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天幕之下的人们都以为随着这三道送分题一答完,马上就是未来的新太子、燕王朱棣上天问答之时,天幕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本时空加入崇祯十二年问答。特别说明,本时空一百六十九位答题者需要参加崇祯十二年的答题,但崇祯十二年答题者不得参与洪武十四年时空答题。】
【注此条仅洪武十四年时空之人可见,崇祯十二年时空不知道洪武十四年时空的人再看着他们....】
“啥,崇祯?就是咱那个上吊的子孙?”
老朱一听到这句话,立刻又从刚刚坐好的龙椅上蹦了下来,就连让自家老四准备上天问的那些题的答案都不再关心了。
“咱到要要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子孙,居然将咱的大明给败光了,是秦二世,还是杨广....”
其实老朱更想知道这个崇祯到底是谁的后代?
那样,他就可以确定无疑的清楚靖难的明成祖到底是不是老四了?
虽然他现在已经猜出了八九分,但到底还心存侥幸.....
--
随着天幕说完,一道有关崇祯十二年,崇祯皇帝的一天生活出现在了大明洪武时空君臣子民的眼中.....
--
“陛下,马上就是三更天了。您怎么也得睡一会儿,五更天就要上朝了.....”
天幕中崇祯还没出现,先出现了大太监王承恩的身影。
随着王承恩的声音,与南京太和殿几乎样式差不多的一座皇宫大殿也出现了。
只见一个身穿皇袍的中年男子在奋笔批改着奏章,根本没理王承恩要说的话.....
见此情境,那个王承恩似乎一点儿也不奇怪。从地上爬了起来,再一次来到了大殿外。
此时,只见外面等候着更多的太监.....
“王公公,陛下还没有休息......”
“这可怎么行啊!昨天陛下就忙了一整天了,这已经是十天了,陛下最多的一天才休息三个时辰,这样下去......”
说话间,那个太监眼泪已经要掉下去了。
“曹公公,万万不可如此。我大明难得出了如此一个勤奋的皇帝......”
王承恩连忙阻止了这位曹公公的话语。
“是啊,说一句对列祖列宗不恭敬的话......我大明到现在已经二百七十年了,能够如此勤奋者除了太祖爷,也就当今皇帝了。至于嘉靖、万历......唉”
说话间那位曹太监脸上既是心疼又是自豪......
--
“啥 ,这是咱的子孙......你说这是亡国之君?”看到这里,如果不是那两个太监再故意做假,那么朱元璋简直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是啊?如此勤奋之君居然是亡国之君,宋先生教过儿子二十三史,简直是闻所未闻?”
“凡是亡国之君,要么已经成了他人傀儡,要么就是嬉戏玩乐、不理朝政。如果真如天幕所说,只要有一半那么勤奋,都是成不了亡国之君的?”
就连一旁的朱标也以为自己听错了呢?
“或许是因为......”韩国公李善长也深深怀疑了起来,“这应该是一代明君才对啊?”
“可这上面提到了万历,没错啊。天幕前面已经说了我大明到万历的子孙也就结束了?”
--
就在洪武十四年时空的人们纷纷发起怀疑之声时,天幕中有关崇祯十二年发生的事情继续播放着.....
“王大伴.....”随着殿内身穿黄袍的崇祯发出了声音,王承恩又迅速出现在了大殿内。
“那个田国丈送来的陈圆圆已经在宫中呆了半年多了吧?”
---
随着崇祯一说话,朱元璋、李善长等人如同恍然大悟。“难道这个陈圆圆就是未来大明的杨贵妃,红颜祸水......”
“禀告皇上,她的确已经来宫中已经半年多了。奴才这就安排他来服侍陛下?”
那个王承恩突然间如同自家的猪突然要拱白菜一般,面露喜色。
“朕一心忙于国事儿,那有什么闲心看她一眼啊?”那个崇祯甚至连头都没抬,仍然在批改着案几前如山的奏章。
“你将她给送回陈府吧。朕没有碰过她,就让田国丈好好给他找一个好人家嫁了吧。别让她在宫里耽误了。”
--
“这.....这....这.......”秦王朱樉已经惊呆了,“一个男人,还是一个皇帝,居然会关心一个半年都没碰过的女子,让人将她送出宫去,嫁人?”
“这是一个帝王应该干的人吗?至少本王,还有父皇是干不出来的,要不然,那个蓝玉只是强了蒙元皇后就死罪一条......”
“也许是因为这个女子不合崇祯心意吧?”一旁的晋王朱棡再一次小声跟着刚刚坐回来的燕王朱棣小声嘀咕着。
“只是既然国丈亲自送进了宫中,那就是为了皇后固宠的,怎么可能不是美艳天香呢?”
--
“也可能这个田国丈未必是真国丈吧?”
此时的朱棣虽然明知道天幕中正在讲的是陈圆圆,但却不敢多说一个字。否则不免让人怀疑他怎么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
【陈圆圆,有明末第一美女之称。后世之人专门作了一首圆圆曲来称颂她的美貌,其中两句是“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来形容她的倾国倾城之貌。】
【崇祯年间,她曾经被田贵妃之父送入宫中,但整整半年,崇祯皇帝一直忙于国事,根本未曾理睬这个绝世美女,最终将其送回田府。】
【然而,这绝不是陈圆圆传奇的结束,而是她一生传奇的开始......】
“难道咱这个子孙天生不喜女色,还是......”
朱元璋虽然是开国之君,且有马皇后这个有史以来地位最稳固的皇后,但是后宫女人可不少。
既有臣子们献的,同时也有打仗时候俘虏的,甚至包括陈友谅、张士诚的后宫,也一并同江山一起接收了过来。
.....
“不过就算崇祯没有子嗣,那也可以过继一个啊?总不至于......”
由于不知道崇祯到底是哪一年亡的国,有些臣子已经开始猜测是不是因为皇帝没儿子,后世又来一出靖难之役,才导致的大顺军、女真兵入主中原的。
显然,天幕中崇祯的表现,已经让他们对大明灭亡这个事实都产生了怀疑,更别说崇祯上吊这件事儿,在他们心中,亡国之君绝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