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欢的马车缓缓停在太学门前,四周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苏景熙一脸灿烂地冲着姐姐笑,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自信的光芒:“姐姐别担心!我和四哥肯定能在这儿站稳脚跟,不会被人小瞧!”
四哥一直对能进入太学求学满怀憧憬,如今机会难得,他自然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
苏欢轻轻颔首,目光中满是关切与疼爱,这才放心地让他们下了车。
来的路上,他们与苏靖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险些就错过了入学的时辰。
此时太学门前冷冷清清,除了那值守的小厮,看不到半个人影,显得格外寂静。
苏靖鼻子里冷哼一声,脸上挂着满满的不屑,大摇大摆地迈步向前。
那小厮一眼就认出了他,赶忙满脸堆笑,恭敬地说道:“苏二少爷。”
苏靖随意地应了一声,刚跨过大门,突然猛地转过身来,眼神中充满了挑衅:哼,他倒要看看,苏欢他们口中太学山长的推荐信,到底是真是假,可别是在唬人!
苏景逸身着一袭虽然朴素但却一尘不染的长衫,身姿挺拔如松,不卑不亢地走上前去,双手递上一封信函。“清河镇苏景逸、苏景熙,有幸得到太学山长的亲笔推荐信,特来求学。”
守门的小厮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你、你说什么!?这居然是太学山长的推荐信!?”要知道太学山长眼光极高,平日里极少给人写推荐信,这两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少年,到底是什么来头?
小厮颤抖着双手接过信,打开一看,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来。
苏靖i见状,立刻得意地冷笑起来:“哈哈,我就知道有猫腻!”他心里暗自窃喜,那可是堂堂太学山长,苏欢他们几个在外面漂泊了这么多年,能勉强活下去就不错了,怎么可能真的拿到山长的推荐信,肯定是伪造的,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小厮连忙赔着笑脸解释:“不不不,小的实在是不太认得太学山长的笔迹,所以也不敢确定这封信的真假……”
苏靖不耐烦地一把夺过信,匆匆扫了一眼后,笑得更加张狂:“哼,太学山长的笔迹我再熟悉不过了,这明显就是伪造的!”他恶狠狠地将信朝着苏景逸扔了过去,“苏景逸,你胆子可真不小,竟敢在太学门前公然撒谎!”
苏景逸微微侧身,那封信擦着他的脸颊飞过,眼看着就要落到地上。苏景熙眼疾手快,迅速伸出手稳稳地接住了信,心中又急又气:开什么玩笑,四哥的入学就指望这封信了,苏靖这个混蛋居然敢如此放肆!
“苏靖,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也配扔这封信!”
苏靖满脸嘲讽,不屑地说道:“不就是一封假信嘛,有什么了不起的,我随便就能写出来……”
就在这时,一道低沉而威严的声音犹如洪钟般从身后传来:“哦?”
苏靖下意识地转过头,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山、太学山长!?”
李鹤轩今日见迟迟不见有人来,便亲自前来查看情况,没想到刚到就听到了这一番荒谬至极的言论。
他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你是……苏家的?”
苏靖在太学里向来是学业垫底,成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李鹤轩对这样的学生自然没什么好印象,只是因为他前几天说撞见了鬼,被吓得不轻,一直没来上课,才有点模糊的记忆。
李鹤轩冷冷地说道:“我倒不知道,你对我的亲笔信竟然如此嗤之以鼻。”
苏靖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什、什么!?”
李鹤轩却不再理会他,目光越过他的头顶,看向苏景逸,脸上缓缓露出了一丝温和的笑意:“我还以为你不会来了呢。”
苏景逸神情肃穆而恭敬,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学生苏景逸,拜见太学山长。”
李鹤轩仔细地端详着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将目光投向苏景逸身后,微笑着问道:“这是你的弟弟?”
兄弟俩虽然气质截然不同,但眉眼间却隐隐有着几分相似之处。
苏景熙想起姐姐之前的再三叮嘱,立刻收敛了身上的锋芒,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向山长问好。
苏靖呆若木鸡地站在原地,整个人都仿佛被定住了一般:那封信竟然是真的!而且太学山长居然还亲自前来迎接,这怎么可能!
李鹤轩见兄弟俩举止得体、彬彬有礼,心情大好,目光一转,落在了站在马车旁边的苏欢身上。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苏欢微微屈膝,垂首轻声说道,声音清婉却透着一股坚定:“见过太学山长。”
李鹤轩恍然大悟:“这就是你的姐姐?”
当初他回老家的时候,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茶馆里稍作歇息,偶然间遇到了苏景逸。
那少年年纪虽小,却谈吐不凡,见解独到深刻。
李鹤轩本就是个爱才惜才之人,尽管当时因为守孝多日,身体颇为不适,可还是坚持写了一封推荐信,诚挚地邀请他来帝京求学。
苏景逸当时曾说,家中父母早亡,全靠姐姐不辞辛劳、含辛茹苦地将他们养大,实在不忍心再给姐姐增添负担,若是将来有机会,一定会报答这份恩情。
李鹤轩当时感叹这姐弟几人的命运坎坷多舛,却又有着坚韧不拔的骨气,便没有强行要求。
没想到,今日他们真的来了!
苏欢唇角微微上扬,眼神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太学山长的知遇之恩,我和阿逸、阿熙定当铭记于心,永生不忘。”
顾府内,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
“爹,您听说了吗?阿逸和阿熙今天去太学了,而且阿逸竟然拿到了太学山长的亲笔推荐信!”
顾梵在翰林院任职,消息十分灵通,此刻兴奋得满脸通红,急切地说道。
顾赫放下手中的卷宗,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的神色:“哦?竟有此事?”
顾梵接着说道:“您还记得吗,去年太学山长回老家奔丧,您当时正好出京查案,还顺路护送了他一段路呢。”
顾赫点了点头,陷入了回忆:“记得。那段时间阴雨连绵不断,官道还算好走,可清河镇那个小地方,越往里面走,道路就越是泥泞不堪,太学山长在路上耽搁了好些日子。”
顾楚安一拍大腿,激动地说道:“就是那个时候,阿逸出去采药,恰好碰到了太学山长!”
顾赫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如此说来,还真是机缘巧合啊。这样的机缘,可不是一般人能够遇到的。”
顾梵也满心欢喜,不住地点头:“是啊!阿逸从小就聪明好学,是个读书的好苗子,果然是金子总会发光!”
他原本还在为苏景逸和苏景熙的入学之事忧心忡忡,想着要托关系帮他们一把,没想到这件事竟然如此顺利地解决了!
顾赫似乎想起了什么,眼神变得柔和而充满感慨:“以前总觉得他们还只是不懂事的孩子,事事都得我们操心,如今看来,是我想多了。很多事情,她都已经安排得妥妥当当,让人放心啊。”
顾梵听到这话,眉头微微皱起:“对了,今日在翰林院,好几个同僚都向我打听欢欢妹妹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