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元舟没有想到微澜的反应如此强烈,他连忙摘下腰间一叶小舟的荷包,打开后将手串拿住捧在了手里。
“你看,我虽然没戴在手上,但我一直带在身上,保存的完好无损……”
微澜见自己绣的歪歪扭扭的小荷包被元舟一直带在身上。突然脸色发烫。一阵绯红映在了脸上。也许是天色渐暗。元舟没有发现,还一个劲儿的和微澜在解释。
“我并不是不喜欢,而是……每日需要练功还要带兵巡防。避免不了磕碰。我怕损坏了这串水晶,所以便摘了下来,放在荷包里。”
他居然把那个荷包带在身边……原来,他并不是不喜欢,而是怕弄坏。
微澜心中一热,拿过那串水晶抓起元舟的手。
自己的手被微澜的握住,元舟下意识的往后一缩,却被微澜抓的更紧。微澜不由分说,将那手串儿再一次套在了元舟的手腕上。
“这串手串,你我各有一串,你答应过我的,不会摘下。”
“王……扈姑娘,这万万不可。”
“有何不可?”
“姑娘贵为王妃,元舟这么做,是犯了死罪。”
“若我不是王妃,我只是扈微澜,你可会喜欢我?”
“我……”
微澜的这句话问的太过突然,元舟直接愣在了原地。也许,自己的心,只有自己知道。
眼前的这个女孩儿,从之前到现在,就像一个冲破束缚,羽化成蝶的仙子。自从那日救下她,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全都印在了元舟的心中。
她已贵为王妃,虽然每每见她,心中便会泛起涟漪。但这种感觉,元舟只能藏在心底,不敢与人说出。虽然听说江千尘一直将微澜视为妹妹对待,但毕竟,她还是王妃的身份……
就算微澜还是代嫁之身,元舟自己也不敢妄想。
她是将军府的千金,是扈将军捧在手心的宝贝。而自己……却是一个被太子从青龙府中带出的低等侍卫。
这种喜欢,只能埋藏在心里,不为人知。可元舟没有万万没有想到,从自己救下微澜的那一刻,微澜竟也会喜欢上了自己……
微澜问出这句话,一直在等元舟的回复,眼前的男子眼波流动,满满尽是情愫。直望着自己,可又欲言又止。
微澜不相信,如果元舟对自己无情,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可这话,元舟说不出口。
眼前的男子一直沉默无声,微澜急了。
“你怎么了?为什么不说话?”
元舟缓缓抬头,语气中带着些卑微。“微澜小姐,您已贵妃王妃,元舟不敢,也不能……对王妃有任何的妄念……”
“那如果,我不是王妃呢?”微澜脱口而出。
语气带着坚定的质问。微澜目不转睛的盯着元舟,想看他的反应。
元舟眉头轻皱,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喜悦的光,似乎是一种夹杂着期待的希望,那神情虽然只短短一瞬间,但却被微澜清楚的捕捉到了。
微澜从元舟的眼神中,已经确定了他对自己的心意,便不再逼问元舟。而是微微一笑,后一脸严肃的对元舟说道。
“你现在可以不用回答……我都明白。我这就去向陛下求情。
我相信,陛下一定会答应,到时候,我再来问你,你要想好怎么回答我哦……”
“我……”
元舟刚伸出去的手,还没等拉住微澜,微澜就已经跑了出去。
这女孩儿,怎会如此大胆?
元舟的心狂跳不止,手心也微微出汗。若陛下知道此事,会是如何?他有一些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
微澜的背影远去,只留下一句。“记住,手上的水晶,不许再摘下来了……”
*
御书房
最后一丝余晖散尽,暮色渐沉。
江千尘一回来,便进了江帝的御书房,仔仔细细,把路上听到李府的消息告诉了江帝。
“父皇,李韬既然有策反之心,定是私下藏了些私兵。如今他已经不在府中,想必是早已暗自出了城……”江千尘道。
江帝见到江千尘刚从军营回宫,衣服上都沾了些泥土,想必是没有来得及换洗,就急着来见自己。
便招了招手,让旁边的内侍端了杯茶递给了江千尘,让他坐下,随后缓缓道:
“在父皇昏迷之前,就曾有朝臣向朕提起李韬,暗自拉拢朝臣,私自招兵一事。可当时,皇后将此事压了下去。
接着便就是父皇中毒,一睡不起。想必就是那时,他与皇后私自招募的兵士,藏在山野之中。”
江千尘有些着急,放下了手中的茶盏,正直走到中间,躬身抱拳。
“父皇,那儿臣明日派人查探,顺便再去查一下李府的消息。”
江帝摆了摆手,似乎早有打算。
“尘儿不必,既然李韬已经离开大烨城,就不会再回来。明日你带兵直接将李府查抄,将府中剩下的人全部羁押,足一审问,李韬听不到大烨城的任何消息,他定会着急。
即使跟随他的那些兵士,也应该都是大烨的百姓,想必是李韬定是用重金收买……父皇担心的不是李韬藏了多少的私兵,而是……”
江千尘知道自己的父皇一向心善,大烨多年不起战事,也是因为父皇不愿意见到百姓有任何的伤亡。
江帝所担心的是李韬的这些士兵都是大烨的百姓,若因受李韬蛊惑,动起刀兵,伤亡的也都是百姓而已。
“父皇是担心,李韬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蛊惑大烨百姓……?”
江帝点了点头,随后起身走到了江千尘的面前,一手搭上了江千尘的肩膀,缓道:
“现如今,李韬想单靠他手中的那些兵士,已经完成不了他的想法,除非……”
“父皇担心,李韬是去拉拢外族……”
江千尘明白,李韬即使拉拢了些兵士,也不会太多。因为他之前的计划是同江宁墨一起,给江帝下毒,捧江宁墨上位。没想到江宁墨悬崖勒马,李韬不甘心许多年计划失败,才会去求助外族。
“正是……看来应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