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那赵匡胤的死,跟其弟赵匡义应该脱不了关系吧???”
“那赵匡义好狠的心,为了皇位竟然对其亲哥哥动了杀手!”
“若是其兄长赵匡胤不死,他赵匡义哪里来的登基称帝的机会?”
“二郎,你怎么看天幕上的内容?”
那赵匡胤的天幕内容一出现,李渊和李建成的目光看向了李世民。
按天幕内容来看,这赵匡义很有可能是靠弑兄夺的位。
这提到弑兄,那李建成,李渊二人就不可能不想到李世民了。
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中,李世民就是靠着玄武门之变,弑兄夺的太子之位。
所以要谈弑兄,李世民他才是过来人啊。
“依儿臣看来,这天幕内容里还是有所蹊跷的!”
“那赵匡胤一个武将出身,又岂是一个文臣能对付的?”
“若是要用毒的话,难免会出现痕迹!”
“而且这赵匡胤之死,若那赵匡义是主使的话,未免也太急了一点!”
面对李渊和李建成的表情,李世民自然是知道他们这表情是什么意思。
不过李世民并没有将他们的眼神当一回事,也没有什么心虚的。
毕竟自己的玄武门之变不是没有开始吗?所以弑兄的事情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天幕上的李世民,关他这个李世民什么事情?
另外再说回赵匡胤之死一事。
李世民他并没有跟李建成一样,随意就下定论。
毕竟天幕都没有给出结论的事情,李世民他又怎么能够轻易的给出结论?
以赵匡义一个文弱书生的能力,想要对赵匡胤这个有经沙场的武将动手,这难度未免也太高了一点。
至于下毒的话,赵匡胤找赵匡义喝酒是临时起意,赵匡胤也没有提前准备下毒的机会啊。
所以相较于赵匡胤是被人谋杀而死,李世民他更加倾向于赵匡胤应该是死于意外。
那赵匡义就是运气不好,赵匡胤他刚好死在了跟赵匡胤喝酒的第二天晚上。
…………
北宋
“赵匡义,你给朕好好解释一下天幕上的内容!”
“为了登基称帝,你竟然能做出手足相残的混账事情?”
“是朕没有看透你啊,你可是朕的亲弟弟啊!”
“原来你身上的这个皇位,就是用这种办法才得到的吗?”
随着咔嚓一声,赵匡胤他竟然活生生的捏碎了手中玉斧。
他双眼狰狞的看着天幕内容,咬牙切齿的说出口中这番话。
在天幕内容出现之前。
赵匡胤他虽然内心已经有所预感,但一直在尽力避免自己往弑兄夺位这方面想。
因为这赵匡胤可是自己的亲弟弟啊,是自己相依为命的亲人啊。
赵匡胤他不愿意相信天幕上的内容。
他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亲弟弟,为了皇位,竟然能够对自己这个兄长下手。
此刻的赵匡胤突然发现自己好像看不懂赵匡义了,对方的身上似乎是蒙了一层雾一样。
如果赵匡义不能给出一个合理解释的话语,那赵匡胤他今天就要大义灭亲了!
“兄长,臣弟愿意拿性命发誓啊!”
“天幕上皇兄之死,跟我赵匡义绝对没有一点关系!”
“臣弟是想要得到皇位,可那也要等到兄长不在了才行!”
“臣弟不是这么弑兄的畜牲,而且臣弟怎么可能会是兄长的对手!”
“如果臣弟真的要对兄长动手的话,那怎么会选择在如此近的时候?这不是明摆着让让怀疑臣弟吗?”
赵匡义他心中最为敬仰的人,一直都是自己的兄长赵匡胤。
如今在看到赵匡胤逝去的天幕内容时。
赵匡义当场就露出了伤心的眼泪,声音也变得撕心裂肺般的煎熬。
他用沙哑的声音替自己辩解,他想要证明自己在未来绝对不会对赵匡胤这个大哥动手。
而且那天幕上的内容,在赵匡义看来是漏洞百出的。
如果自己真的要杀兄长赵匡胤的话,那自己有的是时候
自己为何要挑二人独处之时动手???
第一天一起喝酒,第二天兄长就意外死亡了,没过多久自己就继位称帝了?
如果这事情真的是自己干的,那自己未免也太明目张胆了一点!
赵匡义承认他对皇位有想法,但要争也是在赵匡胤死后的事情了。
将内心的所想所感说出来后,赵匡义摆出了一副任凭赵匡胤处置的态度。
他已经将话说完了,赵匡胤信不信就不是他能做主了!
面对赵匡义的这个解释,赵匡胤他也陷入了沉思中。
他也知道赵匡义是自己的亲弟弟,是不可能会对自己动手的。
可天幕内容就摆在眼前,其中的疑点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老二欺负自己儿子继位的事情,也铁铮铮的放出现在天幕上。
光靠这一点,赵匡胤就不能轻饶了他。
赵匡胤他之所以现在还没下决心,就是在等接下来的天幕内容出现。
他想通过天幕内容看看自己的这个弟弟,在登基之后能否成为一代明君!
如果能够成为一代明君,那赵匡胤他也就心甘情愿的认了。
可如果是一代昏君的话,那赵匡胤也就不会犹豫了。
…………
南宋
“太祖之死,只不过是因为一个意外罢了!”
“那些所谓的流言蜚语,都是有些人之举罢了!”
“太宗乃是一代明君,怎么可能会做弑兄之事!”
“而且如果没有太宗的话,也不会有朕了!”
赵构看到赵匡胤死去,赵匡登基的内容时,连忙给自家老祖宗辩解起来。
无论赵匡胤的死是意外还有被害,在赵构心中都只能有意外这个选项。
如果赵匡胤的死跟赵匡义有关系。
那身为赵匡义后代的赵构等人,不就是要背负弑兄夺位的骂名了?
即便为了自己不要遭受那样的骂名,赵构他也要想尽办法的替赵匡义辩解。
赵匡义这个太宗就必须要是明君,他也只能是一个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