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改革方案虽在皇帝的支持下得以通过,可实施过程却如逆水行舟,每前进一步都困难重重。萧宇深知,孙权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权力被削弱,必定会在暗处使尽手段,百般阻挠。
改革的首要任务便是组建独立的财政监察机构,负责监督朝廷的各项财政收支。萧宇亲自挑选了一批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官员,组成了监察队伍。然而,这些官员刚一上任,便遭遇了各种麻烦。孙权暗中指使一些与他勾结的富商,故意制造账目混乱,让监察官员无从下手。同时,朝中一些孙权的党羽也在背后诋毁监察官员,说他们是萧宇的亲信,是为了排除异己而设立的工具。
面对这些无端的指责和恶意的阻挠,萧宇没有退缩。他一面安抚监察官员,鼓励他们坚守职责,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一面着手调查那些故意捣乱的富商,收集他们违法乱纪的证据。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终于掌握了几家富商偷税漏税、虚报账目等确凿证据。萧宇将这些证据呈递给皇帝,皇帝大怒,下令严惩这些不法富商。这一举动不仅震慑了其他心怀不轨之人,也为财政监察工作打开了局面。
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在改革税收制度时,萧宇提出了简化税种、减轻百姓负担、加强对富商和地主征税的措施。这一举措触动了许多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尤其是那些与孙权关系密切的富商和地主。他们联合起来,向朝廷施压,企图让皇帝收回成命。
孙权也趁机在皇帝面前进谗言:“陛下,萧将军的税收改革看似为百姓着想,实则会扰乱国家经济秩序。如今国家刚刚经历战乱和洪灾,正需要富商和地主们的支持来恢复经济。若是对他们加重征税,他们必然会心生不满,影响国家的稳定。”皇帝听后,心中不免有些动摇。毕竟,这些富商和地主在朝廷的经济活动中确实扮演着重要角色,若是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萧宇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明白,若不能说服皇帝坚定改革的决心,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于是,他连夜写了一份奏章,详细阐述了税收改革对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减轻百姓负担可以激发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对富商和地主合理征税,不仅不会影响国家经济,反而可以增加国库收入,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他还列举了历史上一些因税收改革而使国家繁荣昌盛的例子,以增强说服力。
第二天,萧宇进宫面见皇帝,将奏章呈给皇帝,并再次诚恳地说道:“陛下,改革虽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坚定地走下去。如今百姓生活困苦,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而那些富商和地主,他们享受着国家的庇护,理应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皇帝听了萧宇的话,又仔细看了奏章,沉思良久后说道:“萧将军,朕明白你的苦心。但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虽然皇帝没有立刻表态支持,但萧宇从皇帝的话语中感觉到了一丝希望。他知道,皇帝已经开始认真考虑他的建议了。回到将军府后,萧宇并没有放松。他继续收集各种数据和资料,以证明税收改革的可行性。同时,他还发动朝中支持改革的大臣,一起向皇帝进言,争取更多的支持。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直与萧宇并肩作战的谋士李风想出了一个奇招。他建议萧宇举办一场经济论坛,邀请朝中大臣、富商代表、学者等各界人士参加,在论坛上公开讨论税收改革的利弊。这样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改革的内容和意义,还可以通过各方的交流和辩论,让皇帝更加清楚地看到改革的必要性和好处。
萧宇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立刻着手筹备。经过几天的紧张准备,经济论坛如期举行。朝堂上,各方人士齐聚一堂,气氛热烈而又紧张。萧宇首先发言,他详细介绍了税收改革的方案和目标,并对改革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接着,支持改革的大臣们纷纷发言,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改革的重要性。
然而,富商代表们却强烈反对。他们声称,加重对他们的征税会让他们的企业难以生存,从而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影响社会稳定。面对这些质疑,萧宇早有准备。他一一列举数据,说明改革后的税收政策并不会对他们的企业造成致命影响,反而可以为他们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他还承诺,朝廷会在改革过程中给予一定的过渡和扶持政策,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税收制度。
在激烈的辩论中,一些原本持中立态度的学者和大臣开始转变立场,支持萧宇的改革方案。他们认为,萧宇的改革思路清晰,措施合理,不仅有利于国家的财政稳定,也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支持改革,皇帝的态度也逐渐明朗起来。
最终,皇帝在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后,决定全力支持萧宇的税收改革。他下令,按照改革方案逐步实施新的税收政策,并要求各级官员严格执行,不得有误。这一决定让萧宇和支持改革的大臣们倍感振奋,而孙权和他的党羽则如霜打的茄子,垂头丧气。
税收改革的顺利实施,为国家的财政状况带来了显着的改善。国库收入逐渐增加,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此同时,萧宇并没有忘记继续推进财政改革的其他措施。在他的努力下,财政决策逐渐透明化,更多的大臣参与到财政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中来,孙权在财政方面的权力被大大削弱。
然而,萧宇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孙权虽然暂时失势,但绝不会就此罢休。未来,朝堂上还可能会出现各种新的挑战和危机。但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无论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他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奋斗,守护着这片土地和百姓,让朝堂永远保持清明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