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宫。
到没有如同外面一样大量房子被烧毁。
只是除了少数士兵站岗外显得格外冷清。
王承恩交代道:“待会儿见了陛下,千万别像在大同一样口无遮拦,现在陛下听到反贼俩字就发火。”
“宫里但凡值钱点的东西也全被搬空,若没有你给的聘礼,恐怕陛下回来还真不是好选择。”
“不过你也要清楚,陛下既然已经回来,就是天下共主,要小心侍奉。”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
更何况是个曾经走投无路的皇帝,发起疯来谁也不清楚会怎样。
还未靠近乾清宫就已经听到咒骂声。
“朕的龙椅在哪!”
“该死的反贼竟敢连朕的床榻都不放过。”
“朕要砍了李自成!”
“给朕滚,一群蠢臣!”
王承恩来到门口,再次掐起兰花指道:“陛下,周驸马来了。”
“让他进来!”
周世显进入门内,见到满地狼藉。
可以说能被砸的都砸了。
朱由检转过身问:“你说,臣子们为何不愿见朕!”
周世显撇了撇嘴,还是将刚刚王承恩的话抛之脑后,“自然是因为穷,陛下没银子,臣子不愿上朝见陛下。”
朱由检怒道:“银子,又是银子,朕富有四海,天下尽可取之,他们怎么敢忤逆皇权!”
周世显急忙安抚:“陛下,臣有一策,可令百官归朝。”
朱由检道:“说,让朕听听看。”
皇帝都混成这个样子,试问哪个当臣子的还愿意扶持,说白了人一旦失势,猪狗不如。
大臣们自然不愿意回来。
要兵没兵,要银子没银子,回来岂不是喝西北风。
这就叫阶级的利益没捆绑好。
周世显道:“大臣不愿回来,是因为陛下少了威望,陛下的权利不能让人得到信服,同时陛下也不能带给臣子们好处。”
“臣有一策,可在明日张贴圣旨,宣布三件事。”
“第一,陛下重回京城应当赦免天下。”
“第二,命朝堂官员见驾。”
“第三,要求各地官员上报业绩,并承诺择日开仓放粮接济百姓。”
前两条没什么问题,朱由检问:“朕到哪里弄粮食接济百姓?”
周世显眼神藏起一道光:“陛下应当召集粮商,若愿意捐出粮食,则相安无事,并且给他们减免商税,若有不捐粮的商人,可加倍赋税给他们。”
总之就是明抢改成暗抢。
用本来就收不上来的税当做好处给富商,强迫富商往外吐银子。
周世显继续道:“除此之外,陛下还应当每日点燃炮弹,弄出些动静来震慑宵小,也让那些跑路的大臣相信陛下有了实力守住大明。”
朱由检低下头来回踱步思考。
“不错,你的主意很好,若是大臣们依然不愿回来怎么办?”
周世显笑道:“陛下何不直接派人去请,那建奴皇太极尚能出城十里迎接孔有德,并且将自己貂裘亲手赠与洪承畴,陛下难道还不如皇太极。”
提起建奴朱由检更加生气。
大明无数贰臣投降了皇太极,不光如此还全都是重臣。
朱由检怒道:“休要再提这些人,朕当真是白白信任他们一回。”
周世显在心中直摇头。
这些人为什么叛变难道皇帝心里还没数吗?
一方面是皇帝疑心重,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倒好隔三差五换人。
可以说辽东的战事连连失利,除了有人通敌外,就是因为总换人,临阵换将自古都是大忌,再加上官员之间勾心斗角。
能好才是怪事。
周世显道:“陛下还是应当以大局为重,先把人弄回来再说。”
朱由检怒道:“滚,既然他们敢负朕,朕也绝不让他们回来!”
来一趟只为了挨顿骂。
周世显默默退出乾清宫外。
出了宫殿,王承恩一直在外面守着,可以说双方的对话全听在耳中。
“驸马爷受委屈了,陛下现在也是因为丢了京城心境不稳,过些时日会好起来。”
周世显无奈笑了笑。
自古爱笑的人都有好运气,所以没必要因此愁眉苦脸。
神不知鬼不觉中,周世显将一锭金子塞进王承恩手中,然后小声道:“王宫监帮帮忙,小子的婚事还需要提上日程。”
王承恩急忙收起金子道:“驸马爷请放心,咱家肯定会劝一劝陛下。”
之所以称呼为宫监,实际上是宦官的官名,因为王承恩是司礼监秉笔大太监,也就是皇帝的秘书,可以直接以职位称呼王秉笔,或者是王太监。
因为在大明太监这个称呼是尊称。
到了满清时候才叫公公。
然而周世显叫着不太习惯,总感觉凉飕飕,所以私自称王承恩为宫监,也就是宫里太监的意思。
一字之差感觉上好许多。
周世显拜别道:“今日后还请王宫监多多照拂。”
王承恩道:“自然,驸马先请回吧。”
待到周世显离开。
朱由检沉声问:“他和你说了些什么?”
王承恩转身走入门内道:“周驸马给了咱一锭金子,还提到他与公主婚事,臣觉得还是尽早给周家完婚为好,省的生出变故。”
提到给周世显完婚,朱由检疑心病又犯了。
他总感觉一个公主就能让周家这样的势力心甘情愿俯首称臣哪里不太对。
然而不给周世显完婚,周家就有可能自立为王。
可以说陷入一种古怪的局面。
朱由检道:“他周世显真是财大气粗,到了京城竟然先做贿赂的事,依朕看这婚事还需要再等一等。”
王承恩劝道:“陛下,不能再等下去,万一让这小子生出二心,再嫁公主也没有意义,臣以为应当尽早,不宜过晚。”
这倒是提醒朱由检。
就因为过去有些时候不是他这个皇帝不给臣子好处,是因为实在穷的没东西拿得出手。
反倒是现在没有这些顾虑。
因为周家不差钱。
光从大同带回来的银子就有五千万两。
可以说在回京城之前,周家的彩礼已经一步到位,解了他朱由检这个皇帝的燃眉之急。
剩下的事,只有重建朝廷。
朱由检叹气道:“罢了罢了,等朕明日张贴圣旨,臣子们回来就给他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