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我们时我们做什么都是对的,你不爱时一言一行都不对了吗?”
“这承诺就当真说不要就不要了?”
她今日本就是想来裴奕这揭穿姜苡眠的面露,没想到裴奕却一直护着她。
他说着想去拉裴奕的手,却被裴奕狠心甩开:“孤从来都没有变,以前或许承诺过你什么,但那也是被你伪装的模样所骗,你一个品德败坏的养女怎么配得上孤的喜欢。”
姜竹芸问:“殿下当真觉得姜苡眠纯真善良,配得上殿下的喜欢。”
裴奕回答:“就算她做错了事也是被你们所逼,无论她变成什么样都是孤喜欢的样子。”
“眠儿自是哪哪都强过你。”
听罢,姜竹芸嘴角上扬露出了无声的笑意,天道真是不公。
她怨裴奕的无情,恨姜苡眠的恶毒,她凭什么生来就是嫡女,而她只是养女。
为了得到父亲祖母哥哥的喜爱她在姜家做小伏低多年才得到了一切,她凭什么说回来就回来,一回来就可以嫁给太子,还想抢走姜家人对她的爱。
“你们……姜苡眠你别以为自己会有好下场,他的爱不会长久,你等着看。”她抬手指向他们。
话还没有说话,感觉脑袋极沉,猛然倒在了地上。
“芸儿,你怎么了?别吓母亲。”
“姜苡眠,你满意了,你是身子弱,可芸儿近段时间也受了颇多苦,你就不能体谅她,让让她?”
听到姜夫人的话,姜苡眠感到莫名其妙,淡淡道:“母亲,我又不是郎中,姜竹芸晕倒了关我什么事?质问我有什么用。”
“我病倒的时候可是从来没有赖过是姜竹芸所为。”
“我都是一人独自承受。”
见她不为所动的样子,姜夫人沉声道:“你还真是狠心。”
话落又一脸焦急地看向姜竹芸,命下人把她抬回了院子里。
见姜家三位离开,姜苡眠从披风里伸出手摸了摸裴奕的脸颊。
“殿下,笑一笑,不要不开心了。”
“我如今倒是想通了,我以后有殿下一人就够了,不值得为不喜欢我的人伤神了。”
“只喜欢殿下一人。”
“若是伤神也只为殿下一人。”
“姜苡眠!”
“嗯?”
裴奕把她紧紧搂在怀里:“我答应你,以后都不会让你为我伤神。”
“你别听姜竹芸胡说,不会有她说的那一天,我不会厌你。”
“我也希望你日后能向今日一样,对付这些伤害过你的人就该不留情面。”
姜苡眠苦笑他还真是擅长说情话。
她也不会在乎,故而眨巴着眼睛柔声道:“殿下觉得刚刚的我很凶很恶毒吗?”
“不会。”
他抬手轻轻抚着她的发丝,语气柔和:“眠儿,单纯固然可贵,但在这深宫宅院,能护自己周全更为重要。”
“你只是在保护自己,我又怎么会反感,日后我希望你像今日一样不会被姜家人拿捏。”
“这世道本就弱肉强食。”
“好。”姜苡眠点点头。
正在这时裴奕侍卫来报。
安柔郡主面见了皇上,此刻皇后娘娘要求他立刻回宫。
“安柔郡主可有说了什么?”裴奕问。
侍卫答道:“属下听掌事公公说安柔郡主给皇上呈了南国的玉玺和城防图为的就是让皇上答应她一个要求。”
“知道了,不回,下去吧。”裴奕冷冷道。
姜苡眠没有想到裴奕竟然直接拒绝皇后。
来传话的侍卫及跟随太子来的侍卫都小心翼翼地等在门外,几人都在焦急地等待,心里担忧太子殿下不愿意回宫。
太子昨夜出宫至今未归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皇后那里。
太子殿下若不回宫受责罚的只会是他们。
气压低沉。
姜苡眠伸出白嫩的手指揪了揪裴奕的衣袖,声音乖软:“殿下,你还是快些回宫吧,皇后娘娘找你定是有急事。”
“若她知道你在我这恐怕会生气,还是不要在姜府逗留太久。”
“我不想惹皇后娘娘不悦,也不想你与皇后娘娘产生芥蒂,就当你心疼心疼我,好不好?”
“好不好嘛?”
“好。”裴奕眼神一直在姜苡眠身上,看着她为自己着想的样子他感觉心底深处极其柔软。
他低声哄道:“你昨夜没有睡好,今日这么早又被叫醒,先吃点东西,吃过东西后我看着你睡着便离开。”
“好,那我一定快快吃完,快快睡着。”姜苡眠仰着脸看着他。
要比深情她定会演得比他还要深情。
直到姜苡眠吃过东西,睡着了,裴奕帮她盖好被子后才离开。
他关上堂园门后,眼里早就没有了刚才那丝温柔。
他不知道安柔又和皇上皇后说了些什么,以至于皇后特意通传侍卫让他回宫。
皇宫内。
安柔郡主跪在殿下,将镶金玉匣子举过头顶,匣子中装的正是南国的玉玺及城防图。
“求皇上成全臣女的请求。”她重重叩首,缠着纱布的小腿腕上渗出鲜血,“臣女在南国饮冰雪八年,日日不敢忘记皇上的话。”
“臣女心中永远记得皇上说的,安国的荣辱与我同重。”
“我未曾让安国丢了脸面,如今带回这玉玺和城防图就是希望皇上能一统天下,创造出太平盛世。”
看着殿前跪着恳切请求她的安柔,皇上坐在高位一直抚摸着他的玉扳指,沉默片刻才开口。
“安柔,朕知道这些年你受苦了,你的要求只要在朕的能力范围之内朕都可以答应。”
安柔郡主再次叩首:“臣女恳请皇上让臣女永远留在宫中。”
“并允许把将要为臣女举办的接风宴办在宫中,届时臣女想邀请姜家千金一块参与。”
“安柔这是为何?朕可以在宫外任意地点安置宅子。”
“皇上,臣女倾慕太子殿下一人,此生之想嫁与他,若是与太子无缘并终身不嫁,只愿在宫中陪着他,还求皇上成全。”
皇上抬眼瞥见了安柔受伤的腿腕,近日发生的事情皇上也听说了,太子如今对安柔是毫无情意,他也不希望太子娶安柔,不过也好过娶姜家之女。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既如此就让她们自己去争去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