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奴儿干都司富有,无异于说沙漠里都是水。
朱由检万万不能相信。
可是世间就是这么神奇。
矿产资源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甚至是西伯利亚撒尿都能冻住的地方矿产也极为丰富。
沙漠里更是到处都有石油。
而凡是平原地带粮食必然盛产,沿海经贸必然发达,靠近高原雪山就永远不缺淡水,因为是淡水发源地。
而森林茂盛地方,则总不缺药材。
只能说北边有北边的好处,南边有南边的气候便利。
又过了些时日。
朱由检再次收到一封信。
不光有信,还有三只美轮美奂琉璃瓶子,和五百门新型小钢炮。
小钢炮的出现,让大明所有人为止震惊。
因为武器迭代升级,意味着他们所生产旧炮全成为废铁。
朝堂上,文武百官一个都不敢吭声。
而朱由检则脸色阴沉,一遍又一遍仔细阅读信件。
直到有大臣站不住瘫软在地。
朱由检震怒道:“无耻建奴,竟敢在冬日想偷袭我大明京师!”
哐当!
朱由检起身一脚揣在木匠新造的龙椅上。
这个消息十分炸裂。
大明现在什么情况?
正是养精蓄锐的时候,可以说谁都不想开战,而大炮产能过剩又不得不在南方打仗。
不只是谁踢了魏藻德一脚。
魏藻德踉跄两步走上前,来不及回头看,颤抖着道:“陛下,建奴背靠周家,一定也获得了新式火炮,这一仗恐怕不好打。”
朱由检用杀人般目光问:“你说该怎么办?”
魏藻德哆嗦着道:“臣以为,应当用计,撤离京师,然后将反贼困在京师范围内。”
撤离京城,意味着将大明最核心枢纽拱手让人。
如此大逆不道砍头都是轻的,不灭九族都得烧高香。
而魏藻德也不想这样说,只是他实在是害怕,怕再来一个刘宗敏,每次想到被刘宗敏夹头都浑身颤抖,还不如直言一回死在皇帝手上痛快。
反正他是豁出去。
然而朱由检却露出一副诡异微笑。
笑的魏藻德心中直发毛。
朱由检道:“不错,没想到魏爱卿也能说出良言。”
满朝文武皆惊。
后边的方岳贡也不明所以,怎么回事?难道皇帝疯了?
刚刚的一脚就是方岳贡踹的,只因为魏藻德天天上朝一句话不说,如此尸位素餐他看着不顺眼。
谁也无法理解皇帝想法。
而朱由检则在庆幸自己生了个好女儿。
因为在信中已经陈明利弊。
野兽尚且懂得断尾求生,他朱由检又何尝做不得?
朱由检每次回想到京城被破,自己亲手砍死皇后,他内心都无比撕裂备受煎熬。
而现在,朱媺娖在信中明确提到只要放弃京城,周家就不会不管大明。
死守京城,只会与建奴两败俱伤,不如迁移京都去南京整顿南方兵马,如此还能恢复税收,肃清南方底层官员与豪绅。
朱由检道:“快,快去把那张地图取来!”
王承恩一路小跑取来地图。
随着地图展开,朱由检目光渐渐充满异样。
因为一旦迁移去南京应天府,不光可以远离反贼,还能重启税收,以江浙一带的富饶,定能让大明国库充沛起来。
最重要的还是兵员。
在经过数次战争后,又把流民驱散到奴儿干都司,京师附近人口锐减,并且经过反贼抄家,周家垄断,早已被榨干。
尤其是晋商,一个银子都没剩下,已经毫无价值可言。
朱由检眼神慢慢变得狂热。
“朕要御驾亲征,灭掉南明假朝廷!”
“现在开始命令包括大同在内所有百姓向南迁移,转移皇都至应天府。”
“朕要让这群建奴在京师连人影都看不到!”
要迁移,干脆学周家,一个人口都不留给建奴。
朱由检这招不得不说十分毒辣。
方岳贡忍不住问:“陛下,咱们迁移,一旦放建奴入关,恐怕对方会一路南下,臣以为此事极为危险。”
吴襄反倒有不同意见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可行,咱们只需要重兵在开封府一带设立防线,以火器威力绝对能守得住。”
只能说时代变了。
现在京兵手里拿的都不是刀,而是燧发火枪。
这玩意可以说专克骑兵。
朱由检也狠下心来,非要玩一把大的,怒道:“此事无需再议,马上实施,朕要让建奴困死在这块不毛之地!”
早朝结束。
随着命令下达,近千万百姓开始浩浩荡荡向南迁移。
所过之处是寸草不生,被带走的干干净净。
而京城里的达官贵人们也是先一步跑路。
短短几日,京师成为无主慌地。
望着紫禁城逐渐变荒凉,朱由检在一颗歪脖树下负手而立。
这一次他要扭转乾坤。
王承恩上前道:“陛下,既然要走,咱们何须在挂念。”
朱由检叹息道:“朕不是挂念,而是要最后走,再看一眼紫禁城,早晚还是会回来,只不过没想到最终还是要走上这条路。”
“朕从未负过百姓,只是负了列祖列宗。”
“当皇帝有什么好处?”
“一个人连自己做什么都由不得自己,看似风光,死了正如朕的皇后,不过是一捧黄土,正如驸马所说,不败的皇朝只在历史中。”
天空下起雪,如刀角般划过脸庞。
王承恩只能将一件厚实披风给朱由检披上。
北方的雪,初降如棉花,寒冬如针刺,春日则像鹅毛。
此时正是最冷时候。
下过的雪第二日就结成块,第三日则硬的像石头。
朱由检转过身道:“把这棵树给朕砍了,朕看的心烦!”
王承恩回答:“陛下请放心,咱保证连根木头都不给建奴留。”
在紧锣密鼓迁移中,百姓听闻建奴要来,虽然不舍也是跑的极快。
因为动静太大,消息火速传到多尔衮手中。
多尔衮简直不敢相信,大明皇帝会放弃京城,此时他内心十分谨慎,甚至谨慎到怀疑是一场针对大清的惊天阴谋!
多尔衮问:“大明皇帝为何要走?”
多铎也想不明白回答:“此事绝对有蹊跷。”
多尔衮诧异:“难道咱们的消息被泄露?”
多铎道:“不会,知道此事之人没几个,绝不可能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