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何雨柱起床后,发现屋内已经没有何大清的身影。昨晚,他喝了不少酒,睡的挺死的。
走进客厅,看见桌上留着一百块钱和纸条后,就知道何大清已经离开。便打开纸条,只见上面潦草的字迹。
“柱子,爸先回保城了。看到你长大订婚,爸很高兴。照顾好你媳妇和雨水,等你结婚的日子确定了,记得给爸来一封信。桌上100块钱是给你媳妇的改口费哈。”
何雨柱将信读完,拿起桌上的100块钱嘴里小声嘟囔道:“嘿,这老东西还整这一套。”
然后,便把纸条和钱放到原处,走进厨房准备早饭去了。
不一会儿,唐甜从东厢房出来,见客厅开着门,就知道何雨柱已经起来。进屋后扫了一眼,没见何大清的身影,便对着何雨柱开口说道:“柱子哥,何叔叔是又回保城了吗?”
何雨柱听到唐甜的声音,便开口打趣道:“媳妇,还叫何叔叔呢!诺,这是爸给你的改口费,收着吧!”
唐甜听到何雨柱的打趣,立刻脸又红了起来。虽然二人已经订婚,但是毕竟没有领证,不算合法意义上的夫妻。突然间改口有点不太习惯。
何雨柱看见唐甜一脸害羞,哈哈笑了几声。
雨水起床后,见何大清已经离开,也没说什么。毕竟是真的长大了,再说她昨晚就有心理准备。三人吃完饭便各自去上班和上学去了。
...........
何雨柱过完生日,已经满20周岁。唐甜去年就已经满18周岁,还差几个月就要过19周岁生日啦!二人随时都可以领证结婚,成为合法夫妻。
周六下午,下班后的何雨柱与唐甜一同缓缓骑行,他突然转头,一脸郑重地对车后的唐甜问道:“小甜,你是否考虑过我们何时去领证吗?”
唐甜淡淡的回应道:“柱子哥,我都可以的,你安排就好。”
何雨柱想了想,便缓缓开口说道:“马上就到清明节了,我准备去祭拜下我母亲,顺便把咱俩要结婚的事告诉她一下。然后,领证就到5月20号吧!至于办酒席等领了证后周末就办。”
唐甜听到后,疑惑的问道:“柱子哥,为何要到5月20号呢?是有什么说法吗?”
只见何雨柱踩下刹车,自行车发出稳稳当当地停在了原地。他迅速将左脚落地支撑住车身,然后微微扭转过头来看向唐甜。
随后,何雨柱缓缓伸出右手,轻轻地抚摸着唐甜的秀发。唐甜不禁红着脸低下了头。
何雨柱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她这个问题。他怕说了唐甜也不理解,因为在这个年代“爱”这个词一般是不会说出口的。都是默默无闻的付出。
何雨柱没有回答便又骑上车,向家的方向驶去,弄的唐甜一头雾水。
........
清明节这一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逝去的人们默哀。何雨柱和唐甜特意请了一天假,准备去祭奠他的母亲。
清晨时分,何雨柱没有叫上妹妹雨水一起同行,因为他觉得这次祭拜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于是,他俩手挽着手走进了集市,挑选了一些贡品。篮子里装满了鲜花、香烛、水果以及母亲生前最爱吃的糕点。
一路上,两人默默无语,但彼此的心却紧紧相连。终于来到了母亲的墓前,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微风轻拂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何雨柱轻轻地放下手中的篮子,然后拿起扫帚开始仔细地清扫墓地周围的落叶和杂草。唐甜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温柔地注视着忙碌的何雨柱。
待一切收拾妥当后,何雨柱缓缓跪在母亲的墓碑前,点燃了香烛,摆好了贡品。他凝视着母亲的照片,眼中满含深情,轻声说道:“妈,我来看您了。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儿子我就要结婚了,她叫唐甜,是个善良又贤惠的姑娘。”说着,他转过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唐甜,唐甜微笑着向墓碑点了点头。
接着,何雨柱继续讲述着他和唐甜相识相爱的点点滴滴,回忆起那些温暖而美好的瞬间。说到动情处,何雨柱不禁声音哽咽起来,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唐甜见状,连忙伸手握住何雨柱的手,给予他无声的安慰。同时,她的眼眶也渐渐湿润了,晶莹的泪珠在眼角闪烁。
最后,何雨柱冲着母亲的墓深深地磕了三个响头。便站起身来,带着唐甜离去。
..........
在接下来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逢周末来临,何雨柱总是会兴致勃勃地带着唐甜一同出门,开始置办结婚行头。他们穿梭于京城繁华热闹的街头巷尾,一家家商店挨个逛过去,仔细挑选着每一件物品。
何雨柱在唐甜的建议下买了一件白衬衫,一套中山装,另外还买了一双皮鞋。
唐甜自己则挑选了一身枣红色的套装,此外,又购买了一条碎花连衣裙。
家里家具都是新打的,不需要额外购买。何雨柱便又带着唐甜去了商店,准备每人购买一个手表。经过二人的挑选,最后总共花费120块钱购买了两块上海牌手表。
...........
何雨柱抽空写了一封信邮寄给了保城的何大清。信中讲明自己清明期间带着唐甜祭拜过母亲,然后将自己准备领证的时间和办酒席的时间告知他。至于何大清是否回来,他已经不再考虑啦!
五一放假当天,何雨柱带着唐甜又去了一趟唐家岭。二人将准备领证和办酒席的情况告诉了唐父唐母。让唐父通知唐家这边的亲戚朋友,预估下大概多少人过去,好安顿酒席桌数。
随后,何雨柱便带着唐甜回了京城。静等520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