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终于引来了大祸……】
天幕场景跳到了荆州,只见一座庄严的府邸上挂着“湘王府”牌楄,锦衣卫正将其团团围住,准备破门而入……
“湘王,这不是柏儿的封号吗?这些叔叔们中,就他最喜欢天天带着允炆玩儿……”看到这一场景,就连傻子都知道要发生什么了,就别说太子朱标了。只是事情远超他的想象......
就见天幕转眼就到了府中,湘王朱柏与王妃端坐在正殿之中,周围堆满了木柴还倒上了油脂。
“啊!”就在殿里殿外的一片惊叫声中,只见火光突然亮起,转眼间湘王与王妃就被火光团团围住……
“混蛋,我现在就去摔死他……”太子朱标突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就要冲向外面,就在这个时间突然间再一次头晕眼花……
就在太子朱标又一次要摔倒之时,一直跟在后面的小太监们忙将太子扶住,就在刚才因为太子摔倒在了地上,已经足有五六名太监被打死了。
天幕再一次跳转到了南京的紫禁城中,此时的大殿正是众人所处的大殿,但是大殿中的皇帝则变成了一个年轻的皇帝,显然他就是未来的二代皇帝朱允炆了。
“你们告诉我只是将湘王软禁起来,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只见朱允炆将一个砚台拼命地砸向了宝座前的大理石上,一边训责着那张一看就是太子宫侍读黄子澄的脸,只是头发也变白了,脸上也有皱纹了。
“黄子澄这家伙升得好快啊,这是二品的官服啊?”殿外躲他们三个的官员们小声议论道,自从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二品已经是朝廷实职官员的顶点了,至于一品也只有身为太师的韩国公李善长才有这个资格。
“一朝天子一朝臣嘛?他们本是为太子准备的潜邸官员,这回便宜给二帝了。就不知道成祖以后要怎么收拾他们?”另一个四品大臣小声说道。
“还用成祖,恐怕太祖这一回都饶不了他们三个了。”刚才发言那个臣子酸溜溜地说,对他而言如果真能穿上二品官服,死了也值了。
“陛下,削藩势在必行,岂可因为湘王以死相逼就中途而废!”随着这话从天幕中一传出来,黄子澄突然瘫倒在了殿外的大理石上,刚刚得到了一个投票的机会,他还以为自己有了一个意外的惊喜呢?却原来是送命的啊……
而随着天幕中齐泰说出:“湘王自绝于祖宗,当废为庶人革出宗谱……”
齐泰还没等如黄子澄一般瘫倒在了那里,已经被两名急于表现的低级太子宫文官狠狠地推倒在了地上,一边用拳头打向他,一边骂道:“你这个奸臣,让你陷害湘王?”
“将齐泰、黄子澄两个人先押起来,等咱看完天幕上的预示再做处理!”虽然火冒三丈,但已经经历了太子“早逝”打击的明太祖朱元璋反而清醒了起来,既然朱允炆因为削藩被废,后面又出了成祖,那就没有坏到哪里。
就在众人打算继续向下看时,天幕中播放的内容就突然结束了……
看到这里,朱棣长长出了一口气,这是那张避难符的功劳啊?否则下一步,就应该是自己在北平发动兵变,奉天靖难了。
虽然有了前面的铺垫,自己罪责要小了许多,但前面的一切忠臣人设也就完了,而且从父皇母后到最低微的臣子们也会猜到那个成祖十有八九是自己——“毕竟都举兵了,再不称帝,谁是傻子啊?”
【本次选对者共计138人,“意外惊喜”奖项已经发放,请查收】
虽然天幕中的冰冷声音本应该令人欣喜若狂,但本来能够坐到有投票权这个位置的人都是经历大风大浪的,再加上刚才都已经被天幕上的场景给吓呆了,谁也没注意其他的东西,所以整个大殿前几乎鸦雀无声,除了太医们正在抢救太子的声音。
“咱总不能因为他们以后犯的事儿,就罚他们吧?”老朱虽然也收到了一个意外惊喜,但却一点也不开心,他走到殿外,看着脑袋被按在大理石地砖上的黄、齐二个,随口说了一句:“革除他们两个的功名,追夺以往豁免的钱粮,终生不得录用!”
听着朱元璋的话,黄、齐二个还一脸衰败,光这个钱粮就足够他们家族破产的了。
只是这时候脑子中响起一个声音“本次意外惊喜已经使用……”
黄、齐二个被拉出皇宫之时,脑子仍然是空的,他们永远也不知道,天幕奖励给他们的避难符不仅救了他们两家成年男子一命,也避免了女子以及子孙后代永远沦落为贱籍。
而与此同时,在朱棣的脑海中,刚刚少了一张的避难符又恢复到了两张。
【大明历史知识测试第九题:以下哪一个不是后世对大明二代皇帝朱允炆下落有关的传说?】
【A掉落在玄武池中淹死;b葬身于皇宫火海之中;c出家为僧,云游四方;d被成祖所弑】
【特别注意本次为必答题,不选立死无疑,故意选错扣除性命一个月】
随着题目刚一出来,朱棣刚开始有一些迷茫,这四个选项中明明只有第一个是正德那个倒霉孩子的死因啊,怎么?
突然间他又看到了再一次挂在天幕上的题目,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选择一个错误答案啊?”
“死了好,死了好。老天有眼啊!让他早点死了,否则我大明真得二世而亡。当年秦始皇帝一死,二世胡亥就杀尽自己的兄弟姐妹二十多人。这个允炆就是我大明的二世.......二虎,你去做,不要让太子动手了?”
老朱趁着太子朱标刚刚清醒过来,正打算挣扎着继续奔回太子宫之时,突然对着廖二虎吩咐道。
虽然他可以当着大家面以“不能因为未来发生的事情处罚”而饶过齐泰、黄子澄二个人,但摔死朱允炆那是自己的家事,但却只能自己这个做皇帝爷爷的去做,不能让太子背上这个恶名。
“好了,大家说,这个该死的孩子历史上会是一个怎么死法,是水淹、火烧还是被自己兄弟杀了?”出家为僧这个选项,老朱根本就没想过——他自己就因为当不下去和尚才参军造反的——而且他也没有注意这个题目要人们选择一个错误的,只以为是这三个选项中的一个。
其实整个大殿内外几乎所有人也都是这么想的,包括脑子清醒的李善长也是如此想的,但万万没想到,就因为如此,居然就让他给蒙对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