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深秋的夜晚已开始散发出凉意,白昼变得越来越短。当夜幕悄然降临,天空也渐渐地暗了下来。此时,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大家正热火朝天地准备着晚餐。
阎埠贵像往常一样,站在家门口,那双精明的眼睛不停地向门口张望着。他心里盘算着看能碰到谁回来,趁机占点小便宜。就在这时,易中海那略显疲惫的身影出现在了四合院的大门口。
阎埠贵一眼就看到了易中海,连忙笑着打招呼:“哟,老易啊,看你这样子,是刚下班吧?”
易中海听到阎埠贵的声音,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一丝认真的神情,回答道:“老阎啊,我刚从街道办回来。正好你在这儿,麻烦你去通知一下前院各家各户吧,让大家赶紧吃完饭。等会儿咱们要开个全院大会,有街道办的最新通知需要传达给大家。”说完,易中海轻轻地叹了口气,往中院走去,他还需要去中院和后院一一通知各家呢!
阎埠贵满脸狐疑地嘟囔着:“嘿,这又是出啥事儿啦?咋又召开全院大会呢?”他一边嘀嘀咕咕地念叨着,一边无奈地摇摇头。然后,则挨家挨户地敲门通知起来。
一个小时之后,易中海、刘海中和阎埠贵这三位大爷再次稳当地坐在了中院正中央位置那张八仙桌前。此时的阎埠贵轻咳两声,清了清嗓子,高声喊道:“各家各户都来齐了没有哇?大家伙儿相互瞅瞅,要是还有没到的,赶紧帮忙吆喝一嗓子!”
就在这时,人群中的角落里,何雨柱和唐甜并肩而立。只见他俩人手各抓一把瓜子,边嗑边闲聊着,好不惬意。忽然间,不知是谁扯着嗓门大喊了一句:“后院许大茂还没来呢,他们家连个灯光都不见亮啊!不知道在哪个寡妇的被窝里呢吧!” 说完后,众人一阵哄笑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刘海中缓缓地站了起来,然后用力挺了挺胸膛,仿佛这样能够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威严一些。接着,他抬起手,朝着众人压了压,脸上露出一丝严肃的神情,大声喊道:“好啦,好啦,大伙都别笑了,安静一些!”
待周围稍稍安静下来之后,刘海中的目光扫过人群。随后,他转过头看向身旁的易中海,说道:“老易啊,既然现在大家伙儿都已经到齐了,那就赶紧开始吧!至于许大茂那,等他回来,我跟他说一声就是了。”说完这番话,他便一屁股重重地坐回到椅子上。紧接着,他顺手拿起放在桌上的茶缸,轻轻吹了吹,慢慢地喝了一口水。
而另一边,易中海听到刘海中的话语后,也缓缓站起身来。他先是轻微的咳嗽了两声。等到现场人员都安静下来,目光看过来时,他才一脸认真地开始讲述道:“各位街坊邻居们,我今天下班之后,往街道办事处走了一趟。这不嘛,有个非常重要的消息要向大家传达一下。从下个月开始呀,咱们京城这边也要开始实行票据制度!具体来说呢,就是每家每户都要按照户口本上登记的人口数量作为标准,每个月按时前往街道办事处去换取定量的粮票、油票、副食票等等。而且,粮票又分细粮、粗粮.........。总之,后面再去国营店买东西都需要票。请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尽快去换取票据。”
易中海将此事详细的描述了一遍后,大院众人仿佛炸了锅一般,交头接耳的讨论了起来。
唐甜听完之后,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担忧的情绪。她缓缓地将目光投向何雨柱,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迷茫。
只见何雨柱轻轻地捏住了她那柔软的小手,仿佛想要通过这个简单的动作传递给她一丝安慰。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让人感到安心的笑容,轻声说道:“小甜,别怕,这件事情对于咱们家来说,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我会想办法解决的。”
唐甜心里很清楚,他们家里一共五口人,虽然都是城市户口,每个人都有着固定的粮食定量供应。可问题在于,唐母和唐娴的户口目前仍然留在农村,家里的定量无法匀出来两个人所需的粮食,那可就成了一件天大的麻烦事。
待大院有疑惑的一些人向易中海请教一番问题后,会议便结束了。各家各户在议论纷纷中回了各自的家中。
唐甜和何雨柱走到家后,正在带孩子的唐母则开口问道:“柱子,小甜。我隐隐约约听你们开会提到买东西要啥票?是啥意思啊!”
何雨柱立刻将具体情况跟唐母说了一遍,看到唐母一脸复杂的表情,开口劝说道:“妈,我跟您说这些,您可别多想啊!这事对别人家可能多少受点影响,咱们家您放宽心,肯定不会饿着你们的。”
........
几家欢喜几家愁。
三大爷阎埠贵家。
只见三大妈满脸忧愁地对着阎埠贵焦急地问道:“老阎啊,这可如何是好呀!这往后买粮食都必须要用票了,咱们家这么多人....” 她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
然而,与三大妈的慌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阎埠贵脸上竟然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不紧不慢地回应道:“嘿,我说老婆子,咱们家那可是都有定量的,你怕啥!再说咯,大不了以后少买点粮食,每个人每餐再少吃点就是喽。这样算下来,说不定还能给咱家多节省不少钱哩!嘿嘿……”说完,阎埠贵还得意洋洋地笑出了声。
贾家。贾张氏一脸难受的表情,对着贾东旭抱怨道:“东旭啊!这可咋办啊!咱们家的粮食本来就不够吃,这下更不能够吃了呀!棒梗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这.......”
贾东旭一脸无奈的叹息了一声。开口说道:“我能有什么办法,走一步看一步吧!那还不都怪您,当初自己非不迁过来户口,也不让淮茹迁,说什么农村户口购粮有优惠。这下好了,全家就我一个人的定量,棒梗的定量都不够他吃的。唉.......”
贾张氏一副嘟嘟囔囔的样子,最后也没敢说什么。只留下贾东旭和秦淮茹一脸担忧的表情。
...........
票证时代正式来临,给每一个家庭带来不小的影响。面对这一变化,家家户户都有着各自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应对之法。更多的人则是为此而发愁不已。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让全家人都填饱肚子的家庭实在是寥寥无几。
何雨柱总是会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悄悄地从玉牌空间里取出一部分粮食来。这些粮食正好能够补足家中定量不够吃的难题。不过,他再三叮嘱家里人:“咱们就正常吃喝就行了,但千万、千万别把这事儿给说出去。对外说就是也吃不饱,大多数粗粮窝头。”
元旦过后,原食堂主任王仁义正式退休,何雨柱顺利的接替他的职位,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食堂主任。这一变化没有引起任何波澜,毕竟最近一年多的时间内,何雨柱提前履行了食堂主任的责任和义务。
就在过小年的前一天,唐母和唐娴两人打算坐车回唐家岭去。何雨柱亲自送她们来到了客车站,临上车之前,他递给她们每人一个提兜里,里面塞了两斤肥嘟嘟的大肥肉。
眼看着就要到年关了,厂里也开始放假了。轧钢厂宰了第一批出栏的猪,足足有好几十头呢!每名职工都能分到一斤多猪肉。放假当天,轧钢厂职工每人手里提着那用草绳系着的猪肉,走在路上,引得那些个外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还不时有人侧目观看。
何雨柱精心准备了一桌年夜饭,一家五口人开开心心吃了起来。他和唐甜再次守岁到凌晨12点。伴随着外面鞭炮的响声,何雨柱和唐甜互相道了一声祝福:“新年快乐!”
1956年正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