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幕在凌晨四点半悄然退潮,顾沉舟的作训服肩章挂着断墙的钢筋,背后的绷带渗着淡红,却在看见苏晚晴用被单条给伤员固定手臂时,忘了伤口的痛。她的蓝布衫早被血水和雨水浸透,辫子散成水草般的发绺,发梢滴下的水珠混着伤员的血,在晨光里泛着淡金。
\"嫂子,疼......\" 小伤员的呜咽让苏晚晴蹲下身,从急救包摸出最后块薄荷糖 —— 糖纸是顾沉舟去年的奖状背面,印着 \"军事训练标兵\" 的烫金字。她剥开糖纸,突然想起他说过 \"甜能止痛\",此刻糖块在小伤员嘴里发出清脆的响,像极了他们第一次通电话时,听筒里的电流杂音。
\"饿吗?\" 苏晚晴转身看见顾沉舟醒了,作训服口袋露出半截竹筒饭,是婆婆昨夜塞的,此刻已被雨水泡软。她摸出急救包底层的压缩饼干,包装纸印着 \"舟晴园\" 的番茄图案,\"还有半块。\"
顾沉舟却伸手拽住她的手腕,力道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她踉跄着坐在他身边,断墙的青苔蹭脏了她的裙摆,却在看见他从作训服内袋摸出个东西时,呼吸骤然停滞 —— 那是枚用子弹壳磨制的戒指,底缘刻着 \"1985.7.23\",尾端的抛物线正对着她的眉心。
\"在塌方区捡的弹壳,\" 他的声音混着破晓的凉意,却比任何誓言都更滚烫,\"本来想等周年庆......\" 喉结在绷带里滚动,\"但看见预制板砸下来时你眼里的光,突然怕来不及。\"
苏晚晴的指尖抚过戒指的膛线刻痕,那里还留着他打磨时的体温。她想起三年前他教她认弹壳:\"每颗子弹的膛线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我对你的心跳。\" 此刻这枚戒指的膛线,竟与她腕间手链的某枚弹壳完全吻合 —— 那是 1983 年雪崩时,他打空的最后一颗子弹。
\"晚晴,\" 顾沉舟望着渐亮的天空,远处挖掘机的轰鸣像大地的心跳,\"等这次任务结束,\" 指腹划过她掌心的薄茧,\"我就打报告娶你。\" 这句话说得极轻,却让断墙上的露珠突然凝结,顺着弹壳戒指的弧度滑落,在她手背烫出个无形的印。
她愣住了,想起 1981 年第一次收到他的信,信封上的邮戳还带着雪粒;想起 1983 年雪崩后,他躺在野战医院说 \"等我能站起来,就带你看雪山日出\";想起昨夜他用身体替她挡住预制板时,后背的血浸透了她的衣襟。此刻泪水突然涌出,混着雨水滑进嘴角,咸涩里带着薄荷糖的余味 —— 那是他们在灾难里,熬出的最甜的蜜。
\"好。\" 她把戒指套进无名指,子弹壳的冷意很快被体温焐热,\"但你得答应我,\" 指尖划过他后颈的绷带,\"以后每次执行任务,\" 目光落在断墙下的急救包,\"都带着我缝的护颈,里面有防晕车的艾草。\"
顾沉舟的低笑震得断墙簌簌落灰,他掏出藏在急救包夹层的、她未寄出的情书 ——1982 年的信纸已泛黄,却在角落多了行他的字迹:\"其实我早把求婚信刻在子弹壳上,埋在咱们的时光胶囊里。\" 信末画着极小的婚礼场景,他穿着洗旧的作训服,她戴着弹壳耳环,身后是 \"舟晴园\" 的番茄藤。
破晓的阳光终于穿透云层,在顾沉舟的军功章上折射出七彩光晕。苏晚晴望着远处赶来的医疗车队,车身上印着 \"军民同心\" 的标语,突然发现那字迹的笔锋,竟与顾沉舟刻在弹壳戒指上的抛物线如出一辙。
\"看,\" 顾沉舟指着东方的朝霞,\"像不像你织的第一条围巾?\" 枣红色的霞光里,他的肩章金星与她的弹壳戒指交相辉映,像两枚永远配套的勋章。她突然想起他训练日志里的话:\"最好的弹道,是穿越所有风雪,精准吻到属于我的春天。\" 此刻的春天,正从他们交叠的指缝间,缓缓流淌。
这一晚,临时安置点的篝火在星空下跳动,苏晚晴的帆布包躺在顾沉舟腿上,弹壳风铃随着微风轻响。他摸着她无名指的戒指,突然发现内侧刻着极小的 \"晴\" 字 —— 是她刚才趁他不注意,用他的刺刀刻的。而她靠在他未受伤的肩上,望着篝火里的火星,知道那些飞溅的光,终将在黎明后,变成他们未来日子里,无数个温暖的瞬间。
顾沉舟的防汛日志停留在最后一页,字迹被晨露洇湿却清晰:\"在破晓时向她求婚,子弹壳戒指的膛线刚好卡住她的无名指。原来誓言不必惊天动地,是她缝在我护颈里的艾草,是我刻在她戒指上的弹道,是我们在废墟上,用疼痛与希望,共同写下的、永不褪色的破晓之约。\" 页脚画着弹壳戒指与篝火,中间是重叠的 \"舟晴 \" 二字,像两颗在黎明前相遇的星,从此交相辉映,再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