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莫宇被处以死刑。
在莫宇被开枪的同时,露出来释然的笑容。
—————————————————
几个月来,江思年整个人像是被一股无形且强大的力量,不由分说地裹挟进了莫宇这个角色的复杂世界里。那力量如同汹涌的暗流,将他拖向一个充满挣扎、矛盾与隐秘情感的未知领域。此刻,他正端坐在镜子前,眼神中燃烧着执着与坚定的火焰,死死地盯着镜子里自己的倒影,仿佛那不是一面镜子,而是一扇通往莫宇灵魂深处的神秘之门,他试图透过这冰冷的镜面,直抵莫宇灵魂的最深处。
他缓缓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鼻腔中吸入的冰冷空气,让他的思维愈发清晰。他在心里默默倒数,试图将外界的一切干扰都抛诸脑后,让自己全身心地沉浸在莫宇的世界里。他想象着莫宇生活的场景,那昏暗潮湿的小巷,破旧不堪的屋子,以及周围人们冷漠的目光。这些画面如同电影片段般,在他的脑海中不断放映,帮助他更快地进入角色。
台词,早在之前就已经被他背得滚瓜烂熟,那些字句仿佛已经融入他的血液,刻在了他的骨子里。但他心里清楚,单纯地背诵台词不过是最基础、最浅层次的工作。真正的挑战在于,要让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莫宇的心底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带着莫宇的情感、经历和性格烙印。
“为什么?为什么命运总是对我如此不公,我有什么错,我只不过是杀了几个人罢了!”江思年突然睁开眼睛,眼神瞬间变得淡漠而空洞,仿佛眼前的镜子变成了那些曾经让莫宇感到绝望的命运捉弄者。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愤怒与不甘在心底压抑许久后的宣泄。他的面部肌肉微微抽搐,嘴角挂着一抹自嘲的冷笑,将莫宇内心的扭曲与疯狂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没有他戏份的时候,江思年也丝毫不敢有片刻懈怠。他常常一个人坐在片场的角落里,周围的喧嚣热闹仿佛与他无关。他静静地琢磨着自己理解的莫宇,反复练习着每一个细节。
他想起对莫宇走路时微微佝偻的背影的描述,为了演好这个细节,江思年特意在自己的背上绑上了沙袋,在公寓的走廊里来回踱步,一走就是几个小时,直到他能自然地表现出那种被生活压垮的姿态。
他又想起莫宇说话时偶尔的结巴,那是内心自卑与紧张的体现。为了模仿得更加逼真,江思年查阅了大量关于口吃心理的资料,还专门请教了语言专家。他在日常说话中刻意练习结巴,让自己习惯那种思维和语言不同步的感觉,以便在表演时能更加真实地展现莫宇的内心状态。
但莫宇这个角色最具挑战性的,还是他的第二人格。当第二人格出现时,那种冷面无情的杀伐之感需要完完全全地表现出来,与第一人格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对江思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他开始研究心理学中关于人格分裂的案例,观看各种相关的影视作品,试图找到第二人格的行为逻辑和情感表达方式。
为了更好地诠释第二人格,江思年在身体语言上下足了功夫。他练习快速而果断的动作,每一个手势都充满了力量和决绝。他改变自己的走路方式,步伐变得坚定而有力,仿佛脚下的每一步都在宣告着他的主宰地位。他还通过调整呼吸和眼神,让自己在瞬间就能进入第二人格的状态,那种冷酷、果断的气质扑面而来。
导演司康宁站在一旁,看着江思年沉浸在角色里的样子,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走过去,拍了拍江思年的肩膀说:“思年啊,你对这个角色的理解真的让我很惊喜,看得出来你下了大功夫。”
江思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司导,还得多亏您平时的指导,我才能有现在的理解。而且这个角色本身就很有挑战性,我真的很想把他演好。”
司康宁点了点头:“这部剧我筹备了这么久,就盼着能拍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投资人你呀这次也很给力,没怎么插手咱们的工作,一切都挺顺利的。”
然而,平静并没有持续太久。
一天,在拍摄一场激烈的打斗戏时,江思年正准备拿起道具刀与对手对戏,就在触碰到刀的瞬间,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异样。这把刀的重量和质感都不对劲,仔细一看,竟然是一把开了刃的真刀。江思年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涌起一阵后怕,如果不是他发现得早,后果不堪设想。
“停!这是怎么回事?”江思年大声喊停,剧组的工作人员纷纷围了过来。
导演司康宁脸色瞬间变得阴沉:“道具组怎么回事?怎么会把真刀拿上来?”
道具组的小王吓得脸色苍白,结结巴巴地说:“导……导演,我……我也不知道啊,我明明检查过的,都是道具刀,怎么会这样……”
司康宁怒不可遏:“查,必须给我查清楚!要是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这戏还怎么拍?出了人命谁负责!”
江思年看着混乱的片场,心中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他表面上和大家一起讨论调查的事情,暗中却在心里呼唤自己的系统007:“007,启动全方位监控,把片场这几天的所有影像和声音都调出来,我要知道这把真刀是怎么混进来的。”
系统007的声音在江思年脑海中响起。
【“收到,宿主大大,正在为您调取相关信息。”】
与此同时,剧组开始对道具组和当天在场的所有人员进行询问调查。道具组的工作人员们都慌了神,每个人都极力证明自己的清白。
小王带着哭腔说:“我真的是按照流程检查的,道具刀都放在专门的箱子里,我一直都没离开过,不知道怎么就被换成真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