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团长意识到眼前的记者不简单。他注意到,尽管漂亮国对新龙国实施了封锁,而且朝鲜半岛正处于战争状态,倭国列岛作为盟军的桥头堡,青霉素等医疗物资极为稀缺。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一次性拿出十几支青霉素是非常罕见的。在新龙国成立初期,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青霉素极为稀缺,价格甚至比黄金还贵6倍。1949年,一支20万单位的青霉素仅重0.12克,但价格却非常昂贵。这种稀缺性使得青霉素成为了一种极为珍贵的医疗物资,即使在盟军控制下的倭国列岛,也难以轻易获得如此大量的青霉素。因此,何团长意识到,这人能够提供这么多青霉素,说明他可能拥有特殊的渠道或资源。
何团长对俊仁说道:“记者同志,能借一步说话吗?”
俊仁不疑有他说道:“请!”
来到医务室外面,何团长首先客气的说道:“记者同志,感谢你送来的药,但是你能告诉我,你到底是什么人?”
俊仁道:“什么人这个问题可就难了。我应该算是不想跟你们做敌人的敌人吧!我的一个朋友曾经问我,如果这场战争让我们的人来打会赢吗?”
俊仁自言自语道:“如果在来到这里之前,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会,但是这之后我会告诉他,太遗憾了。你们其实应该成为朋友,而不是敌人。”
何团长道:“能告诉我你的这位朋友是谁吗?”
俊仁道:“等战争结束吧,等战争结束,如果我们有机会再见面,我会告诉你!”
何团长又说道:“记者同志,我们拿了你这么多的青霉素,我们暂时无力支付,这样我给你打个欠条。”
俊仁道:“不用了,权当你们交个朋友。”
何团长说:“不行,我们志愿军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何况这青霉素有多贵,我们都知道比黄金还贵的货!你给我们送来药,我们很感激的,怎么好意思让你赔本呢?”
俊仁见对方一点坚持说道:“好吧!”之后那个何团长真的在墙上当书桌拿了一张纸认认真真地给他写了一张欠条。
俊仁也把剩下的青霉素和链霉素都给了他,也就几十根吧,何团长当场就要给他再写一份欠条。
俊仁却大手一挥:”就当送你们了,买一送一。”
何团长说:“这怎么好意思呢?”俊仁道:“就当圣诞大酬宾啊,圣诞节快到了,买一送一啊!”
何团长说道:“你可真像个资本家,还买一送一,圣诞大酬宾。”这句话带有讽刺意味,何团长用“资本家”来形容俊仁的慷慨行为,暗示他的行为像是在进行商业交易。
何团长进一步说道:“资本家可是剥削底层劳动力的对象。是要被打倒的对象!”这句话表明何团长对资本家持有批判态度,认为资本家是剥削底层劳动力的对象,是需要被推翻的对象。
俊仁回应道:“这是一种策略,再说了资本家不好吗?”俊仁对资本家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资本家的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策略,而不是单纯的剥削。
俊仁说道:“可是我并没有剥削谁呀,薄利多销啊,圣诞大酬宾就是这种道理!”俊仁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一种商业策略,通过提供更多的价值来吸引客户,而不是通过剥削来获取利润。
俊仁进一步说道:“至于资本家,如果技术革新带来的利益要远大于人工的利益,那么资本家会毫不犹豫的去做这样甚至会导致工人失业,难道这样也是剥削吗?”这句话展示了俊仁对技术革新的深刻理解。他意识到,技术革新可能会导致工人失业,但这并不一定是剥削。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大的利益。
何团长会对俊仁的观点表示质疑,认为技术革新导致工人失业仍然是剥削的一种形式。他可能会强调,资本家通过技术革新获取利润,而工人则失去了工作机会。
俊仁道:“可是,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和失业就业率是息息相关的,你总不可能要求资本家在进行技术革新的同时不能裁员,毕竟他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工人,难道让他养着吃闲饭的?”
何团长说:“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再培训和再就业计划来缓解技术革新带来的失业问题。”
俊仁却道:“你说的这些资本主义也可以做到啊!”
这个何团长没有回答,也许是无法回答,也许是不想破坏和这位给志愿军送药的记者的关系。
之后俊仁告别了何团长来到无人的地带驾驶飞船回到了与那国岛水下的金字塔,之后拿出穿梭机来到岸上,把穿梭机搜进空间,拿出汽车启动量子球回了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