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历史竞猜第十七题:李自成在撤离北京一年后就迅速败亡,但有关其本人最后下落有多种说法,以下哪一个不是李自成结局有关的传说】
【A在九宫山被打死】
【b出家为僧,继续操纵大顺军余部抗清】
【c被吴三桂凌迟处死】
【d染病身亡】
“果然是一个流寇,成不了大事?”
崇祯在天幕下吐槽了一下李自成,却同时自嘲起了自己居然让这样一个家伙给逼死了。
--
“你们猜一猜,这个老李哪一种死法?”
张献忠看到李自成这么快就死了,简直比喝了三伏天的冰镇蜜水还开心。
“这一回我老徐可以肯定‘第三个被吴三桂凌迟’是假的。”徐以显摇动着脑袋说道。
“徐先生说得有道理,如果真是被吴三桂凌迟了,那就会光明正大地公开出来,就不会再有另外三个传说了?”
张可望、张定国两个义子几乎同时支持了徐以显的说法。
“是啊,这么简单的问题,难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答错了?”
就当张献忠吐槽着其他人谁选错谁是傻逼之时,跟崇祯皇帝一起喝酒的陈圆圆就答错了。
--
“这个女子果然有点心计,难怪吴三桂为她冲冠一怒,只是朕又有什么可顾忌的,朕五年后就亡国了,朕何必想那么多呢?”
陈圆圆这种扬州瘦马般的小聪明,自然不能瞒得过崇祯。
然而,当初设计这一套手段的人却早知道这种结果。
这本来就是故意显示出一点小聪明,但又让人一下子猜透,反而让恩主误以为这个女子心机浅。
显然在朝中一直被大臣们欺瞒的崇祯没有经历过这种小聪明的女子,他很快就沦陷在了陈圆圆的温柔乡中。
他也不想一想,刚刚进门之时,那么多奖品,这个女子的聪明可不简单。
当然就算崇祯猜到了又如何,反正此时他的脑子中,就是江山只剩下五年了,不妨及时行乐。
此前,他也想过,只要这十三万大军不去锦州,江山还能保得住。
但现在他却突然发现,这世间可能对他最危险的恰恰是这十三万大军。
如果不能及时凑集到粮饷,那么这十多万人一旦造起反了,可要比张献忠、李自成更可怕。
“现在朕总算明白为什么,两年后朕一直催着洪承畴向锦州进兵了?原来最大的祸害已经到了朕的身边?”
就在这一瞬间,崇祯恶向胆边生,一个以恶制恶的想法出现在了脑子里。
--
“老刘啊?你说朕怎么死。”喝多了的李自成舌头也大了起来,一边穿上盔甲,一手拿刀乱舞。
“朕、朕、朕,狗脚朕……”刘宗敏也穿着一套盔甲,拿着一根钢矛跟着李自成对打了起来,一边还骂了这位老兄弟一句,就如同两个小孩子间玩打仗游戏一般。
“你老刘别说我,我估计那个凌迟绝对不会是我,但十有八九是你老刘,就冲你老刘抢了吴三桂的女人,哈哈哈?”
随着李自成那爽朗的笑声,整个李家寨中也是一片欢腾之声。
这帮闯营的老兄弟们现在已经从天幕中的惨剧中摆脱了出来,在他们看来,本来就是烂命一条,能上北京城走一遭也就值了。
--
【有关李自成死因有多种说法。其中,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李自成死于湖北九宫山,而这种说法又有两种死法,一种死法是被地方乡兵给杀死了,另一种死法是被一个农夫用锄头给打死……】
随着这两种死法一说出来,就连最乐于看着李自成倒霉的张献忠都有点出乎意料了。
“咋,老李让一个乡民给打死了,这也实在是……”
张献忠还没有继续说下去,天幕中继续解释道……
【另一种说法是李自成出家为僧,继续领导大顺军进行抗清运动】
【在李自成死亡消息传出后,李自成 手下在李过、郝摇旗的率领下,投奔南明永历皇帝,一直坚持到清圣祖康熙年间……】
【第三种说法是李自成在军中染病死亡】
【以上三种说法都只是传说,并没有真正的史料记载】
正当人们纷纷为这位一代枭雄可惜而忽略了一个重要消息之时,天幕继续往下讲……
【至于被吴三桂凌迟处死的则是刘宗敏,至于原因我们不用说,大家也都清楚了】
-
“这个吴三桂,看来还对你一往情深,就不知道你跟了朕,这吴三桂要如何?”
崇祯听着天幕中的声音,突然感觉很刺激,这种感觉在他的皇后与妃子那里可是从来都没有的。
--
“干嘛总提我,干嘛总提我……现在还能见不见得到陈圆圆都两说了?”
宁远城内,吴三桂心里非常苦恼。
他拿着笔正在抄写着师爷们为他所起草的奏章,但却很难收起心来,一边要答着天幕中的题,一边又让这个陈圆圆、刘宗敏给气得要死的样子。
--
“哈哈哈,果然这是天意要让我大清入主中原啊。否则哪里会有李自成、张献忠这几块料帮我们把一切事情都搞定了。”
皇太极也没注意到天幕中一个对他很重要的信息,仍然站在天幕下一副已经坐在北京紫禁城中的感觉。
“是啊,如果不是李自成在北京拷饷这么一遭,我们怎么知道北京城原来这么有钱?”多铎也早已经忘记了天花那件事儿,对着天幕流着口水。
“是啊,扬州怎么能跟北京城相比呢?等李自成洗劫了北京城,那七千万两白银最后还不得是我们的,骂名他来担,钱我们收下了。”
多尔衮此时恨不得打自己几个嘴巴,早知道关内贪官富人还有那么多藏钱的手段,自己至于攻破了几十座大城居然只弄了那么一点钱了。
“下一次再破关,我可以让他们自己出钱给自己赎身。只要出钱,我就放了他们。当然赎城也可以,县城三万两、府城十万两、像济南这样的大城,怎么也得一百万两吧……”
“什么一百万两,那是起步价……”
“对了,那个清圣祖康熙是怎么回事儿,是福临的儿子吗?怎么这么不要脸,敢起这么一个庙号出来。那朕该称什么祖?”
就是皇太极沉浸于众多亲王贝勒还有包衣们的欢呼声中,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