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那个高丽人没有得到任何肯定回复,反而天幕当着全天下人被骂了一顿,甚至连高丽人都看得的。
天幕上的最后一个机会终于还是给了老朱家,这一次上天提问的是朱棣。
也正因为他一出现在天上,大明时空的人都振奋了——
这毕竟可是未来将要马革裹尸、封狼居婿的“大忠臣”啊!当然,现在燕王已经被“原”太子朱标推荐为了新太子,那更是......
反正一句话,此时朱棣在大明的人气绝对要比老朱还要高.....
当然老朱现在还没有体会到,毕竟他现在在太和殿中。全大明差不多的明白人都集中在了太和殿这里,但也仍然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意识到了问题可能出在了哪 里?
尽管如此,但由于历史惯性,太和殿这些人对于朱棣还没有产生什么敬畏之心......
毕竟他们大多是刀山火海中杀出来的,要想让他们心服口服,可不是光说几个口号或者未来如何如何就可以的。
别说一个朱棣了,就算老天爷亲自下场,也得真刀真枪来一场才行。
【鉴于你未来的功绩与身份,本天尊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第一个是直接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走人;第二个是本天尊这里有十个问题,你答对一个,本天尊回答你一个问题。你选哪一个?】
作为穿越者的朱棣本想说:“我选第一个?”
他非常害怕这十个问题中会涉及到朱棣未来什么事情,比如靖难之役、成祖其实就是他朱棣之类的。
虽然老朱已经觉察到了未来的可能性,但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没有觉察。
而就以老朱来讲,心里知道,与全天下都知道,结果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自己知道,或者只自为只有自己知道,老朱鉴于老大活不长,也就默认了。
但如果全天下都知道了,那老朱脸上可能真就挂不住了。
----
只是朱棣嘴里的“我选第一个”吐出来的却是“我选第二个”。
看来天幕得意的样子,朱棣就明白,自己被祂给算计了。
“不过十个问题就十个问题,我一个穿越者还怕答题吗?”
“大不了就让全大明的人都知道,我在未来的‘丰功伟绩’,还能咋地?老朱能拿棍子打死我,还是能拿刀子捅了我?”
---
【第一题:如果你当了皇帝,你会封你大哥朱标为什么王,封地在哪里?】
随着天幕中第一个问题一出,整个大明都关注着天空,这其中尤其以老朱最为关注——
毕竟大儿子皇位都没保住,那么下面如果这个老四不把他大哥安排好了,等他一下来,少不了一顿收拾?
“如果父皇允许我继位,那么我就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
“然后按您评价父皇功绩中所说的‘天子守国门’,让我的子孙后代为大明守卫北方国门。”
“胜则进击辽东、草原、西域,为大明开疆扩土,不成则死守北京,拒敌于国门之外。”
朱棣有些激动地说着话,没有一点老朱与朱标那么闲庭逸致。
毕竟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在全国人民关注下,来解答问题的场景。
但仍然将自己或者说未来永乐大帝的选择说了出来......
“至于太子大哥,就请他守南京,为我督运粮草......”
话说到这里,朱棣的语气突然加重了三分.....
“不管我是燕王,还是皇帝,我都是大哥的征北大将军!”
---
随着朱棣用尽全身力气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天幕之下已经是一片万岁之声。
就连老朱也很感动,毕竟太子朱标虽然没了皇帝之名,但有皇帝之实也总比作一个闲职藩王强。
至于会不会因此而导致将来发生冲突,老朱才不害怕呢?
在他眼中,太子朱标只是命不好而已,论能力可要比老四朱棣强上百倍。
就算朱棣不在天上这么说,今后老朱也打算将大明实权给大儿子留着,让老四朱棣只当一个名义上的皇帝?毕竟一个皇帝的承诺是不算数的,绝对没有在手的权力更可靠?
【你还没说你封你大哥为什么王,封地在哪 里?】
天幕有些冰冷的话语警告着朱棣,那意思是你别给我打官腔,直接回答问题......
【封何王由我父皇决定,但不管封何王封地都在南京城。】
这一次朱棣不再装逼了,直接了当地回答了起来。
只是朱棣这话传到天幕下,除了老朱最开心。
大明天下很多人却皱起了眉头,感觉这给大明的未来似乎埋藏了什么隐患......
----
“我当劝太子不要接受这个权力与封地.....虽然太子与燕王兄弟情深,但二三代之后难免产生大祸?”
已经走到礼部门口的方孝孺心里暗自思?。
作为一个儒家学者,他并非天然的太子党或者未来的建文党,而是皇权的维护者,谁当皇帝维护谁。
当然这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必须得是合法继位的,比如那个成祖就不算。
虽然方孝孺心里明白成祖十有八九就是燕王朱棣,但他的内心却跟已经猜出真相的人一样在欺骗着自己。
---
“等燕王继了位,这个成祖庙号绝对不能再用了。”
方孝孺暗自下了决心,如果以后自己或者自己的弟子碰到议定燕王朱棣庙号之时,要坚持反对这个成祖的庙号。
“我觉得如果燕王不出杨广那样好大喜功、破国败家的行为,那么一个太宗还是当得起的!”
“对,就是太宗才最合适,成祖简直就是......也真不知道朱高炽那个小胖子怎么敢给自己父亲起一个成祖名号,这不是成心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父亲得国不正吗?”
一想到了这里,方孝孺的步子更快了,他得尽快在礼部安排好一切,尽快去江西将南?传人册封为延圣公,然后回到南京力劝太子朱标,甚至现在正在兴头上的朱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