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道:“要不我们试一试,先敌一步打上一波,若能重创敌人也能减轻些压力。”
这样的提议让三瘸子心动。
正所谓先下手为强,凭什么要等着先挨打再还手?
更何况现在周家生产的大炮虽然射程没变,但威力比之前大多了。
主要是炼钢技术突破带来好处,大炮重量更轻,同时口径也更大了一些。
三瘸子道:“既然如此,我们出兵三万,先打上一轮再快速回到防线。”
大壮立马请命道:“这首战让我来,你们都别抢。”
一共就三个人。
二黑又比较稳健,三瘸子腿脚不好不想来回跑,本就没人和大壮抢。
不过该有的提醒还是很有必要。
三瘸子道:“你出战可以,但是不能掉以轻心。”
大壮笑道:“放心吧,我保证让敌人看不到谁打了他们。”
这句话三瘸子并没在意。
打仗就两伙人,清兵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不知道谁打了他们。
三瘸子直接说道:“既然如此你出发吧,我回让二黑在后方策应你。”
这边已经做好开战准备。
山海关城门楼上,清兵也同样做好了准备。
此时四个人正谋划着如何拿下宁远。
宁远城,原本是袁崇焕所修建,是一处重要军事重镇。
大明与大清打仗时,宁远大捷一战之前,孙承宗与袁崇焕在此地苦心经营四年,四年时间将宁远打造成一处十分坚固堡垒。
然而这样一处要塞堡垒,在火器时代却是不够看。
多铎道:“此处城墙绝对经不起大炮摧残,但周家也绝不会只是凭借城墙地利,说不定有其他防御大炮进攻手段。”
毕竟之前李自成就是挖了战壕,还埋了炸雷,导致清兵进攻失败。
豪格颇有体会道:“不错,我们不得不防,不过依我之见,开战时让那些汉人先去探上一探,就知道对方是否有奇招,同时挖通地道,直接进入宁远城内。”
提到让汉人先探路,洪承畴脸色变了变。
因为他也是汉人。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对军事上判断。
洪承畴道:“贸然进攻不妥,以我看法应当大量派遣斥候摸清对方情况,再伺机而动。”
多铎哼声道:“哼,我们五十万兵力,粮草虽然陆续送来,却也不能一次凑齐五十万人消耗,凛冬将至战事不能拖延。”
毕竟五十万兵力,兵强马壮,又有大炮,还需要什么战术?
应当直接横推才对。
然而对这样的想法鳌拜并不认可。
鳌拜可是真正突破过大炮火力覆盖范围,与李自成等人短兵相接过,那个时候火枪还并没有成为主力武器。
可战场情况会变,就像现在一样,大清已经把火铳作为突破大炮射程盲区后的主要进攻手段,那么周家定然只会技高一筹。
毕竟火铳也是从周家买的。
鳌拜道:“我以为不妥,在双方都有火器时候,要么突破火炮射击盲区硬碰硬短兵相接,要么就只能互相消耗比拼谁的后勤粮草充足。”
多铎问:“依你之见又当如何?”
鳌拜道:“自然先火力消耗一波,然后再挖地道,或是借着火炮掩护让骑兵迂回。”
豪格插话问:“可万一周家在城下埋藏炸雷怎么办?就算能够绕过那些炸雷,还有厚实城墙,火铳可没有火炮那般威力。”
此时洪承畴再次提议道:“我们可以将火药放在一起制造一个威力巨大的炸雷,由骑兵带到城墙下,直接摧毁城墙。”
“不错,”多铎点了点头,“若我们用火药直接近距离炸掉城墙,结果与使用大炮是一样效果,这样骑兵就能进入城内。”
“还有一事我们不得不防,”洪承畴继续说着,“万一周家打过来,山海关城墙也同样无法经受火药威力,我们能想到对方也有可能想到。”
此言一出几人互相对视,因为真的有可能周家军会来炸城墙。
豪格道:“李自成曾经就放弃城墙挖了战壕,那些个战壕依然还在外面,我们可以将其重新修缮一番也放弃城墙。”
多铎点头道:“不错,让大军藏于城墙后,我们的前锋部队直接藏身战壕,即便对方敢来也无法对咱们造成损伤。”
然而说到这里,几人又忽然察觉出不对劲来。
因为本来是要先下手为强,怎么说着说着变成防守战?
豪格有些温怒道:“我们五十万大军凭什么龟缩于战壕城墙后,依我之见应当用大炮洗地先打到对方城下再说。”
他们是来做什么的?
是来讨伐周世显。
怎么一下子变得畏手畏脚?
多铎点头道:“应当如此,不过从未有人与周家正面交战过,实在不行咱们先派出三万人去试探一波,以防周家有其他阴谋手段。”
豪格点头道:“就这么办,若进展顺利我们五十万大军即刻开拔,直接摧毁宁远,最好能连下几城夺回辽东部分战略要地。”
然而洪承畴却有些担忧道:“此事应当再想一想,咱们五十万大军虽然实力强大,但京城后方兵力却捉襟见肘,若一次全部派出,一旦后方有事将不能回援。”
多铎与豪格并不傻,自然知道倾巢而出后果。
不过此时战事容不得拖延。
多铎的想法是速战速决。
而豪格则有另外想法,兵力全派出来正好给他机会重新掌握兵权,只要打出山海关,在辽东地区持续作战,他就能慢慢将自己的人调换上来。
只有后方是否会出变故,比如崇祯帝朱由检会不会借机也对大清发起进攻,对豪格而言完全不在乎。
若是能借助大明之手再除掉几个竞争对手,对豪格来说再好不过。
豪格道:“怕什么,我们五十万大军只要撕开口子,在战事上取得巨大优势,大明就不得不掂量一下我们回援的后果,想必大明皇帝不敢轻易动手。”
正如豪格所说,朱由检还真就不敢直接动手偷袭,因为热武器已经改变战争形势,朱由检也不得不顾虑大清是否留有埋伏。
不过朱由检的想法,对多铎几人来说完全不知道。
四个人只希望周家没有其他后手。
鳌拜道:“若真要打,其实我们还有一条路,可以从草原察哈尔部绕路周家大后方。”
在大后方搞偷袭,是对后勤生产力进行直接打击。
然而多铎却摇头否定:“不行,你们不懂周世显的算计,此人极为精明,肯定已经在后方布置好陷阱,就等着咱们远道绕路长途跋涉去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