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佐君,刚刚我收到消息,说上海好多家和我们合作的面粉厂和米厂跑路了,怎么回事?”
“将军,这件事我已经在处理了,绝对不会影响前线的粮食供应。
我准备把米厂和面厂重新建在火车站附近,集中生产,这样一来就不担心有意外了。”
影佐说话的时候,非常庆幸之前想到的对策。
果然,土肥圆贤二听完影佐的解释后,说道:
“好,就这么办!如果这件事办好了,我给你记一功,如果办不好,影响了前线米面供应,那加上之前的两起爆炸事件一起算账。”
“哈依!”
影佐挂断电话后,腰板又挺直了。
他可是在几次打击下扛了下来,如今他要重新出发,获取土肥圆贤二的信任和支持。
........
林江第二天一大早,利用熟悉的储物柜传递信息的办法让颜继岚帮他去报社发寻人启事。
这次他要给石一翔传递信息,让对方前往公共租界的杨家澡堂去审问足木忠一,还包括接头暗语。
石一翔当天在报纸上便看到了这个消息,他打死也没想到无垢20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足木忠一。
而且足木忠一还被他抓住了!
只是他想不通的是,足木忠一为什么会被关在公共租界,而不是法租界。
按道理说,无垢20号本人应该是在法租界的啊。
石一翔看到暗语的最后一句,点明了去见足木忠一要听接头人的,但是审问可以生死不论。
石一翔搞不懂这句话的具体意思,但是他清楚无垢20号肯定不在那里。
他随后便以得知妹妹的消息,去找布尔请假一周前往公共租界。
所谓的妹妹只是他虚构的,之前在入职巡捕房的时候便填了一个失去联系的妹妹。
这样一来,他之后便可以在关键时刻用这个来请假,确实不行就辞职。
这一次他可没有辞职的想法。
因为他不清楚这个足木忠一那里到底能不能问出点什么,如果没有那就得继续回巡捕房找线索。
另一边
影佐已经在火车站附近大刀阔斧地开始干了起来。
第一步便是把一些仓库征收过来,夏震的仓库首当其冲!
没有办法,夏震只能带着工人离开,前往秀永路把这个情况告诉柳龙。
柳龙得知后,先把其他人安置在院子内,自己则带着夏震前往电报局,排队花钱给林江拍电报。
普通人拍电报只能去电报局,按字数收费。
填好电报单上的收报人姓名地址和发报的内容,然后缴费就行。
电报局把电报发给收报人附近的电报局,然后安排人送到收报人手上。
3个小时后,林江收到了电报局送到酒厂的电报,电报上写着影佐征收他们的仓库,用来建设米厂和面厂。
“真tm是外行做事,牛而逼之!”
林江不得不感叹,这个影佐太过外行了。
如果在火车站附近的仓库建设米厂,其实问题不大,毕竟从稻谷到米过程就是脱壳而已,不会产生太多的粉末。
而生产面粉则不同,会有大量烟尘,空气中也会弥漫面粉。
粉尘如果遇到明火,甚至遇到静电火花都有可能引起爆炸,那威力堪比炸药。
只要这么一炸,整个火车站都可能被波及!
正常的面粉厂一般采用两招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个自然是通风,在建设生产车间的时候便考虑了通风的情况,车间四面的墙体大多开上好几道大门,房顶尽量用钢架悬起来。
这样一来,粉尘不会积累太多,自然不会爆炸。
第二个方法自然是控制明火以及规定穿着,防止静电引起的火花。
但是火车站附近的仓库,那些墙体都都是结结实实的,当年建设的时候就考虑到小偷和土匪的问题。
一般的仓库都只留下一个出口,四周的墙体结实不说,还高。
仓库的顶棚和墙体之间基本上不留缝隙,不给小偷一点空间。
这样的仓库存货自然没问题,但是要用他们来生产面粉,那就等着炸就行了。
还有仓库被占用了,那些帮日本人转运布匹的商人,就像夏震这样的,如今只能另外想办法找地方囤货。
这样一来成本高企,加上日本人把利润压得那么低,不出意外的话很多人要亏本。
这个情况下,如果王有川安排的人马上动手,就算没有把布匹生产全部清理完,也会让价格高涨。
不需要多,只需要涨价两成,那他们一分毛利都没有,自然就没有人去做这个生意了。
没有利润,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更别说租新的囤货仓库,还要担风险。
林江收到电报后,并没有赶往公共租界,而是
......
安新纺织厂
老板于青正在给所有工人开大会,这是纺织厂的惯例,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这么一次。
于青站在台上,面对下面200多工人,装模作样地说:
“我们的纺织厂是躲避战火搬到法租界的,如今已经运营2年了,能够有如今的规模全靠大家了!”
于青先左右拱手示意,接着说:
“日寇的残暴,我们都清楚,但是我今天敢在这么大的场合说这句话,我就不怕日寇要我的命。
不仅如此,我们的布匹还会支援前线。
如今在晋察冀地区,红党正在与日本人死战,我虽然不能直接帮他们,但是我会向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捐款。
你们生产越积极,我能拿出来的捐款也越多!”
于青越说越慷慨激昂。
他刚说完,台下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如今的法租界也遍布着不知道多少日本特务,于老板刚才的发言如果被听到,那他可就危险了。”
“对啊,于老板大义,我们得更加努力才行。”
“我们多生产出一尺布,那于老板就会多捐一些钱给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
“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快10年了,听说还给重庆政府买了好几架飞机。”
“对!”
台下一阵议论后,不知道谁在人群中高喊了一声“于老板大义!”
紧接着,台下“于老板大义!”的呼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