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松锦大战播放完毕,天幕并没有结束的意思。
这是因为洪武时空与崇祯时空并不是同步的,洪武时空的天幕是晚上开始的,而崇祯时空的天幕则是早晨开始的,至于为什么这个样子?
还不是因为崇祯时空已经失序了,不在早晨开始,可能晚上崇祯都凑不倒那么多人在紫禁城里了。
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找遍崇祯时空的每一天,也就只有这一天的早晨,正好是洪承畴在北京紫禁城大殿参加朝会的时机。
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连累着洪武时空的朝臣们得继续熬着——
无论是燕王朱棣,还是燕王妃已经三个晚上都没回王府了,至于那两个小王子,到是没有必要担心,一个王府王子身边至少也有几十人.......
-
【大明崇祯历史知识测试第七题,洪承畴降清后,都发挥了什么作用?】
-
随着这道题一出,崇祯时空的人们又一次关注了起来,毕竟历史上战败被俘投降的人,总是有情可原的,但关键是要看他能来否作得到徐庶那种身在曹营心在汉。
【A不发一言,不出一策】
【b不做不利于明朝故主之事】
【c积极剿灭明朝残余势力】
【d以上都不是】
-
“虽然咱很想选第四个答案,但是前三个是互相矛盾的,所以第四个答案就一定是错的?”
早说了不想再理天幕的朱元璋又回到了大殿外,虽然当初他的决心很坚定,但说话要是算数,就不是他朱元璋了。
-
“老李,你怎么看?”这一次老朱出人意料地没有问自己的四儿子,或者是他已经在心里想清楚了,事情到了这一步,反正老四这个皇帝似乎做得还不错。
“哪怕最后亡国,但也不算太丢人。更何况,北京亡了,不是还有南京他大哥那一脉吗?”
“咱还真想看一看,老大的后代在南京搞得如何?”
虽然老朱并没有什么把握,毕竟二百六十年后的太子朱标后代还剩下多少本事,老朱一点把握都没有......
--
“上位,我是这么看的,如果选第一个的话?那么第二个答案同样也是正确的,所以第一个一定是错误的......”
“天幕上已经讲了,明灭之后,还出现了大顺李自成,大西张献忠,这两股势力恐怕是要靠洪承畴来平定的.....”
“毕竟洪承畴前面已经说了,他将这两股势力打服了之后,才去出征跟清军皇太极作战的。”
“所以正确答案只有第二个或者第三个,至于哪一个正确,还真说不好?”
李善长摇了摇头,发出了一股来自内心的苦涩。作为文臣与功臣,他内心是希望第二个答案正确....
但同时他也明白,人一旦失了节,所做所为,就可能会失去控制,正因为是前朝故主,杀戮得可能更过份。只是这一点,他不能跟老朱去讲,毕竟臣子与君主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
“洪承畴,他毕竟也曾经是大明臣子,他会不惜余力对咱的子孙后代下手,就不怕留下骂名吗?”
天幕下的朱元璋与崇祯几乎同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这种疑问甚至连满清的皇太极都在怀疑,甚至在他看来,只要洪承畴帮着他的大清入了关,剿灭李自成、张献忠就已经很够意思了,也对得起自己头上这顶绿帽子了。
--
“看来以后咱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洪承畴啊!”天幕下躲在商洛山的李自成对着终于恢复过元气的刘宗敏说道。
“是啊,咱们起兵十年,就是这个洪承畴最狠,潼关一战,咱们老八队被打的只剩下十几个人。这还是碰到了崇祯这种皇帝,要是碰上了满清,他们可正是刚刚建国,风头正盛。”
刘宗敏叹息了一声,本来他以为自己是闯军的千古罪人,甚至下定了决心,再想女人就把自己给阉了。
但现在看来,如果有洪承畴这样的“明臣”带路,恐怕他们大顺军失败只是早晚的事儿。
--
“所以老李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千万别去北京城,河南也好,陕西也好,打下一块地盘好好经营几年,等兵强马壮了,坐观崇祯在北京城与满清拼个你死我活,就行了。”
天幕下的张献忠发出了自己的见解.....
“所以我们不能再向以前那么打下去了,得打下一块地盘......”
“老徐,你说咱们起兵向哪里.....是好?”
--
“陛下,既然要远离明清混战,坐山观虎斗......那就学一学刘备、诸葛亮,拿下川蜀之地,然后北上汉中,趁着崇祯松锦大战元气大伤,再北上夺取汉中,西安。这样.......”
徐以显抚摸着胡须,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此时他觉得如果再有一把扇子,那就更妙了。
-
“只是徐军师,天幕上都讲了,洪承畴出关必败,崇祯还能那么傻逼......”一旁的张定国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就算不出关又能怎么样?等锦州一丢,满清大军就将前锋推到了宁远、山海关了。到时候,洪承畴?崇祯一定不敢再用了,剩下的明朝能打的,也就是杨嗣昌,还有卢象升、孙传庭了。”
“哦,俺老张给忘了,卢象升去年跟多尔衮打仗时,战死了。那就只剩下杨、孙两个货色了?”
“到时候,崇祯就只能一边稳定运河,保证南方粮食可以运到北京,一边将这十三万大军集中到山海关、宣府、大同一线,如此还能保得住河北、山东、山西。剩下的地盘,就是我跟老李的了?”
张献忠胸有成竹地说道。
-
“只是如此一来,就便宜了满清,只是俺们已经投降过一次朝廷了,朝廷并不真心对待咱们,否则咱们未必不能帮着朝廷去抗清,毕竟这满清毕竟是胡虏......”
听着张献忠的话,他的手下都同样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虽然民族大义在那里,但是以他们的见识,恐怕朝廷并不会真心招安他们,就算他们宁肯去作抗清的炮灰,崇祯还要担心给皇太极送刀子呢?
毕竟真正吃官饷的明军投降的都比比皆是,何况他们这些天生造反者呢?
-
【一炷香时间到,请尽快选题】
随着天幕的催促之声,无论是洪武时空还是崇祯时空,绝大多数人都将答案选择了第二个。
就连已经两轮没投的洪承畴也投了第二个,因为他已经发现,就算自己不投,也没有用——天幕只会将最正确的答案替自己给选了。
虽然他自己知道这并不是自己的想法,但天下人并不知道啊?甚至以为自己就是这样选的呢,与其如此,还不如真正选一个,无论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