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台的蓝色波形图突然卡顿,胡逸的拇指悬在咖啡杯沿,那冰冷的瓷杯触感让他眉头一皱。新歌《荆棘王座》原本每小时增长8%的热度值,此刻像被无形的手拽住了上升曲线,他的视线紧紧盯着那停滞的数字,眼神中满是疑惑。
“艾米,调出全球音乐榜实时数据流。”胡逸的鳄鱼皮靴重重地碾过地上散落的mIdI连接线,发出清脆的声响,凌晨四点的混音室里,冷萃咖啡的苦香弥漫在空气中,那股苦涩的味道刺激着他的鼻腔。
人工智能助理投射出全息界面时,他注意到版权认证码的延迟从0.3秒变成了诡异的0.7秒——正是约翰惯用的数据干扰间隔。
全球音乐榜总部的水晶大厦在暴雨中泛着冷光,那冷光如冰刃般刺目,雨滴砸在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胡逸的黑色迈巴赫碾过积水,溅起高高的水花,副驾上的卫星电话突然传出加密频段的杂音,那嘈杂的声音让他心烦意乱。
他扯下蓝宝石袖扣,金属棱角在车载电脑接口划出火星,那刺眼的火星让他回想起十年前地下通道卖唱时的艰难岁月。凭借着那时练就的摩尔斯电码破译本能,他在雨刮器第三次摆动时听清了那段空白频段里的暗语:“K计划第二阶段”。
“我要见新上任的大卫总监。”胡逸的皮手套用力拍在前台大理石台面,那坚硬的触感从掌心传来,震翻了插着厄瓜多尔玫瑰的水晶瓶,玫瑰的芬芳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他盯着电梯井的钢索颤动节奏——三短两长,和上周被篡改的下载量波动图完全吻合,那有规律的颤动声仿佛在诉说着背后的阴谋。
二十七层数据监控中心充斥着蜂鸣警报声,那尖锐的声音刺痛着他的耳膜。大卫的银丝眼镜映着满墙的曲面屏,这个以严谨着称的英国人正在撕扯印着胡逸新歌封面的报表,“系统显示《荆棘王座》在东南亚地区的真实下载量,被套用了2003年的衰减算法。”
大卫和约翰曾经是音乐院校的同学,两人关系密切,但后来因为理念不同分道扬镳。“不如查查谁在凌晨三点修改了数据池的权重参数?”胡逸的腕表突然投射出四十声道音轨分析图,某个隐藏音轨的频谱竟与约翰二十年前成名曲《黑色鸢尾》的母带噪音频段完全重叠。
监控屏右下角,某个实习生制服上的纽扣摄像头闪过约翰唱片公司的标志。暴雨砸在钢化玻璃上的声音陡然尖锐,那巨大的声响让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胡逸扯开高级定制西装的珍珠母贝纽扣,指尖触碰到那光滑的纽扣,露出锁骨处陈旧的条形码纹身——那是他七年前在贫民窟音像店打工时的员工编号。
当他把存着异常数据流的钛合金U盘拍在控制台时,整个楼层的应急灯突然开始同步闪烁约翰出道曲的节奏,那闪烁的灯光让他的眼睛有些刺痛。
“重新校准需要48小时。”大卫的虹膜扫描仪显示权限异常,这个素来挺直的背脊此刻显露出可疑的弧度,他的左手小指不自然地抽搐着。
胡逸的冷笑惊醒了休眠中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它底盘吸附的金属碎屑拼出半枚指纹——与三小时前潜入数据中心的蒙面人完全匹配。
次日《环球娱乐》头版炸开血红标题:“数据造假?新晋歌王陷信任危机”。胡逸从总部回来后,心情沉重,他疲惫地走进家门,直接走向淋浴间,想要冲去一身的疲惫和烦恼。他站在淋浴间任由冷水冲刷背肌,那冰冷的水流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智能镜面不断弹出解约通告,热水器控制面板突然开始循环播放约翰接受采访的片段:“某些人总妄想用科技手段篡改命运。”
但当他攥着浴巾的手指触碰到智能家居中枢,昨夜从排行榜总部带出来的电磁干扰器突然激活。全屋电器同时发出刺耳鸣叫,那刺耳的声音让他的脑袋一阵剧痛,浴霸灯光在瓷砖上投射出扭曲的频谱图——正是约翰买通工作人员那晚的监控录像时间戳。
胡逸想起曾经和颜悦一起创作音乐时,颜悦送给他这支刻有她名字缩写的钢笔,说这是他们音乐梦想的见证。此刻,这钢笔或许能给他带来转机。他湿漉漉的赤脚踩过自动报警的地板,从暗格里取出那支藏着颜悦名字缩写的钢笔。
笔尖划过结霜的落地窗,呵出的白雾里渐渐显露出十年前那个暴雨夜的场景:颜悦撕碎的乐谱在积水里漂浮,而此刻窗外的雨滴正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在玻璃上勾勒出数据篡改的路径图。
上个月遭遇录音室纵火事件后,胡逸意识到自己可能会面临更多危险,便决定在家里也设置一些应急装置。空调出风口突然涌出刺鼻的乙醚味,那刺鼻的味道让他的喉咙一阵刺痛,胡逸踉跄着撞翻玄关的青铜麋鹿摆件。
在意识模糊前的最后一瞬,他看到智能门锁的故障代码与约翰上周慈善晚宴的座位号完全一致。
后颈的刺痛感唤醒胡逸时,空调显示屏的甲醛数值正在疯狂跳动。他摸到地毯下藏着的微型氧气罐,那冰凉的金属外壳触感让他心中一喜。冰凉的金属外壳上,两道新鲜划痕与昏迷前看到的门锁故障代码形成完美镜像。
“启动云端同步程序。”沙哑的指令让人工智能助理投射出淡蓝色数据流。昨夜植入排行榜系统的病毒开始反刍,七十二小时内的异常操作记录化作实体投影。
胡逸注意到某个加密文件夹的图标,竟与颜悦当年撕毁的乐谱折痕完全重合。
全球媒体发布会定在正午十二点的旧金山歌剧院。胡逸在经历家中的危机后,强忍着内心的愤怒和疲惫,迅速联系自己的团队。他们一起整理证据,分析局势,制定应对策略。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他终于振作起来,做好了反击的准备。
胡逸扯下医用胶带时,锁骨处的条形码纹身渗出细微血珠。他取出暗格里的钛合金U盘,里面封存着三组致命证据:约翰修改数据权重的操作日志,实习生制服纽扣的纳米级镀层分析报告,以及清洁机器人底盘指纹与约翰私人管家的生物信息比对结果。
发布会进行到第七分钟,大都会交响乐团的直播信号突然切入。胡逸解开衬衫第三颗纽扣,露出贫民窟音像店时期的员工编号。
这个动作让后台待命的人工智能助理启动全息投影,2018年约翰贿赂数据工程师的监控录像与昨夜乙醚袭击的化学物质溯源报告同时铺满环形巨幕。
“真正的音乐不该活在算法里。”胡逸将电磁干扰器抛向观众席,内置的四十声道播放器突然释放《荆棘王座》未公开的原始音轨。暴雨般密集的鼓点中,被篡改的下载量数据像融化的沥青般剥落,露出东南亚地区真实用户留下的二十三万条声纹反馈。
四十八小时后,国际音乐协会的封杀令贴上约翰的私人录音室。
胡逸站在数据清洗中心,看着大卫亲自操作反编译程序。这个英国人左手小指不自然的抽搐频率,与三年前某位自杀的制作人遗书笔迹检测报告完全吻合。
“颁奖典礼的评审团主席是约翰的声乐老师。”大卫突然扯松领带,露出锁骨下方的手术缝合线。智能手环显示他的肾上腺素水平在说出这句话时飙升到危险值,与上个月某位退赛选手的医疗记录产生诡异共振。
胡逸的新歌在清洗后的排行榜空降榜首。
庆功宴的香槟塔折射着水晶吊灯的光斑,那五彩斑斓的光芒让他眼前一亮,侍应生制服上的金线刺绣突然让他想起颁奖典礼邀请函的火漆印章。
当《环球娱乐》主编举着传感器过来采集胜利宣言时,他腕表内置的频谱仪捕捉到背景音里某个熟悉的频率——与约翰被查封的母带噪声音轨相差不足0.5赫兹。
暴雨再次降临的深夜,智能保险箱吐出那支刻着颜悦名字缩写的钢笔。胡逸将钢笔尾端对准月光,十年前藏在笔夹里的纳米芯片开始播放加密音频。
当约翰与某位颁奖礼评委的对话声流淌而出时,窗外的霓虹灯突然同步闪烁出国际音乐颁奖典礼的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