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很匆忙的抬起来,直接满脸焦虑之色
连连说道:“相国大人,目前还未能查明具体是哪路兵马,但看其军容严整,气势汹汹,恐非善类。”
“哼!定是有人胆敢谋反!”董卓猛地一拍扶手,怒喝道
随即用余光下意识看了看身边的曹操与袁绍,说道:“此事是否与你们有关?”
“相国大人,此事绝非我等所为。如今局势本就敏感复杂,若有军队集结城外,我等也担忧会引发更大的混乱,还望相国速速派人查明真相,以安民心。”曹操赶忙躬身行礼,神色坦然地说道
“曹公所言极是。如今城中人心惶惶,若再不尽快解决此事,只怕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还请相国大人以大局为重,莫要轻信谗言。”袁绍听了曹操的言论赶忙附和
董卓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嘴上却依旧强硬:“哼!若让我查出与你们二人有关,定不轻饶!来人啊,点齐兵马,随我出城查看!”
“相国大人,此时贸然出城,恐有不妥。万一中了敌军的埋伏,后果不堪设想。依老臣之见,不妨先派遣探子去打探清楚敌军的虚实和来意,再做定夺。”皇甫嵩上一步拱手说道
董卓沉吟片刻,觉得皇甫嵩的话有几分道理,便点头道:“哼!那就先派探子去打探一番。若让我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夏夏和莲花在后方相互对视一眼,
此刻心中都明白,这不明军队的出现绝非偶然,或许正是一个转机。
一瞬间,斥候匆匆返回,单膝跪地禀报道:“相国大人,经探查,这支军队打着丁原的旗号,看样子是并州太守丁原的军队。”
“哼!果然是丁原这个逆贼!他竟敢在这个时候起兵造反,真是不知死活!”董卓听完脸色变得更加阴沉,咬牙切齿地说道
曹操和袁绍听闻是丁原的军队,心中皆是震惊。
曹操暗自思忖:丁原此举究竟是何用意?莫非是想在这立帝之事上横插一脚?
而袁绍则心想:丁原向来在太原安分守己,此次兴兵,必然不会无的放矢。
“诸位,丁原兴兵造反,此乃大逆不道之举!我当亲率大军讨伐此贼,以扬我西凉董家军威!谁愿随我一同出征?”董卓转身看向众人,怒吼道
话音刚落,只见董卓的义子吕布大步流星地站了出来,抱拳行礼道:“父亲大人,末将愿随你一同出征,定将丁原小儿那逆贼斩于马下!”
“好好好!有奉先相助,我何愁不能剿灭丁原!其余将领,随我一同出征!”董卓看到自己的义子主动请缨,非常得意的说道。
一时间,帐内将领们纷纷响应,士气高昂。
“即刻点兵,明日一早出发,直捣丁原老巢!”董卓看着众将,大手一挥说道
然而在一旁,作为董卓的军师木木老者,缓缓上去说道:“丁原是个大才,主公何不以让其为自己所用呢?”
“木木老者,你这是什么意思?丁原兴兵造反,此乃大逆之罪,岂有招安之理?”董卓听闻军师之言,微微一怔,随即冷哼一声
木木老者不慌不忙,抚了抚胡须,缓缓说道:“主公,丁原此人,吾观颇具将才,麾下亦有一批能征善战之士。若一味以武力讨伐,即便能胜,亦恐损兵折将,耗费时日。若能将其招安,使其归顺主公,为主公所用,岂不是如虎添翼?”
“你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丁原叛逆之心已显,如何肯轻易归顺于我?”董卓眉头紧锁,面露思考之色,然后表示赞同军师的观点!
木木老者感受到董卓赞同自己的观点,微微一笑,继续胸有成竹地说道:“主公有所不知,丁原之所以兴兵,或许并非真心谋反,而是另有缘由。主公不妨先派人前去游说,许以高官厚禄,晓之以利害,若其能认清形势,定会弃暗投明。”
董卓沉吟片刻,觉得军师所言也有几分可行之处,便点头道:“那便依你之计,派一能言善辩之士前去游说丁原。若其能归顺,自是再好不过;若其执意不从,再兴兵讨伐也不迟。”
“诸位,谁愿前去游说丁原?”董卓环顾帐内众将,等待答案!
众将面面相觑,无人敢应。
毕竟丁原兴兵造反,此时前去游说,凶险万分。
就在此时,一个年轻的文官站了出来,躬身行礼道:“主公,末将愿往。末将自幼研习纵横之术,善于言辞,定当竭尽全力,说服丁原归顺主公。”
董卓定睛一看这个文官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忠实大臣李儒,微微点头道:“好,便由你前往。若此事办成,必有重赏;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此刻,李儒领命而去。
且说丁原营中,丁原正为战事忧心,深知自己与董卓实力悬殊,此次兴兵实属无奈之举。
“报!”一名士兵匆匆跑进营帐,单膝跪地“将军,董军遣使前来,求见将军”
丁原心中一凛,完全不知董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当下吩咐道:“带他进来。”
不多时,李儒步入营帐,见到丁原后,恭敬行礼。
“你来所为何事?”丁原冷冷问道
李儒不卑不亢地说道:“将军,我家主公道,丁原将军乃当世豪杰,一时兴兵或有苦衷。如今主公愿以诚相待,许将军以高官厚禄,望将军能弃暗投明,共图大业。”
“董卓老贼,妄图以利诱我。我丁原岂是贪恋荣华富贵之人!我兴兵只为天下苍生,岂能与他同流合污!”丁原听后,怒极反笑
李儒连忙说道:“丁原将军误会了。我家主公深知将军忠义,此番并非强迫将军,只是希望将军现在能审时度势。将军若继续与主公为敌,只怕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丁原沉思良久后点点头:“要我归顺董卓,除非他能答应我三个条件。”
“不知是哪三个条件?”李儒用忧郁的眼神看着丁原
丁原肯定的说道:“其一,我不受董卓老贼任何官职;其二,需给我足够的兵马粮草,让我继续为天下苍生效力;其三,若董卓日后有不义之举,我有权自行其是”
李儒听后不敢擅自做主,连忙说道:“将军稍等,末将这就回去禀明主公”
言罢,李儒匆匆离去。
回到董卓的洛阳,李儒将丁原的条件一一告知董卓。
董卓听后,心中非常不悦,但在木木老者的劝说下,还是勉强答应了下来。
李儒回到丁原营中,将董卓应允之事详细告知。
丁原听后,微微点头,面色却依然很严肃,此刻的眼神不禁深邃地望着远方,缓缓说道:“李儒,我此番归顺,实乃无奈之举。那三个条件,皆是关乎天下苍生,我自当尽力而为。但董卓此人,素来狡诈多疑,若他日有悖于诺言,我定不会坐视不管。”
“将军放心,我家主公虽性情刚烈,但也深知轻重缓急。如今既已答应将军的条件,自当遵守。还望将军能与我家主公齐心协力,共谋大事”李儒很自然的恭敬的行礼
丁原冷哼一声“但愿如此。你且回去告知董卓,明日我便率部前往洛阳,与他一同商议后续事宜。”
李儒连声称是,不敢有丝毫懈怠,急忙转身离去。
待李儒走后,丁原的副将张扬走上前来,面露担忧之色:“将军,这董卓反复无常,我们真的要归顺他吗?万一他日后翻脸不认人,我们岂不是陷入绝境?”
“如今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我等身为将领,当以天下苍生为重。若能借助董卓之力,平息战乱,使百姓安居乐业,即便冒险,又有何不可?只是日后需多加防备,不可掉以轻心。”丁原叹了口气回应
次日,丁原率部浩浩荡荡地前往洛阳。董卓听闻丁原已到,亲自出城迎接。
两人相见,表面上客客气气,互相寒暄一番后,便一同进入城中。
在议事大厅中,众人分列两旁,董卓坐在主位上,笑着说道:“丁将军此次前来,真是令洛阳增辉啊。如今天下局势动荡不安,还需仰仗将军之威,与我等共同平定。”
丁原拱手行礼:“董公此言差矣。如今天下大乱,我等皆当为天下苍生着想。若能携手合作,必能早日恢复太平。”
董卓点头称是,随后说道:“不知丁将军对当前局势有何高见?”
“如今各地诸侯并起,战火纷飞。若要平息战乱,当先剿灭一些势力较强、为非作歹的诸侯,以安民心。其次,要加强对地方的管控,整顿吏治,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丁原说完这番话,神色不禁非常严肃起来!
董卓听后,连连称赞:“丁将军所言极是,正合我意。”
就在众人商讨之时,
突然有探子来报:“报!城外发现一支神秘军队,不知何人率领,正向洛阳逼近!”
“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来犯我洛阳?”董卓听后瞬间暴怒!
丁原则是眉头一皱“看来这天下局势,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我愿领兵前去查看,一探究竟。”
董卓欣然同意,并让义子吕布协同丁原,一方面是保护丁原,但是更重要的是监视丁原的一举一动
丁原与吕布点齐兵马,浩浩荡荡地出城迎敌。
一路上,丁原心中满是疑惑,这支神秘军队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要在这个时候逼近洛阳?
而吕布则骑在赤兔马上,身披重甲,手持方天画戟,眼神中透露出对身边丁原好奇之情,因为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义父会对丁原如此客气的原因!
行至洛阳城外数十里处,只见前方尘土飞扬,一支军容整齐的军队映入眼帘。
军队中央,一员大将威风凛凛,手持长枪,身后大旗迎风飘扬,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公孙”字。
“原来是北平公孙瓒的部队”丁原微微震惊,随即眉头舒展,暗自松了一口气,“若是公孙瓒,倒也算是一方豪杰,此番前来,想必是有要事相商。”
吕布见是公孙瓒的军队,也收起了几分戒备之色。
深知公孙瓒乃河北雄主,虽然兵马不如自己义父董卓强壮,但智谋过人,尤其是麾下白马义从更不可小觑。
公孙瓒见丁原和吕布率军前来,便勒住马匹,拱手行礼道“丁将军、吕将军,久仰大名!今日冒昧率军前来,还望恕罪。”
丁原还礼道:“伯圭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公孙瓒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地看着丁原和吕布,说道:“如今天下纷争不断,汉室衰微,董卓逆贼把持朝政,祸乱朝纲。我有心匡扶汉室,拯救天下苍生,听闻丁将军乃忠义之士,故特来相邀,共讨董贼,还朝廷一个清平。”
丁原听后,心中一动,本就对董卓专权横行的行径深恶痛绝,只是一直苦于势单力薄,无法与之抗衡。
所以暂投董卓麾下,然后目前吕布又在自己旁边,此刻丁原和公孙瓒使了一个眼色,意思就是“吕布是董卓的近卫义子,说话小心点”
公孙瓒见状,微微颔首,会意了丁原的担忧。
接着说道:“吕将军乃当世虎将,武艺超群,若能与我们携手,必能为匡扶汉室增添一大助力。”
吕布在一方面本就少智,听到别人如此夸自己,心中不禁有些得意,但面上却仍保持着沉稳,说道:“公孙将军此言差矣,我吕布虽不才,却也知晓忠义二字,如今身在董卓麾下,自当为其效命。”
公孙瓒听出了吕布话中的婉拒之意,却不气馁,继续说道:“吕将军忠心可嘉,然董卓逆贼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将军若一味助纣为虐,恐非长久之计。况且,将军若能弃暗投明,日后之功业,必不可限量。”
吕布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深知自己最近和董卓在一起,确实感受到了暴虐无道,也明白自己若继续追随董卓,迟早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但转念一想,董卓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且自己目前在董卓麾下地位尊崇,一时之间难以做出决断。
“吕将军,此事重大,还需从长计议。如今天下局势变幻莫测,我们当以大局为重,切莫因一时意气而误了大事。”丁原见状,忙在一旁打圆场道
吕布点了点头,说道:“丁将军所言极是,此事我需再斟酌一番。”
公孙瓒见状,知道今日之事已无法即刻促成,便也不再强求,说道:““既然如此,那便请丁将军与吕将军再仔细思量一番。我等随时恭候二位佳音,愿与二位共谋大业,拯救天下苍生。”
说罢,公孙瓒便带着自己的军队缓缓退去。
丁原和吕布站在原地,望着公孙瓒远去的背影,心中皆是复杂的想法。
差不多五日日后,丁原与吕布仍在商议是否要与公孙瓒联手之事。
此时,一名探子匆匆来报,称董卓得知公孙瓒曾前来游说自己的义子,大为震怒,已派兵前来兴师问罪。
那么吕布到底该如何选择?是否会弃暗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