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在轧钢厂相关部门的积极协调下,贾东旭的尸体被拉到了火葬场进行火化。
第二天清晨,易中海便组织起四合院的邻居们,大家齐心协力,帮助贾家搭建起一个简易的灵堂。灵堂里摆放着贾东旭的遗像,墙上挂着白色的丧幡,显得格外庄重。
一些轧钢厂的同事和院里的邻居们,纷纷前来吊唁慰问。
葬礼举行时,整个四合院都被哀伤的气氛笼罩着。秦淮茹身着素衣,面容憔悴,她的哭声回荡在空气中,仿佛要将心中的悲痛全部释放出来。她失去了丈夫,一下子成了寡妇,将来家里生活的重担都会压到她身上。
贾张氏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她的哭声更是凄惨无比。然而,当到了吃饭的时候,贾张氏却似乎忘记了刚刚的悲伤,她的脸上看不到一点伤心的表情,让人不禁感到有些诧异。
相比之下,棒梗显得比较淡定,只是穿着白色的孝衣孝帽跪在一旁。他平常每次闯祸,贾东旭则是第一个收拾管教他的人。每当这时,秦淮茹和贾张氏就会拼命地护着他,让他免受责罚。因此,贾东旭的去世并没有让棒梗感到多么伤心,反而让他暗自庆幸:“终于没人再管教自己了吧!”
小当还年幼,对于死亡的意义并不理解。她只是默默地跟在秦淮茹身边,一脸懵懂的看着大人们人来人往。
葬礼结束后,贾家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氛围。贾张氏和秦淮茹默默地坐在客厅里,彼此相对无言。过了一会儿,秦淮茹终于打破了沉默,她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妈,东旭走了,但我们的生活还得继续下去。我知道这对您来说很难接受,但我也需要面对现实。所以,您能不能把东旭的赔偿金给我呢?以后我来管家里.......”
贾张氏听到这话,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她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大声吼道:“我警告你,别打这笔钱的主意!这可是我儿子用命换来的,我绝对不会给你的!我打算......打算把这笔钱留着,等棒梗长大后娶媳妇用呢!”
秦淮茹没想到贾张氏会如此坚决,她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还是强忍着说道:“妈,你不拿钱给我,咱们家以后怎么生活啊。东旭不在了,我一个人要养活一大家子,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贾张氏根本不听秦淮茹的解释,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大。就在这时,易中海闻声走了过来,他看着眼前的场景,无奈地叹了口气:“老嫂子,淮茹,你们这是干嘛呢!东旭刚去世,你们就闹起来,像什么话啊!”
秦淮茹看到易中海走过来,瞬间就像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缕曙光。她的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般,瞬间涌出眼眶,顺着脸颊滑落。
“一大爷,东旭没了,我这日子可怎么过啊!”秦淮茹一边抽泣着,一边向易中海诉说着自己的难处,“我婆婆她也不肯拿出钱来,我一个人带着孩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易中海看此情景,瞬间有一种想逃离贾家的想法。但又想到自己的养老问题,便硬着头皮开始劝说起贾张氏,却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劝说,贾张氏的态度异常坚决,始终不为所动。
易中海见状,沉思片刻后,决定采取另一种方式来帮助贾家。他开口说道:“这样吧,今晚我组织全院开个会,看看能不能大家一起募捐一些资金,帮你们家度过这个难关。”
说完,易中海又嘱咐了秦淮茹和贾张氏几句,让她们晚上配合一点,争取得到大家的支持。
易中海之所以这么做,不仅仅是出于对贾家的同情,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再培养一个养老人。自从贾东旭去世后,他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易中海最终决定将年幼的棒梗作为自己的养老人选。不过,要想让棒梗顺利成长并承担起养老的责任,还需要一个外人来给贾家“吸血”。
.......
傍晚时分,易中海先将刘海中和阎埠贵叫到一起,说了下自己准备开全院大会,组织给贾家募捐的事,想让他俩也积极配合一下。
刘海中这个人,向来对这种能够崭露头角、树立威望的事情特别热衷。所以当听到易中海提出的请求时,他毫不犹豫地拍着胸脯同意了。
然而,一旁的阎埠贵却是一脸为难的样子。只见他皱起眉头,苦着脸说道:“老易,你也知道我家的情况,真不是我不给你面子。我家老大马上就要结婚了,这到处都得花钱啊!我现在手头紧得很,钱不凑手啊!”
易中海见状,心中也明白让阎埠贵出钱确实有些强人所难。毕竟阎埠贵平日里就是个把一分钱都要掰成两瓣花的人,让他掏出这两块钱来,简直比登天还难。于是,易中海便不再继续劝说,而是决定自己承担这两块钱的费用。
阎埠贵见易中海如此爽快,自然是喜出望外,乐呵呵的接过易中海递过来的两块钱,就揣进了兜里。
晚饭后,易中海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各家各户注意啦!请大家到中院集合,咱们开个全院大会。”
听到这个通知,邻居们纷纷放下手中的事情,走出家门,朝着中院走去。不一会儿,中院里就挤满了人,大家都在低声议论着,不知道到底有什么事。
易中海站在八仙桌后,桌子上摆放一个空盒子。他缓缓地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然后大声喊道:“各位邻居们,大家都知道,东旭没了,贾家失去了顶梁柱,而东旭媳妇又怀有身孕,家里确实困难。所以,今天开这个全院大会的目的呢,就是想请大家都伸出一把手,帮帮贾家度过眼前的难关。我在这里先表个态,我带头捐五块钱,希望大家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本着自愿的原则,多少捐一点。”说完,他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慢慢地放进了桌子上的箱子里。
易中海的话音刚落,人群中就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大家都在交头接耳地讨论着,有些人对易中海的提议表示赞同,有些人则显得有些犹豫。
就在这时,刘海中站了起来,他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说了一大堆话,大意是说大家都是邻居,应该互相帮助,而且贾家现在确实遇到了困难,大家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最后,他也从兜里掏出五块钱,放进了箱子里。
随后,阎埠贵也站了起来,他没有像易中海和刘海中那样慷慨激昂地发言,只是默默地看着大家,说了下自己捐款的金额后,从兜里掏出了易中海给他的那两块钱,毫不犹豫地放进了箱子里。
其他邻居互相左右观望,就是不动身。秦淮茹则一直在那不停的哭泣,一副可怜的模样。贾张氏站在一旁,光嘴动但不出声的咒骂着他人冷血无情。
许大茂站在何雨柱身旁,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他,然后压低声音问道:“柱哥,你对这件事有啥看法啊?咱们到底要不要捐款呢?”此时此刻,许大茂准备完全跟随何雨柱的脚步。
就在何雨柱准备回应许大茂的问题时,一个声音突然插了进来。原来是易中海,他一脸严肃的看着何雨柱,语重心长地说:“柱子,你大小也是咱们轧钢厂的一个领导,工资也不少,这个时候不带头多捐一点怎么行呢?”
易中海的话音未落,贾张氏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嗖”地一下从人群中蹦了出来,扯着嗓子大声附和道:“就是就是!傻柱,你这可是当领导的,工资又那么高,给我们家捐个百八十块的不过分吧!”
贾张氏的话一出口,周围的邻居们都呆住了,瞬间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她。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贾张氏这简直就是在狮子大开口啊!
何雨柱听完之后,脸色瞬间冷了下来。他紧紧地盯着贾张氏,眼中闪过一丝怒意,然后毫不客气地说道:“贾张氏,我警告你,如果你再敢叫我傻柱这两个字,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贾张氏显然没有料到何雨柱会突然如此强硬,她被吓得一哆嗦,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回过神来,瞬间坐在地上,扯开嗓子大声哭闹:“东旭啊!你快上来看看吧!你刚走,就有人欺负你妈了啊……”她一边哭,一边还用手不停地抹着眼泪,那模样看上去十分可怜。
周围的人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偷偷地笑了起来。他们都知道贾张氏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对她的哭闹并没有太多的同情。
易中海也对贾张氏的做法,也有些失望。她的行为让大家对她家的那一丝同情,荡然无存。
何雨柱对贾张氏的哭闹完全无动于衷,他甚至连看都懒得看她一眼。只见他转过身去,将目光投向了易中海,语气平静地说道:“一大爷,您之前不是说捐款是自愿的吗?怎么现在又要改成强制捐款了呢?而且,贾家怎么会没钱生活了呢?厂里应该给贾家赔偿金了吧!就算没有500块,至少也有300块吧!您不妨问问大院里的其他人,有几家能一下子拿出300块钱来的?而且,据我所知,轧钢厂可是保留了贾家的工位,每个月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许大茂在一旁上蹿下跳,嘴里还不停地附和着何雨柱的话。
易中海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紧咬着牙关,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怒气,但还是能从他那颤抖的声音中听出他的不满:“柱子,咱们抛开事实不谈,贾家现在确实遇到了困难,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就不能带个头稍微帮衬一下吗?”
何雨柱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易中海,他怎么也想不到易中海会说出这样的话。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回应道:“抛开事实不谈?那还谈什么呢?贾家困难?谁家不困难呢!你去外面的难民收容所看看,现在有多少人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我家就很富裕吗?我现在要养三个孩子呢!你挣的不比我多吗?…….....”
何雨柱的语速越来越快,情绪也越来越激动,他根本没有给易中海插话的机会,一连串的话语像炮弹一样砸向易中海。易中海的脸色由红转青,再由青转白,他气得浑身发抖,脖子上的青筋都凸了起来,差点就晕倒在地。
易中海沉默不语,院子里除了贾张氏的哭闹声外,再无其他声响。就在许大茂准备跟何雨柱离开时,贾张氏却像突然被注入了一股力量般,猛地从地上站了起来。
她的瞪大眼睛,直直地盯着许大茂。紧接着,贾张氏扯开嗓子,对着许大茂大声说了起来:“别人不捐钱也就罢了,你许大茂必须得给我家捐钱!要不是你们三家非要一起结婚,东旭怎么会为了攒随礼的钱,天天连早餐都舍不得吃呢?他就是因为你们才会出事的!所以,你们三家必须给我家捐款……”
许大茂被贾张氏这突如其来的指责吓了一跳,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等回过神来后,许大茂非常不爽的喊道:“凭什么?我结婚还有错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一旁的刘海中和阎埠贵见状,也都纷纷站起了身。原本他们心里还对贾家有些许同情,觉得她们挺可怜的,但贾张氏这一句话却让他们的立场发生了动摇。
现场瞬间变得嘈杂不堪,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互不相让。然而,尽管吵得不可开交,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捐款。捐款箱里孤零零地躺着三位大爷放进去的12块钱。
阎埠贵站在一旁,脸上露出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毕竟,这钱又不是他的,他才不会为此而烦恼呢。相比之下,刘海中的心情就复杂多了。他突然有些后悔了,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想要把钱拿回来的冲动。但犹豫再三,他最终还是强忍着没有动手。
贾家的人则显得有些不甘心,他们手里紧紧攥着那 12 块钱,满脸的无奈和沮丧。最终,他们只能带着这点微薄的捐款,悻悻然地离开了现场,这场闹剧也随之落下帷幕。
易中海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情愈发沉重。他缓缓走到后院,走进聋老太太的屋子。两人相对而坐,聊了很长时间。
最后,易中海准备离开的时候,聋老太太对他说了一句:“中海啊!柱子已经不是以前的柱子了!你好好考虑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