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没有上锁,沈晓玉轻轻打开箱子,里面的东西不多,摆放的很整齐。
最上面是一封信,信封有些泛黄,上面写着“晓玉亲启”。
沈晓玉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信封里是两张照片和两张信纸。
第一张照片上是一家三口。
高大俊朗的男人搂着漂亮的女人的肩膀,一个四五岁粉雕玉琢的小女孩站在他们二人中间。
男人的大手搭在小女孩的肩膀上,锋利的眉眼看向前方,女人眼中的温柔似要溢出来。
这是她的爸爸妈妈。
沈晓玉的手指轻轻拂过他们二人的面容。
儿时的记忆她记不太清了,只记得父母脸上常常带着笑意,二人之间温情互动的碎片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
第二张照片的年份显然更老,相纸都有些泛黄。
是一对夫妻和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一些的是个十几岁的女孩,梳着麻花辫,和沈晓玉有六七分相似,女孩旁边是个六七岁的男孩。
这应该是外公外婆和妈妈,那个小男孩……应该是舅舅吧?
她展开信,钟雅娟秀的字迹展现在她的眼前。
沈晓玉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生怕读的太快漏掉某个字。
“晓玉,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妈妈应该不在了吧……”
她刚读了一句话,眼泪就控制不住地涌了出来。
信件上的文字一下子把沈晓玉拉回了小时候。
那时候虽然奶奶一家对她们不好,但钟雅的脸上总是带着温柔的微笑,好像一切苦难都压不倒她。
他们母女两个缩在小小的房间里,钟雅小声地教她认字写字,给她讲故事。
现在回想起来,钟雅还活着的时候,沈晓玉好像根本没吃过什么苦头,妈妈瘦弱的身影总是挡在她的身前。
“你现在应该长成一个大姑娘了,我们晓玉从小就长得好看又聪明,是不是有很多小伙子喜欢你?”
“不知道你现在有没有找到另一半,妈妈希望你能找到一个真心爱你的……”
沈晓玉好像能想象得到妈妈站在她面前,温柔带着笑意地看着她。
我找到了另一半,虽然没有真心爱我……但他是个很好很好的人。
接下来,钟雅讲述起了当年钟家的遭遇。
钟雅的父亲钟爱清祖籍苏州,家族一直从事古董行业。
钟爱清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大学任教,是考古专业的学术泰斗,同时受家族影响,他还是一个收藏家,在收藏界赫赫有名。
沈晓玉的父亲在任务中牺牲后,钟雅曾带着沈晓玉回到钟家,但没多久钟家就出了事。
钟爱清被人举报盗卖文物,在收藏界和学术界名声尽毁。
在当时,这个罪名足以吃枪子了,是钟爱清的同事和学生多次向上面求情,这才留了钟爱清一命,将他和妻子一起送去西北改造。
钟雅说,钟爱清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做出倒卖文物的事。
钟家虽然近些年地位不如以往,但毕竟祖上曾经显赫过,家里世代都自诩文人雅士,对铜臭嗤之以鼻。
更何况钟爱清热爱文物也热爱考古,怎么都不可能做出这种事的。
之后发生的事更加印证了钟雅的判断,钟爱清去西北前,将钟雅的弟弟钟辰送去远房亲戚家,又多次叮嘱钟雅走远些,去向阳村躲一躲。
这一切都证明了钟家的灾难一定有一个幕后黑手。
钟爱清担心那个幕后黑手会对他的子女下手,才会让他们各自躲起来。
这才有后来钟雅带着沈晓玉到向阳村投奔奶奶一家的事。
上一世,沈晓玉只知道外公家出了事,因为没拿到妈妈的遗书,她一直没有机会知道钟家的事。
这还是她第一次知道外公出事的原委,从钟雅的字里行间能看出来,钟爱清的遭遇应该另有隐情。
但过了这么多年,外公和外婆在气候恶劣的西北能活的下来吗?
沈晓玉在心里暗暗琢磨,上一世自从妈妈死后,她就失去了世界上唯一的亲人。
这一世知道了外公外婆和舅舅的存在,那她一定要找到他们。
她小心地将信件折好放回了信封里,却发现信封里还有东西。
是十几张粮票和肉票。
沈晓玉刚刚忍住的眼泪,又流了出来。
她不知道钟雅在被沈家人严密的监控和折磨下,是如何攒下这十几张票的。
想也知道,肯定十分不容易。
沈晓玉突然从心里涌上一股愧疚。
她拿到这些东西太晚了。
但估计钟雅也没想到,沈家人会在她死后这样对待她的女儿吧。
箱子里剩下的东西,是一些被报纸层层包裹的瓶瓶罐罐,沈晓玉打开其中一个看了看,就又小心包好放了回去。
这些应该是外公钟爱清之前收藏的古董。
看了钟雅的信,沈晓玉终于知道沈家人为什么在自家掘地三尺也要找到钟雅的遗物了。
想来钟雅当年一个养在城里的姑娘,家境不错,就算嫁给沈老三随军,可能也没吃太多苦头,自然没有太多心眼。
可能刚到沈家没多久,沈家人就旁敲侧击问出来钟雅身份不凡,对她带来的东西起了觊觎之心。
好在钟雅聪明,看破沈家人的真实面目后,及时把东西藏了起来。
不然,这些古董肯定留不到现在。
……
这天,杜云山又是天快黑了才回家。
他找到正在厨房里忙活的沈晓玉,说道:“县城的房子租好了。”
沈晓玉没反应过来,疑惑道:“什么?”
杜云山舀了一瓢水,咕咚咕咚喝下去一大半,这才说道:
“你不是要去读高中吗?我把县城的房子租好了,你要带着孩子们肯定不能住学校宿舍。”
“我租的房子很大,住下你和三个娃娃很宽松。”
“这两天房子就能收拾好,趁我还在家,咱们把家搬过去。”
沈晓玉听的一愣一愣的,锅里炒着的菜发出微微的焦味,她才反应过来。
她一边翻炒着菜,一边问道:
“你这些天……是去县城帮我租房子去了?”
杜云山把剩下的半瓢水喝完,点点头,说道:
“对,我还去县城打听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就是县一中,但县一中的高一还有两个多月才开始招生,你可以先看看书本,为开学做准备。”
沈晓玉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她还以为杜云山这些天往外跑是为了工作,原来……竟是为了她上学的事。
杜云山没说的是,他还打听了别的,但那件事没必要跟沈晓玉说。
省得她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