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盛京。
所需要带的东西只有几样。
朱媺娖,用硝石制冰保鲜的海鲜,还有些贝壳海螺珍珠。
林林总总几大马车。
朱媺娖正对着阳光看珍珠,那乳白色光晕迷得人走不动路。
珍珠分咸水与淡水。
咸水就是海里野生的珍珠。
而淡水则是人工养殖。
明末没有假珍珠,也没有便宜到十块钱一大把的淡水珍珠,有的只是渔民在海边摸的海水珍珠。
没被过度开采好无污染的大自然,珍珠也比一般的大许多。
周世显道:“别看了,我让钱大海去准备,咱们要回去。”
朱媺娖有些不舍道:“这个地方真好。”
周世显揉了揉朱媺娖头发,“等下一次我再带你来,咱们可以在这里修一座府邸。”
朱媺娖鼻子有些酸道:“这可是你说的。”
“嗯,我说的,下次保证带你玩个够,”周世显将朱媺娖手中珍珠放回盒子里,“还有没有什么想要带的东西?”
“我想多带一些海鲜。”朱媺娖背着手。
就这样海鲜又多了一车。
没几日回到盛京。
此时盛京已经又有了许多变化。
无数新建房屋拔地而起,街头巷尾商贩也多了许多。
而皇宫大清门口则摩肩接踵都是人。
周家选拔人才,不少人一跃成为拥有铁饭碗的官员,这让百姓们蜂拥而至。
自然选不上的人多,选上的人也要面临试用期。
而更多的人开始重视起如何当田长。
因为他们发现田长权利更大,可以不用考试就能当上官员。
几日颠簸,在周世显回到盛京后,第一时间就找来了大壮几人。
在皇宫一处房间里。
周世显问:“北边沙俄人有消息吗?”
大壮道:“少爷是说那些罗斯人,他们在北边建起一座小城池,咱们本打算一炮崩了这个城,后来三瘸子说等养肥一些。”
周世显满脸黑线问道:“三瘸子是你的主意吗?”
三瘸子嘿嘿笑着说:“少爷,一炮崩了这群红毛子简单,但这伙人还会来,我派人摸清他们来时路线,准备直捣黄龙灭掉这个诺夫王朝。”
周世显深吸一口气道:“你知道罗曼诺夫王朝离咱们多远吗?没个一年半载都走不到,抓紧时间去把那伙人灭了,另外看看有没有能交流的,留下点活口。”
三瘸子道:“少爷放心,刘老六在那边盯着,保证不会出差错。”
周世显点了点头又问:“长城方向有动静吗?”
二黑上前道:“少爷,山海关安静的可怕,大清好像彻底沉寂下来,不过我猜测对方在养精蓄锐,不得不防。”
这一点周世显倒是很认同。
不过也不见得大清真的在养精蓄锐,也可能借着机会在解决内部矛盾。
毕竟之前送出去过一柄手铳,差不多是时候起作用。
周世显道:“这次我找你们来,是想问问谁愿意去一趟朝鲜高丽,毕竟与咱们接壤,不去一趟说不过去。”
三瘸子问:“少爷,按理说应当他们来朝拜咱们,怎么还要咱们去一趟?”
周世显道:“你见过哪个国家给公主朝拜?另外三韩高丽人与大清目前属于同一战线,如果处理不好等到秋天,咱们容易腹背受敌。”
三瘸子道:“既然如此,我愿意去一趟,若他们不识趣,就灭了他们。”
周世显笑道:“这倒不用,你去要注意一些事情,第一个对方有没有火器,第二个看看朝鲜对咱们的态度。”
三瘸子道:“少爷您放心,保证把事情办妥。”
又谈论半个时辰。
几人才结束小会议。
周世显刚走出门,就有下人等在门口。
“少爷,有几个人嚷着要见您,其中一位是黄宗羲。”
周世显眉头一挑,这伙人怎么又来了?
难道是上次挨教训没长记性?
周世显道:“你去让他们等着吧,等我忙完事情再去。”
下人匆匆去传话。
此时钱谦益几人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
钱谦益问:“周少主何时来?”
下人回答:“我家少爷很忙,让几位先等一等。”
刘宗周道:“有什么事情这么忙?”
下人摇了摇头闭口不言。
甭说他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也不告诉别人,万一泄密怎么办。
这就是周家制度的好处。
每个人都有共同利益。
见下人不回话,刘宗周有些恼怒,刚要训斥几声被黄宗羲拦住。
黄宗羲道:“咱们本来就是来探讨形而上学,人家主人家忙,也不能硬要周少主来见,依我看再等一等。”
刘宗周有些不高兴道:“你倒是不急,已经当上田长,可我们还没着落。”
黄宗羲笑着说:“瞧你说的话,我早就建议你俩沉下心来等着选田长,可你们非要走捷径。”
钱谦益问:“你这田长究竟还有什么瞒着我们?”
黄宗羲也不想撒谎,直接道:“其实田长选上去后,可以申请成立单独部门,我打算在这里开一家官制内书院,现在已经将写好的想法交上去了。”
俩人一惊,根本没想到田长权力这么大。
钱谦益问:“为何田长能够自己成立部门?”
黄宗羲回答:“因为是百姓选上去的,瞧见那边没有,那些个审核特殊人才的官员也都是田长,而特殊人才与田长升官渠道也不同。”
郑成功在一旁好奇问:“二者有何不同?”
黄宗羲道:“田长升的是官职,而特殊人才升的叫技术等级。”
刘宗周急道:“这么久你怎么不早说!”
黄宗羲一摊手回答:“你们也没问过,我好意提醒,却被当做耳旁风。”
确实不怪黄宗羲。
百姓选上来的,和应聘考试上来的,区别可大了,权利也不同。
柳如是问:“既然如此,特殊人才升不了大官,我们还来做什么?”
黄宗羲解释道:“我听说,特殊人才提升技术等级会增加收入,而我这个田长则是不能连任,等以后书院建好,当几年院长还要调任。”
郑成功若有所思道:“周家这一套制度还真是有趣,权利不在周家人手中,反倒给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