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不知道的是。
东三省耕地面积最多可以达到三亿多亩地。
而大明巅峰时全国耕地才八亿多亩。
现在几百万人对耕地开发量少而又少,远远达不到将土地资源利用到极致。
更何况,大明百姓在荒废农田。
而周家则有高产粮种。
两相对比,周家能够在秋天得到足以养活全大明一亿人口的粮食总量。
钱大海越来越上火,照这么个耕种速度,他恐怕完不成任务。
“不行,我要去找少爷出出主意。”
“你帮我在这看着别处乱子。”
姜镶道:“你放心,我帮你看守保证不出乱子。”
还未等钱大海离开,远远一辆马车驶来,正是周世显。
从春耕开始,周世显就只做了两件事,一个是编写制度,另一件是陪公主,以至于身体有些被掏空。
周世显虚弱走下马车问:“春耕如何?”
钱大海高兴道:“少爷您总算来了,老奴还想去找您,咱们现在耕牛严重不足,恐怕到夏日也种不完这些田亩。”
周世显不急不缓拿出几张纸道:“这事不难,你一会儿先将这三份告示贴出去,然后再去一趟造船坊,过段时间咱们需要大量船只出海。”
钱大海接过纸张。
三张纸一共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关于粮食,运行耕种百姓以组为单位,在秋收挑选粮食种子后自留三成粮食,而工分不变。
第二件事,关于开渠引水,春耕结束后,需要立马投入水渠建设。
第三件事,官员选拔,由百姓推举,再进行一系列选拔任职。
钱大海问道:“少爷,为何给百姓留三成粮食?”
周世显叹气道:“大海啊,看样子本少爷这些时日疏于对你调教,你仔细想一想,若你家不用交税,去了种子还有三成粮食拿,工分照旧换东西,你愿意种几亩地。”
一旁姜镶道:“累死我也得多种几亩地,这不是白捡钱吗!”
周世显负手而立笑道:“我把利益分出去,百姓就有积极性,谁能和银子有仇,只不过得注意一下,咱们本来就缺人,可别真累倒了人。”
钱大海顿时心领神会道:“少爷请放心,此告示张贴出去后,老奴立马吩咐人不让百姓过度劳动,以免百姓受累。”
周世显琢磨一下道:“另外,派人给我加大边境巡逻,南边长城,西边草原,北边上次那伙外来者,还有海边倭寇,不能让春耕遭到破坏。”
钱大海道:“少爷请放心,老奴这就去办事。”
傍晚。
大锅饭前。
东林三友拖着疲惫身体躺在地上。
而柳如是则给三人灌水。
钱谦益道:“我不明白,咱们为何要与百姓一起耕种。”
刘宗周也道:“周家怕是要没人了,大街小巷十街九空,全都去种地,照这么个种法,夏天也种不完。”
最难受当属黄宗羲。
黄宗羲累的全身酸痛道:“咱们只是帮忙送粮种,又没真弯腰下田,没看田里那些人没有耕牛全靠人耕吗?”
这般景象钱谦益与刘宗周也未见过。
十几人像牛马一样套着绳子拉动犁耙,就为了能在春日结束前种完地。
钱谦益问:“咱们该怎么办?”
自从被一侍女打过后,既然就得到一笔银子,同时也明白想站稳脚跟必须有工分,所以三人都加入黄宗羲的小组。
黄宗羲道:“原本我是田长,这次变成组长,咱们分的耕地确实有些多,但周家肯定早有安排。”
“如今要紧的是,耕地多,反倒缺人缺耕牛。”
“不光如此,等到浇灌时还需施肥放水。”
钱谦益有些熬不住道:“如此规模土地,咱们去哪弄肥水,就算把十条街百姓家茅坑掏干净,也不够用。”
刘宗周不服气道:“大不了老子如厕直接去田里,一夏天总能拉出一亩地。”
柳如是捂着嘴笑道:“若先生拉出一亩地,岂不是要先吃上几亩地豆子。”
黄宗羲道:“万万没想到,我见多识广,也没见识过肥水金汁也有短缺时候。”
就在几人吐槽时。
百姓们围着墙上三张告示指指点点。
钱谦益问:“他们在看什么?”
刘宗周爬起身来:“走,咱们一起去看看。”
不多时几人来到告示前。
第一张告示,百姓秋收在留取种子后,可以分得三成粮食,三成粮食允许买卖交易,并且工分不变。
黄宗羲还未意识到什么:“周家可真大方,本来穷人就不用交税,竟还能分得粮食。”
刘宗周却看出端倪:“若我们多种一亩地,岂不是多分一亩地三成粮食?”
几人看向刘宗周。
此时黄宗羲一拍大腿道:“不好,周家规定,小组能拓多少荒,就允许种多少地,咱们除了小组人数固定外,并没有耕种数量限制。”
钱谦益道:“那岂不是咱们种上个几百亩,秋收时候就有吃不完的粮。”
刘宗周道:“想的倒是美,几百亩就算用跑的,秋收前也跑不完。”
几人视线又看向第二张告示。
第二告示很简单,是关于开渠引水。
这件事早有规划,在种地之前就已经按照方块格画好了水渠路线,只需要等种完地直接开挖就行。
钱谦益道:“若开渠引水,只能灌溉到河流附近,并且一旦入夏有洪水风险。”
黄宗羲想了想道:“此事我还真听说过,听说过段时间要修筑堤坝,还有在地势较低处挖湖,并且还有在离河流较远处挖井。”
这样一来,就不得不考虑,离河流近容易遭遇洪水,而离河流远遇到干旱则取水比较辛苦。
钱谦益问:“咱们的田亩离河流多远?”
黄宗羲回答:“还真不远,有人专门来规划过水渠路线,看样子只能期待防洪堤坝早日建成。”
刘宗周道:“你们糊涂,堤坝哪有那么好建造,咱们若想未雨绸缪,就得先挖掘池塘,干旱时候就一大坑,雨多时候能存水,还能养上一些水物。”
二人眼前一亮。
黄宗羲道:“不愧是你,如此治理办法当得先秦一大彩。”
殊不知刘宗周本来就曾在工部任职,当过工部侍郎,对防洪水多少都比寻常人了解接触的多一些。
钱谦益道:“还有一张告示。”
几人又向最后一张告示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