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空气中满是喜庆的味道。五天前,江父骑着小电动车穿梭在热闹的集市上,采购了琳琅满目的年货,从寓意吉祥的福字、春联,到一家人爱吃的糖果、坚果,满满当当,将过年的氛围提前拉满。
今天一大早,江母就一头扎进厨房,开始为年夜饭忙碌起来。江思年也没闲着,挽起袖子走进厨房帮忙。江母要准备的食材太多,最棘手的是处理一条大鱼,这便交给了江思年。江思年小心翼翼地刮鳞、开膛、清理内脏,动作虽不娴熟,却也认真专注。江母在一旁一边指导,一边有条不紊地切着配菜,准备着红烧肉、糖醋排骨等其他美味佳肴。
另一边,江父站在梯子上,全神贯注地张贴春联。他仔细地比对位置,轻轻抚平每一处褶皱,嘴里还念叨着春联上的吉祥话语,希望新的一年里全家都能平安顺遂。贴完春联,江父又忙着打扫卫生,擦拭家具,将家里的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
往年,江母走亲访友总是不太方便。下雪天,道路湿滑,一家人就只能待在家里。如果天气好,江母有时会搭姊妹们的便车去走亲戚,有时则是江父骑着三轮车送她,小三轮上还冻的,只能裹得严严实实的。
但今年不一样了,江思年买了车,这下可方便多了。江母高兴地计划着,先回娘家看望年迈的父母,再去几个姊妹家串串门,好好聚聚。
—————————————————
红色的春联与灯笼把村子装点得格外喜庆。突然,一阵清脆的“滴滴滴”汽车喇叭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宁静的小村子上,家家户户门前的春联和灯笼被照得愈发鲜艳,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新年氛围。忽然,一阵清脆的汽车引擎声打破了这份宁静,“突突突”的声音由远及近,村口的几家住户早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动静。
“唉,这是谁家的车呀?”张婶儿正坐在自家门口的小板凳上晒太阳,听到声音后,放下手中的瓜子,眯起眼睛,使劲儿朝村口张望,脸上写满了好奇。
这时,一辆锃亮的黑色轿车缓缓驶入村子。车身线条流畅,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光,那气派的模样,一看就价值不菲。路过的村民们纷纷停下脚步,目光被这辆车牢牢吸引。
“可能是谁家亲戚的吧,这车看起来就贵。”刘大爷站在一旁,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
一听到喇叭王大河听了,神色瞬间紧张起来,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嘴里嘟囔着:“可别让自己的臭小子给车划了。”
王大河一边说着,一边扯着嗓子朝院子里喊:“小虎!你给我老实待在院子里,别乱跑!”
小虎是他的孙子,刚满八岁,正是调皮捣蛋、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年纪。
说起小虎,王大河就忍不住头疼。去年的时候,小虎和小伙伴们在路边玩耍,一时贪玩,把人家车的后视镜给打碎了。当时车主找上门来,王大河无奈之下赔了钱。这事儿在村子里传得很快,大家都知道小虎是个调皮鬼,王大河也因此操碎了心。
“爷爷,怎么啦?”小虎听到爷爷的喊声,从院子里跑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玩具水枪。他顺着爷爷的目光望去,看到那辆车,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脸上满是好奇与兴奋,抬腿就想往车那边跑。
王大河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小虎的胳膊,把他拉了回来。
“你给我老实点儿,不准过去!”王大河严厉地说道。
小虎委屈地撅起嘴,小声嘟囔着:“我就看看嘛,又不会弄坏。”
“你还说!去年把人家后视镜打碎的事儿你都忘了?”王大河提高了音量,脸上满是无奈和担忧。小虎听了,低下头,不吭声了。
只见车子停在了一个空地上,下来了人,大家都时不时的瞅是谁家的。
车门打开,先下来一位中年妇女,又有个身材挺拔的年轻人从另一侧下车,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这一幕引得周围几个晒太阳的村民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大家交头接耳,小声猜测着这是谁家的客人。
“我瞅瞅,这不是老崔家的二女儿桂芳嘛!”李婶最先反应过来,扯着嗓子说道,“现在日子是越过越好咯,都开上车转亲戚啦!”
“可不是嘛,”王大爷也凑过来,眯着眼打量,“后面那提东西的小伙子是谁?她儿子?”
“是她儿子,叫江思年。”一旁的赵叔接过话茬,“小时候还常跟我家赵宏一块儿下河摸鱼呢,一晃眼都长这么大了!”
“真是岁月不饶人呐。”众人纷纷感慨。
江母穿着江思年特意买的新衣服,腕上戴着金镯子,容光焕发。过年期间家里随时可能有亲戚登门拜访,作为一家之主,他有责任守好这个家,不能让亲戚们扑个空,吃了闭门羹。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难以言说的缘由,那便是他心底深处对老丈人的一丝畏惧。老丈人性格强势,言辞犀利,以往每次见面,两人交谈时,江父都难免会感到紧张,生怕说错话惹老丈人不高兴。想到这些,江父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看家。
江父厨艺虽不算精湛,但简单炒几个菜、煮碗热汤还是不在话下,倒也不怕怠慢了客人。
—————————————————
这时,隔壁的张大嫂迎了上来,满脸笑意地打招呼:“呦,桂芳回来了呀,那进来坐坐?”
“不了,张大嫂子,过年了嘛,我和思年回来看看我爸妈。”江母热情回应。
“那行吧,”张大嫂指了指老崔家的方向,又补充道,“等会儿就过来,可得来我家坐坐,咱好好唠唠嗑!”
“一定一定!”江母笑着点头应下,心里清楚这不过是邻里间的客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