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有些犹豫道:“就怕此人存有二心。”
多铎则告诫道:“此时要紧的是对付李自成,没了晋商这条线,咱们必须想办法攻入关内,不然凭借中原地带的富饶,李自成将很快站稳脚跟。”
要想击溃山海关防线,目前唯一办法只有找周家买炮。
谁能想到会出现周家这种如此厉害的武器。
多尔衮无奈:“就听你的吧。”
在张家口外清兵已经做好了迎接晋商打劫银子的准备,大同这边却已经提前动了手。
此时在一处小城池外。
吴三桂身后十万武装到牙齿的士兵虎视眈眈。
“确认八家的物资都集中在这里吗?”
手下探子道:“回总兵,八家原本是分散存放物资,不知为何突然集中在一起,八成是打算跑路,小人打听到这八家还带着一百多门火炮,护院打手上万人。”
吴三桂一挥手道:“马上包围此处据点,一个都别放走。”
自从见识过山海关炮战,吴三桂是真不敢再打仗,毕竟这玩意离得老远连城墙都能炸塌,得多少人命往里面填。
不过来到大同后他又找回了信心。
此时所带领的十万大军,战争配置极高,一千门轻型火炮,一万火铳兵,三万骑兵,三万步兵,一万后勤粮草兵。
不光如此,还大量装备有周家的特制炸雷。
这玩意厉害,上面有根线,只要用火折子一点,然后扔出去能炸死一大片。
甭说攻城拔寨,就算是给个没城墙的小山坡,吴三桂有信心阻挡反贼与建奴百万大军。
吴三桂道:“周家还真是苟,这般战争潜力还龟缩在大同。”
随军一起来的吴襄训诫道:“周家不叫苟,而是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我在周家这些日子与周国辅经常交流,周家的战争理念出类拔萃。”
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句话出自穰苴的司马法,是比孙子兵法还要古老的兵法。
身为武将,吴三桂自然清楚里面的意思。
天天打仗会民不聊生,忘记战争则会招来危机。
所以平日练兵成为非常重要的事。
吴三桂道:“这一次咱们的队伍算是大材小用了,若是让我再回山海关,我有把握将建奴一路打回盛京去!”
吴襄冷笑道:“我儿你最好别去山海关,那地方已经成了周家发战争财的泥沼漩涡,谁去都不得好,你要去了恐怕连尸骨都剩不下。”
吴三桂有些不理解问:“周家究竟怎样发财?”
吴襄道:“撮合建奴与反贼开战,大炮便宜送,炮弹几倍利润,远不止如此,一旦战争结束,周家还有许多后续手段赚银子。”
“久而久之反贼也好,建奴也好,将会依赖于周家的武器,同时丧失自己的战争潜力,包括现在的陛下,将来也得成为周家赚钱工具。”
吴三桂大惊道:“父亲慎言,怎么能妄议皇权。”
“皇权有什么好怕,”吴襄眼神变得锐利,“信不信再过一些日子,周家就会扶持出几个新的皇帝,让这群人互相征伐,他周世显好方便卖炮。”
怎么会这样?
吴三桂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若是这天下到处是皇帝,皇权还有什么约束力?
吴襄继续道:“兴许你感觉不到,现在有李自成、张献忠、多尔衮、朱由崧、过几天就会多出许多人来,到时候火药与炮弹的消耗量将会成为无底洞。”
吴三桂问道:“难道他周家就不怕被抢吗?”
吴襄看着自己儿子,像生了个傻子一样,怎么曾经如此优秀的儿子变得如此蠢笨。
“周家卖炮弹,有了银子自己造炮,谁敢抢周家,他周世显先给你断了炮弹,然后以数倍的火炮推平你。”
“要么乖乖买炮,要么被推平,不过好在他只是个驸马,从礼法上讲不能够自立为王,对所有人的身份特权都构不成威胁。“
“同样也因为这个身份,所有人都可以放心向他买炮。”
吴三桂顿时开窍,这不就是典型的无赖吗?
无赖都是抬举周世显,应当叫得罪不起的强盗,完全可以明抢,他非要卖炮。
吴襄又问道:“知道陛下为何放下脸面抢银子吗?”
吴三桂思索着回答:“陛下兴许是缺粮草,毕竟以后回京城需要一大笔财政银子支出。”
“蠢笨,你应当多想想,”吴襄有些恨铁不成钢,“陛下抢银子也是为了买炮,因为周家不给陛下火药与大炮制造的工艺。”
吴三桂问:“难道我大明还找不出其他人造炮吗?”
毕竟大明多少是有人才的,在崇祯之前就有许多懂造炮的大臣。
吴襄摇头道:“若是能自己造,那反贼与建奴又何必来买,最重要是周家造的成本极低,外界根本不清楚这是多么巨大利益。”
“就这么跟你说吧,他周国辅吃得起南方海边横跨大明送来的活螃蟹,也用的起平常百姓不舍得用的厕纸,还是那种镶金边的,带颜色的,抠不破的,印有菊花图案的。”
啊!
吴三桂震惊。
关于纸张价格并不贵,基本人人都买得起,但是舍得当厕纸的,只有权贵,甚至是不能用写过字的纸。
否则将会被文人骂死。
吴襄道:“你也不用吃惊,我怀疑周家拥有自己的商路,远非晋商能力所能比。”
说话间,炮兵已经开始攻城。
千门火炮启发,大地为之一颤,仅仅一轮射击,城墙消失不见。
随后骑兵在狼烟的掩护下开始冲锋,根本不给对方使用火炮反击的时间,所到之处但凡有大炮一概用炸雷毁掉。
骑兵之后便是火铳兵,排成一排向前推进,打扫战场,持刀抵抗的人百米外就被击毙。
近乎一边倒的战况,连喊杀声都很小。
吴三桂骑马来到几个人面前说道:“听好了,今天抢你们的是大顺军。”
一人抬起头问:“大顺军不是没有炮弹了吗?”
知道的还挺多,吴三桂一鞭子抽出道:“大顺有的是炮弹,再敢多嘴就把你塞进炮口里。”
所有人鸦雀无声。
全都是晋商家眷与奴仆,护院和打手都在火铳下一个没剩,自然不敢再有人反抗。
见状,吴三桂大声道:“现在交出所有银两,大顺不杀手无寸铁的人,要怪就怪你们晋商通敌!”
通敌可是死罪,谁也不敢再有怨言。
所有人开始将身上的银两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