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天河倾覆,冲垮了进山的最后一座木桥。苏丹攥紧药箱背带,隔着雨幕望见对岸崖壁上的火光——那是猎户家的松明灯,孕妇的丈夫正举着灯笼疯狂摇晃,灯影里隐约映出崖边血手印。
\"苏大夫!桥断了!\"赵三扯着嗓子吼,声音被雷鸣吞了大半。
怀瑾突然拽苏丹的蓑衣:\"妈妈看!山君爷爷的脚印!\"浑浊的洪水里,几块青石排列成梅花桩,正是头狼往日渡河的路径。念苏解下羊皮筏子上的麻绳:\"大狗教过我打水扣!\"
湍急的河流如怒龙一般咆哮着,掀起层层巨浪,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其中。然而,在这惊涛骇浪之中,一支小小的队伍正艰难地前行。
只见一根粗壮的麻绳被紧紧拴在了一个破旧的药箱上,然后被用力地抛向了对岸。就在这时,一道金褐色的身影如同闪电般从岸边窜出,那是一只体型巨大、威风凛凛的公狼。它张开锋利的獠牙,准确无误地咬住了麻绳的绳头,随后轻盈地一跃而起,稳稳当当地落在了高高的悬崖之上。
紧接着,其他的狼群也纷纷跳入河中,它们勇敢地迎着汹涌的洪水奋力泅渡。这些狼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首尾相连,竟然在洪流中形成了一座坚固无比的“肉桥”!
苏丹小心翼翼地踏上了这座由狼群搭建而成的奇特桥梁。她怀中紧抱着怀瑾,而怀瑾则死死搂住苏丹纤细的腰肢。与此同时,念苏手中的银铃在狂风骤雨的洗礼下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是一曲激昂的战歌,激励着众人勇往直前。
终于,他们成功地渡过了这条凶险万分的河流。苏丹轻轻地拍了拍那头为首的头狼湿漉漉的脊背,以示感激之情。狼群似乎听懂了她的意思,低声嚎叫着,然后迅速地分散开来,消失在了茂密的山林之中。
来到崖洞前,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只见一名孕妇躺在冰冷潮湿的地面上,气息已经微弱到几乎难以察觉。她的身下,血水早已浸透了厚厚的茅草,与不断落下的雨水混合在一起,在地上蜿蜒流淌成一条触目惊心的小溪。
火折子的光芒映照着洞壁上那古老而陈旧的岩画:九尾狐口衔婴孩,敬献给山神。苏丹面色凝重地展开银针,金针在孕妇的合谷穴上急速颤动,留下道道残影。当她感受到胎位横斜时,心中不禁一沉——这正是药典中所记载的“烛龙倒悬”之症。百年前,苏家先祖为了此症,创造出了“逆乾坤”针法,而这针法,需要以人血为引。
“恕我冒犯先祖了。”她轻咬指尖,血珠滴落于虎头鞋中拆出的桑皮纸上。朱砂符咒遇血融化,竟浮现出金线勾勒而成的穴位图。怀瑾手持《苏氏药典》仔细对照,突然高声喊道:“母亲,需扎石关穴!”
念苏忽然凑近孕妇肚皮哼起童谣:\"月娘娘,搭天桥,送个娃娃下凡了......\"云疏抱着接血的陶罐,罐底沉淀的灵泉突然泛起涟漪。孕妇腹中传来闷响,胎位竟随童谣节奏缓缓转动。
洞外狼嚎与雷声共鸣,头狼叼来株并蒂野参。苏丹将参须浸入灵泉时,参体渗出朱红汁液,在陶罐内壁勾勒出双生婴孩的轮廓。怀瑾翻开账本记录:\"癸亥年八月初三,用野参一株,狼群赠。\"
最凶险的时刻,暴雨中劈下道紫电。雷光透过岩缝击中银针,苏丹顺势将淬雷金针扎入至阴穴。孕妇惨叫震落洞顶碎石,两个青紫的婴孩伴着雷声呱呱坠地。
\"是龙凤胎!\"赵三媳妇剪断脐带时惊呼。女婴脚踝有块蝶形胎记,男婴掌心攥着截玉石——正是苏丹那日从银杏树取得的残佩!暴雨初歇时,头狼领着狼群护送众人下山。产妇虚弱无法哺乳,母狼竟侧卧在地露出乳头。念苏把啼哭的婴孩抱过去:\"狼妈妈给奶吃!\"云疏掏出口袋里的麦芽糖塞给母狼:\"甜,不疼。\"
苏丹回头望时,闪电劈中山神庙飞檐。瓦砾间蓝光一闪,似是穿蓝衫的老妪转身没入废墟。怀瑾突然翻开账本某页:\"妈妈,这页画的山神庙和刚才好像!\"
是夜,月黑风高,万籁俱寂。苏丹独自坐在桌前,小心翼翼地将那两块残佩慢慢拼合在一起。就在这一刹那间,奇异的景象发生了——一股清澈的灵泉竟然自行从玉佩的缝隙中喷涌而出!
这股灵泉仿佛拥有生命一般,在桌面上流淌开来,很快便汇聚成一条微型的山涧。水流潺潺作响,在月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更令人惊奇的是,水中竟游动着两条双尾鲤鱼,它们身姿优美,鳞片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
正当苏丹沉浸在这神奇的一幕之中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封书信被递到了她的手中。苏丹拆开一看,原来是段嘉衍送来的家书。只见信纸上用朱砂批注着一行触目惊心的字:“药贩已供出幕后主使,其左颈处有一虎头刺青,据线索推断,此人似乎与山神庙有所关联。”
看到这里,苏丹心头猛地一震。她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之前那位孕妇昏迷不醒时所说的胡话:“蓝婆子说……这孩子乃是药引……”这些话语如同魔咒一般在她脑海中不断回响。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划过一道耀眼的闪电,紧接着便是一声震耳欲聋的惊雷响起。与此同时,灵泉中的那两条双尾鲤鱼像是受到了惊吓一般,突然奋力一跃,跳出了水面。它们在空中短暂停留后,重重地摔落在地上,瞬间化作了两行湿漉漉的水渍。而那水渍所形成的图案,赫然正是两个大字:寅时,忌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