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道人却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均被玉虚宫中的元始天尊看在眼中,眼看道人追寻姜子牙的方向而去,元始天尊却是不管不问,只因这道人同样身具飞熊之象,与姜子牙一同拜师昆仑山玉虚宫,名为申公豹。
初见两人之时,连元始天尊也是疑惑不解,要知道当年鸿钧老祖亲自说的执掌封神之人乃是身具飞熊之象之人。
可是眼下怎会有两个封神之人,元始天尊一度以为是鸿钧老祖老糊涂了、搞错了。
有心想上紫霄宫发询问,却又害怕老爷子给他呼出去。
无奈,元始天尊只得将两人都收入门下,反正两人总有一人是封神之人。
在姜子牙下山,封神榜落入玉虚宫中之时,元始天尊这才明悟过来为何这申公豹也身具飞熊之象。
只因姜子牙乃是执掌封神榜的封神之人,却还差一引神之人。
申公豹正是那引神之人,负责接引封神之人,因此也具有飞熊之象。
二人一正一负,一封一引,相辅相成,从而完成封神大任。
是以,对于申公豹私自下山,元始天尊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然,就凭借申公豹敢在身后说他元始天尊不公这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元始天尊就能让他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话说另一边,姜子牙下山之后,人间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变化,早就变的让姜子牙这个在深山中埋头苦修、不问世事的道士不认识。
修道之人孑然一身,姜子牙有身无分文,纵使在昆仑山中学的些许道术,可是人间自有人间的规矩,身无分文的姜子牙在人间哪是寸步难行,连吃饭都是问题。
不过好在姜子牙算到儿时好友宋异人在人皇都城朝歌颇有家资,因此直接前往朝歌投奔了宋异人。
到底古代民风淳朴、良善,面对四十多年都没见面的儿时好友姜子牙,宋异人热情招待,直接让姜子牙在府中住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宋异人看着姜子牙如同自己一般都是年过古稀之人,自己老婆孩子孙子重孙子一大堆,可姜子牙却仍旧是孑然一身,连个老婆都没有。
宋异人不由有些唏嘘,姜子牙这是修道都修傻了,连老婆都不找了。
宋异人出于好心,不忍见好友混的这么惨,老姜家从姜子牙这辈直接断了根、绝了后,好友百年之后连个摔盆打幡的人都没有。
因此,便提议替姜子牙找个老婆,然后再在朝歌安个家,生个孩子,也好延续老姜家的香火传承。
尽管姜子牙极力拒绝,可是却耐不住宋异人太过热情。
第二日还真给姜子牙解释了一个年约五十的老姑娘,王桂花。
对此,姜子牙也就稀里糊涂、半推半就地答应了下来。
姜子牙成婚之后,宋异人送了一套房子给他,又替姜子牙谋生路,让他能养家糊口。
朋友做到宋异人这份上,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个人。
可是,不知是姜子牙太过倒霉还是没有经商头脑,干啥赔啥,不说一文钱没赚到,里外里还把自家老婆的嫁妆都赔进去了。
搞得王桂花整天在家里一哭二闹三上吊,整日如同泼妇一般将姜子牙骂得个狗血喷头。
宋异人实在看不过眼,害怕王桂花直接一脚将姜子牙踹了。
无奈之下,宋异人只得又出资替姜子牙盘下一间店面,开了一个算命馆。
好在姜子牙在昆仑山修行了四十多年,虽未成仙道,可是也学了不少法术,其中就有这卜算一道。
因姜子牙算命极准,算命馆每日生意络绎不绝,财源滚滚。
眼见姜子牙能赚钱了,宋异人不由地松了一口气,王桂花每日在家里数钱也不在闹了,姜子牙的日子这才好过不少。
另一边自九尾狐狸入宫之后,迷惑纣王,独宠后宫,行事越发胆大,竟然借机冤枉纣王原配姜皇后,致使姜皇后被纣王剜去双目,惨死宫中。
因姜皇后乃是东伯侯之女,纣王生恐东伯侯得到消息,起兵造反,因此借着朝贡之际,纣王宣召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重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来朝歌觐见。
待得东西南北四大诸侯觐见之际,纣王陡然发难,杀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重禹,囚禁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为人圆滑,来朝之前用打量金银贿赂纣王新近宠臣费仲、尤浑二人。
二人说情,北伯侯崇侯虎这才捡回一条命,无罪释放。
但当消息传回四大诸侯领土之时,东伯侯之子姜文焕、南伯侯之子鄂顺直接领兵造反,一时之间天下八百诸侯直接造反一半,弄得人心慌慌,战火纷飞,人族眼看又要陷入自相残杀之中。
陈塘关,玄清目睹这一切,心中无奈。
纣王本来虽非勤政之王,但也不会如此滥杀无辜,弄得天下人心慌慌,难道真的的色字头上一把刀,色迷心窍,还是纣王本性就是如此,以前只不过是装的好罢了。
以玄清的修为,天道之下,除了圣人相关的事之外,玄清能算尽天下之事,可是如今却算不清人心,算不尽人性。
玄清无奈,将目光投向了北海,那里有一位镇国柱石,太师闻仲,也是纣王的启蒙老师,得先王帝乙临终所赐打王金鞭,是朝歌唯一能震得主纣王的人。
眼下只有让闻仲还朝,方能稳定天下局势,震慑四方诸侯。
否则,就照着纣王这么个玩法,要不了多久,恐怕天下八百诸侯都得造反。
想着玄清一步踏出,亦然来到北海之地,朝歌大军驻扎之所。
“什么人敢闯太师大营?”玄清甫一现身,便被朝歌大军发觉,众人将兵器对准玄清,直接质问道。
“贫道乃是流波山练气士玄清道人,今日前来乃是有要事要见你家太师,你且前去禀告,贫道在此等候。”面对枪尖,玄清也不生气,直接笑呵呵地说道。
看着玄清面对众多将士仍旧面不改色、一副淡然自若的样子,再加上玄清陡然能出现,领头将士不敢大意,当即拱手说道:“道长稍待,在下这就前去禀明太师。”
说着一溜烟跑去中军大帐。
不过呼吸间,一面容威严,一脸正气、额间有一道紧闭的竖纹的老者便大步阔斧地走了过来,在众人惊骇地目光中来到玄清面前,当即跪拜道:“弟子金灵圣母门下弟子闻仲,不知大师伯驾临,有失远迎,还望大师伯恕罪!”
“无妨,贫道是不请自来,不怪闻仲师侄,倒是金灵师妹收了个好弟子,倒是让贫道颇为羡慕啊!”玄清笑道。
“弟子不敢当大师伯夸赞,大师伯请移尊步,往弟子中军大帐一叙。”闻仲起身笑道。
“如此正好,贫道正有要事寻汝。”玄清说着便向着中军大帐走去,闻仲亦跟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