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役,小普深知自己已彻底被卷入朝堂这滩浑水之中,且已成为各方势力暗中角力的焦点。
他独自站在庭院之中,望着天边的乌云渐渐散去,思绪飘回往昔。他想起在灵山时,与师兄弟一同诵经礼佛的宁静时光,那是一段纯粹而充满信仰的日子。但如今,他已在这凡世中经历诸多,心态也逐渐发生变化。虽仍对佛门之事难以释怀,却也想在这尘世中寻找新的意义与价值。此刻,再次被卷入朝堂纷争,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想借朝堂之力做些有益之事,以弥补内心的缺憾,又担心被这复杂的权力斗争所腐蚀,重蹈覆辙,陷入无尽的痛苦与罪恶之中。
李中堂那厢,亲信汇报了小普遭袭之事,他坐在书房中,眉头皱得更深。
“这朝堂之上,究竟是谁如此迫不及待地要对小普下手?是忌惮他才学,怕为我所用?还是有其他不可告人之秘?”他喃喃自语,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李中堂起身踱步,回想起自己在这朝堂中的种种经历,为了推行新政,他不知得罪了多少权贵。他一心想挽大厦于将倾,可这其中的艰难险阻远超想象。如今小普的出现,本是他的一丝希望,若因这接连的危险而拒绝合作,于他推行新政、治理天下的抱负而言,无疑是一大损失。于是,他决定加派人手暗中保护小普,同时加快调查幕后黑手的步伐。
他唤来亲信,低声吩咐道:“选派我身边最得力且忠诚的侍卫,乔装潜伏在小普住所周围,切不可有丝毫懈怠。另外,去查一查朝中近期与我有过争执的势力,看看是否能发现些蛛丝马迹。”
皇宫里,皇帝听闻小普遭神秘人袭击,心中疑窦丛生。他坐在龙椅上,眼神深邃,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陷入沉思。皇帝深知,朝堂局势犹如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任何一颗棋子的异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他绝不允许有任何威胁皇权的因素存在。他招来心腹太监,吩咐道:“去查清楚,这小普到底是何许人也,竟能惹来这般是非。细细探究他的身世背景、人际交往,莫要放过任何细节。还有,密切关注李中堂的一举一动,朕倒要看看,他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御史大人张廉在府中坐立不安,他本想按兵不动,坐观李中堂与小普的发展,可这突发的袭击事件让他意识到,局势已超出他的掌控。
“大人,咱们不能再等了。这小普若是真被李中堂收入麾下,对咱们可大为不利。”幕僚在一旁焦急地进言。张廉捻着胡须,在屋中来回踱步,心中权衡利弊。他本是靠着家族庇佑和自身在官场中的钻营才爬到如今的位置,在朝中根基虽深,但面对李中堂的新政改革,他的利益受到了不少冲击。
他深知其他几位与他有相同境遇的大人,大家虽平日里各怀心思,但在对抗李中堂这件事上,或许能达成一致。沉思良久,终于下定决心:“派人去与其他几位大人商议,咱们得先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李中堂与小普。去告诉他们,若李中堂借小普之力得以在朝堂中一家独大,我们的荣华富贵都将化为泡影。”
小普在庭院中,望着天边的乌云渐渐散去,心中却丝毫没有轻松之感。他知道,自己必须主动出击,才能在这暗流涌动的朝堂纷争中求得一线生机。
但在前往尚书府之前,他决定先对李中堂进行一番考验。他遣人给李中堂送去一封密信,信中并未提及合作之事,而是讲述了一个虚构的故事:某地遭遇大旱,百姓颗粒无收,而当地官员却贪污赈灾粮款,致使民不聊生。小普在信中询问李中堂,若他身处当地主政之位,会如何处理此事,且要求李中堂不得借助尚书府的势力和资源,只能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去解决。
李中堂收到信后,深知这是小普对他的考验。他略作思索,便开始行动。他乔装打扮,只带了一名贴身侍从,悄悄前往信中所述之地。到达后,他深入民间,与受灾百姓交谈,了解他们的疾苦与需求。他四处走访,探寻贪污官员的证据,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经验,逐渐揭开了贪污案的真相。他召集当地有名望的乡绅和德高望重的老者,向他们陈述事情的严重性,劝说他们共同出资救济百姓,并承诺事后朝廷定会严惩贪官,还大家一个公道。在他的努力下,乡绅们被他的真诚和决心所打动,纷纷慷慨解囊,筹集到了足够的物资来帮助百姓度过难关。同时,他将收集到的贪污证据整理好,秘密送往京城有正义感的御史手中,以待后续朝廷的处置。
小普收到李中堂的应对举措后,心中暗自点头。他看到了李中堂的能力、决心以及对百姓的关怀,觉得此人或许真能在这朝堂之上有所作为,值得自己与之合作。于是,他下定决心,前往尚书府。
当小普踏入尚书府时,李中堂亲自出门相迎,满脸笑意:“小普先生,你能前来,实乃李某之幸。”
小普微微拱手:“中堂大人诚意相邀,小普自当赴约。只是如今这局势,大人也应知晓,你我皆身处旋涡之中,前途未卜。”两人相视而笑,却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与忧虑。
就在小普与李中堂在尚书府密谈之时,京城的另一处角落,一个神秘的黑衣人向一位高官模样的人禀报着:“大人,小普已入尚书府,李中堂对他极为看重。”
高官冷笑一声:“哼,入了尚书府又如何?这京城,还不是本大人的天下。传令下去,继续盯着他们,找机会给他们致命一击。”
这高官乃是朝中一位位高权重的元老,他在朝中党羽众多,一直以来都将朝堂视为自己的私产。李中堂的新政触动了他的利益,他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他坐在豪华的府邸中,周围环绕着谄媚的下属,眼神中透着阴狠与算计。
小普与李中堂在尚书府中,开始商讨起治理天下的方略。李中堂铺开一幅巨大的地图,指着各地的山川河流与重镇说道:“小普先生,如今这天下,内忧外患。北方边境时常有外敌侵扰,南方又有水患肆虐,而朝中贪官污吏横行,赋税繁重,百姓苦不堪言。我欲推行新政,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加强边防,可这每一步都困难重重。”
小普凝视着地图,沉思片刻道:“大人,整顿吏治乃是关键。当选拔贤能,严惩贪官,如此方能得民心,顺民意。而兴修水利与加强边防,需调配大量人力物力,可先从各地富户与豪绅入手,劝其捐资捐物。”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时而争论,时而点头,殊不知,更大的危机正一步步向他们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