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那所谓的奸臣当道,还不是被李隆基这个昏君皇帝放纵出来的???”
“若不是对方不理朝政,成天贪图享乐,那些奸臣哪里来的祸乱朝纲,迫害百姓的机会!”
“这就是绝大部分汉人皇帝的昏庸之处,他们的王朝也是因此而亡!”
“而朕大清皇帝就不同,绝对不会放下如此愚蠢之事!”
嘲讽的语气在大殿内弥漫,乾隆脸上的表情则是满满的不屑!
对于天幕上的内容,乾隆他并没有感觉到意外的地方。
因为在其看来,这就是汉人皇帝最真实的模样。
若不是这些昏庸无能之君,他们清朝又从哪里能得到入主中原的机会?
另外乾隆他对于清朝皇帝有一种莫名的自信,这自信吃哪里来的也不知道。
在乾隆的自信中。
清朝是不会出现所谓昏君皇帝的,也不会出现杜甫这样的冤枉之事。
“大清得天地眷顾,历代皇帝皆是圣君!”
“那所谓唐玄宗李隆基,说到底也只不过是一昏君罢了!”
“在其手中,唐朝几近灭亡,无数百姓落难!”
“而大清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又岂是唐朝可比的?”
纪晓岚朝着乾隆说出这番话,言语中尽是对乾隆的祝贺。
能够混到这个位置,哪个官员不是人精一样的存在?
说几句谄媚的话,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手到擒来!
…………………………………………
【同年十一月发生了一件改变历史,改变王朝命运的事情!】
【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领大军打着勤王名号谋反,这一场叛乱迅速席卷了整个唐朝天下!】
天幕上出现画面,无数百姓妻离子散,到处都是百姓尸骨!
战火席卷于整个天下,无数城池,变得破损不堪,充斥着战争痕迹。
一团团的火焰燃烧,似乎是要将整个唐朝燃烧殆尽一样
【所有人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整个王朝变得风雨飘渺,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变成什么样!】
【在投奔肃宗的途中,杜甫被叛军俘虏,押送前往长安!】
【若是换成一般人,在这个时候早就内心崩溃,心如死灰了!】
【可杜甫他之所以被称为诗圣,就是因为哪怕在这种性命不保的时候,它仍然时时刻刻担心着国家的命运!】
…………
三国
季汉
“先生,如今天下情况跟这画面何其相似!”
“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路边皆是累累白骨,天下百姓何其无辜啊!”
“奸臣当道,祸害苍生,还请先生出山助备一臂之力!”
“重铸汉室,还天下百姓一个安宁!”
刘备在看到天幕上的景象时,心中满满的都是感触二字。
因为像天幕上这样的情景,在来的路上,刘备他所见太多了。
天下持续战乱已经十几年时间,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百姓死于战火之中,有多少人的家被战火摧毁。
刘备他想要做的事情就是结束这一切。
能够重铸汉室,还天下百姓一个安宁的环境!
诸葛亮听到刘备若翻心里话的时候,内心也是有所被触动到。
虽然没有过多的言语,但其实已经被打动了。
因为对于诸葛亮来说。
这也是他的毕生理想,他也想要,还天下一片盛世。
若非如此的话,诸葛亮他完全可以选择不见刘备,也不用跟其在草庐之间多说一句。
…………
唐朝
“大唐竟然在未来变成了这番模样,这跟隋末景象又有什么区别?”
“甚至在孤看来,这景象远远要比隋末景象更加恐怖和凄惨。”
“这样一来,大唐跟那隋朝又有什么区别?”
秦王府内鸦雀无声,众人都用不同的目光看着天幕内容。
就连一向话多的程咬金,在这一刻也选择一言不发。
程咬金他又不傻,能够混到这个位置的,能有一个傻的吗?
最后还是李世民开口打破了这个尴尬。
李世民他一脸愤怒的看着天幕内容。
他万万没想到,李家子孙在未来竟然会变成这副模样。
当初李世民他们为什么要推翻隋炀帝杨广?
还不是因为其祸害百姓,让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吗?
而如今天幕上皇帝所做之事,跟当初的隋炀帝杨广又有什么区别?
甚至在李世民看来,唐朝甚至会在那天幕昏君的无能之下面临灭亡。
…………
唐朝
“安史之乱,朕的大唐几乎灭亡?”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天幕上的内容绝对是假的,绝对不可能!”
“安禄山他怎么可能会谋反,就凭其对朕忠心耿耿的地步!”
“朕是要成为千古一帝的存在,怎么可能会沦落到天幕上的程度。”
天幕上的内容出现,一声“哒”的声音也同时响起。
只见那所声音来源,正是李隆基手中的酒杯落地声。
看到天幕上的内容后。
李隆基整个人瞬间就傻了,满脸的不敢相信,就连酒杯落地也没来得及反应。
等回过神后,李隆基整个人气的站起来为自己进行辩解!
在李隆基眼中,他是千古一帝的存在,大唐在他的统治之下也是一片盛世啊!
怎么可能会出现造反一事?而且这造反之人还是自己的义子安禄山!
若未来真的跟天幕上的内容一样,那他岂不是要成为遭受世人唾弃的昏君了?
宠幸奸臣,昏庸无道,最后导致国破家亡?
这样的罪名一旦背上,怎么可能洗得清?
李隆基他是不可能接受这个结局的,他不想自己被挂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可即便李隆基嘴巴上再怎么辩解,可他内心已经开始担惊受怕起来了。
万一这天幕上的内容是真的,那自己又应该怎么办?
“来啊,让安禄山一人赴京!”
“朕有事情要问他,只允许他一人来!”
“再让王忠嗣准备好大军,一旦安禄山有什么图谋不轨的举动,直接以谋反灭之!”
…………
北宋
“安史之乱,这就是唐朝的转折点啊!”
“原本那唐朝是何等盛世,可因为一场安史之乱,直接就开始走向下坡路再也没有回到盛世的一日!”
“军镇,节度使一事,更是不知道祸害了多少百姓,延续了足足百年之久!”
赵匡胤看到安史之乱的内容时,忍不住的发出了感慨的声音。
原本唐朝是何等的盛世啊,可到头来却被一一场安史之乱给毁了。
至于那遗留下来的节度使制度,更是影响足足几百年的时间!
赵匡胤他在登基称帝之前,也曾是一方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