨因为自己身上有伤,无法亲自上阵,但他的儿子深受父亲的影响,毫不犹豫地参军,要去保家卫国......
随着檄文的发布,各地征兵处之间人潮涌动。
这一日,有一个乞丐浑身破烂,十八九岁的年纪来到征兵处。
他虽衣衫褴褛,却目光炯炯,透露出一股傲气与倔强。
看着报名处,他大声说道:“我要当兵。”
那登记之人看向他,眼中满是怀疑与不屑,说道:“你一个乞丐也来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