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刘禅和赵云的名字一起出现在天幕!”
“这二人还真的是一起杀的七进七出,如果没有刘禅的话,赵云他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刘禅:我和子龙叔当年在嘎嘎乱杀!”
“区区数千人?我有子龙叔在!”
“一骑当千,万夫莫开!!!”
“一片赤胆平乱世,手中长枪定江山!”
“带个刘禅杀数千人,这事情就是真的离谱!”
“刘禅:来个示范,二打五千!”
…………
唐朝
“武艺无双,忠心不二!”
“那赵云既是一虎臣,也有治国之能,只可惜未能彻底施展!”
“若是所遇敌手不是魏武的话,这天下或许真让刘备统一了!”
“可惜了,当时群英荟萃,不知有多少豪杰啊!”
李世民他武将出身,看到天幕上赵云威武不已的样子时,言语中就尽是对其的赞叹。
那赵云光是武艺非凡,而且最关键的还是对刘备的忠心耿耿。
对于武将来说,武艺是一码事,忠心耿耿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有哪个皇帝会不喜欢忠心耿耿的武将?即便对方的带兵打仗能力差一点也无妨。
另外在李世民看来,这赵云其实也是有治国之能在的。
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那赵云一直没有机会进行展现。
想到这里,李世民他脸上就浮现了丝丝惋惜。
其实李世民认为刘备是有机会统一天下的,只可惜他所遇到的对手是魏武帝曹操。
但凡那刘备的对手换一个人,如果是换成赵构之类的存在,这天下早就让其统一了。
对于群英荟萃的三国时代,李世民心中还是颇为向往的。
关羽,诸葛亮,曹操,赵云,刘备,这都是何等响亮的存在啊。
李世民他想知道如果自己出现在三国的话,那会获得什么样的成就,是否有机会能够统一天下?
…………
明朝
“妹子,咱看这天幕上的赵子龙,怎么跟咱家的文忠有点相似啊!”
“论年纪,文忠远比赵云年轻,至于武艺那也不相差!”
“哈哈哈哈哈哈,文忠就是咱大明的子龙啊!”
朱元璋他双眼微微眯起,看着天幕上的赵云,心中就生出了一股熟悉的感觉。
看着那赵云的样子,怎么感觉跟自己的侄子李文忠有些许相似的地方啊。
自家侄子李文忠跟这赵云一样,同样都是一个白面小将,而且武艺皆是不凡。
另外单论年纪的话,李文忠甚至要比赵云年轻许多。
那意气风发,在战场上杀个七进七出的样子是何等的相似?
想到这里,朱元璋他就笑了出声,来自家侄子不就是明朝的赵子龙吗?
“重八你别说,我看着也有几分相似!”
“咱家文忠就是大明子龙!”
听到朱元璋的话时,马皇后当场眼前一亮。
若不是朱元璋的提醒,马皇后一时间内也想不到有这个相似之处。
可如今一想,确确实实有许多相似之处存在。
……………………………………………
当赵云的名场面内容结束之后,历朝历代之人的目光还是聚焦在天幕上。
在这些人的目光之中,要属武将的目光最为渴望和激烈了。
毕竟有哪个武将,能够拒绝的了自己的名场面出现在天幕上·
就如项羽二十八骑冲十面埋伏,就像刚才赵云的单骑救主!
一想到自己可能也会有这种名场面,那武将们的肾上腺激素一下子就涌上来了。
相比较于文臣可以凭借诗词歌赋留名,武将留名的机会明显是要小上不少。
如果武将的名字能出现在天幕上,那留名青史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一道耀眼光芒闪过,天幕上出现了新的内容。
【离谱名场面——吕布!】
…………
楚汉时期
“项羽?这是何人!”
“为什么孤看到这人的名字,心中会有些许的期待?”
“这莫非也是一员武将?他的名场面又是什么?”
看到吕布的名字时,项羽他竟然感觉到了一股莫名的期待。
爱心的第六感似乎是在告诉项羽,这吕布身上会有些许跟他类似,能让他感兴趣的事情发生。
…………
三国
东吴
“吕布?他的名字凭什么能够出现在天幕上?”
“这就是一个三姓家奴罢了 有什么资格出现!”
“背信弃义的小人,当要受到天下人的唾弃和不耻!”
“他的名字就算是出现在天幕上,也是要被天下人所不耻的。”
孙权在看到吕布的名字出现在天幕上时,一时间的反应是诧异和震惊。
毕竟在孙权他的认知中,吕布是没有资格出现在天幕上的。
反应过来后,言语中尽是对吕布的不屑和嘲笑。
他对吕布最大的印象就是背信弃义,无耻的三姓家奴。
对方一口气背叛了丁原,董卓二人,这种行为自然是要被天下人唾弃的。
像吕布这样的三姓家奴名字出现在天幕上有什么意义?他又会有什么好的东西存在?
令孙权感到如此不耻的气愤的原因,还有一个关键的。
那就是孙权他自己的名字还始终没能出现在天幕上,他一直都在期待自己的名字出现。
自己的名字都还没有出现,吕布他这个三姓家奴的名字凭什么出现?岂不是侧面证明自己不如吕布?
为了安慰自己,孙权只能认为那吕布的内容就算是出现,也不会是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