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工过程中,小虎采用了先进的微量切削技术和精密测量仪器。他每加工一步,都会用高精度的千分尺和粗糙度仪进行测量,确保每一个尺寸和表面质量都符合要求。为了达到镜面级的表面粗糙度,他还研究了特殊的抛光工艺,通过多次试验,找到了一种适合该齿轮轴的抛光方法。
一旁的同事小李好奇地凑过来,问道:“小虎,这微量切削技术操作起来是不是特别难啊?”
小虎停下手中动作,认真地说:“是有一定难度,切削量的控制必须精准,多一点少一点都可能影响精度。不过只要掌握好技巧,熟悉设备性能,慢慢就能上手。”
小李又看向那台粗糙度仪,接着问:“用这个仪器测量有啥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不?”
小虎拿起粗糙度仪,耐心解释:“测量时要保证仪器和工件表面贴合紧密,而且测量位置要选好,不同位置的粗糙度可能有差异,这样才能得到准确数据。”
经过精心加工和抛光,小虎成功地完成了精密齿轮轴的加工任务,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车间主任过来检查成果,不禁赞叹:“小虎,干得漂亮!这精度和表面质量,太出色了!”
小虎笑着回应:“多亏之前积累的经验,还有大家平时的帮助,我才能完成得这么顺利。”
电工和电焊、气焊的学习同样充满挑战。在车间的一隅,小虎站在电工师傅赵师傅身旁,眼神中满是对新知识的渴望与一丝紧张。面前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种形状各异的电气元件、复杂的电路原理图以及琳琅满目的电工工具,这一切对他来说,宛如一扇通往全新知识领域的大门,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赵师傅看着小虎,神情严肃却又带着几分期许,语重心长地说道:“小虎啊,电这东西可马虎不得,一不小心就会出大事。你得从最基础的电路原理学起,这是咱们干电工的根基。”说着,赵师傅拿起一张简单的串联电路图,开始耐心讲解:“你看,这是电源,电流就好比水流,从这里出发,依次经过各个电阻。每个电阻就像是河道里的水坝,会分走一部分电压,所以总电压就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电压之和。”
小虎听得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电路图,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重点,疑惑地问道:“师傅,那要是电阻的大小发生变化,电流和电压也会跟着变,具体是怎么个变法呢?”
赵师傅笑了笑,进一步解释:“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变大,电流就会变小,电阻两端的电压会相应改变,具体数值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 ,你把公式好好理解下。”
从那以后,小虎开启了如饥似渴的学习模式。他每天早早来到车间,趁着工作还未正式开始,便沉浸在电路知识的海洋里。从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到复杂的混联电路,他逐一攻克。那些抽象的电学公式,像欧姆定律I = U \/ R,起初让他有些头疼,但他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通过大量的实际例子来理解。他把电流想象成水流,电压当作水压,电阻视为水管的阻力,如此一来,原本晦涩难懂的公式变得生动形象,仿佛触手可及。
同事小王路过,看到小虎又在研究电路图,打趣道:“小虎,天天研究这图,不枯燥啊?”
小虎头也不抬,笑着说:“不枯燥,弄懂这些原理可有意思了,感觉自己在慢慢揭开电的奥秘呢。”
掌握了基本的电路原理后,小虎迎来了实际操作的挑战。赵师傅带着他来到一台出现故障的电机前,神色平静却又带着几分期待:“来,咱们今天就修这台电机,先学会怎么判断故障原因。”说着,赵师傅递给小虎一只万用表,详细讲解如何使用它来测量电机绕组的电阻,以此判断是否存在短路或断路的情况。
小虎双手微微颤抖,小心翼翼地操作着万用表,按照赵师傅的指示,将表笔依次接触电机的接线端。当测量结果显示某一相绕组电阻异常低时,赵师傅的声音适时响起:“这就说明这一相绕组可能短路了,咱们得拆开电机进一步检查。”
小虎紧张地问:“师傅,短路一般是啥原因造成的呀?”
赵师傅一边准备拆电机的工具,一边回答:“原因有很多,像绝缘层老化、受潮,或者电机过载运行都有可能导致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