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自然还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儿。
她每天在伐木区,不是看热闹,就是在琢磨吃的。
她和刘嫂子还有杨书记三个人用了两天时间才把掏出来的粮食分好,分好以后,明珠就泡了两大盆的黄豆生豆芽。
北方的豆芽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黄豆泡发了,微微露个芽,是胖乎乎的豆子状态,可以用来炖猪蹄或者是炒肉丝,都是非常香的;还有就是多发几天,等黄豆长出长芽子,就是常见的黄豆芽,区别于绿豆芽的水感,黄豆芽吃起来口感更纤维化一些。
生豆芽也很简单,时常注意湿度和温度就好了,水不用太多,一天换两次。
明珠靠着灶台边又搭了一个矮灶,正好放下两个大盆,这样每次烧火做饭的余温就足够豆芽生长了,胖豆子大概三天左右就能吃,长豆芽四五天也就能吃了。
在没有更多蔬菜的季节,无论是炒豆芽、拌豆芽还是豆芽汤,都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明珠看大家喜欢,又用掏来的花生生了芽菜,脆生生的芽菜,腌成泡菜,又清爽又下饭。
村里人都开心的不得了,和往年的伙食饭相比,今年的每一顿饭都像是过年一样, 尤其是大家每天吃的都是干饼子,不用再喝清可照人的稀糊糊了。即便是干活再累,每个人比来的时候也没瘦多少,这是大家来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
大家每天干活都更有劲、更充满希望了。
除了有些人。
王月娥自从上次被冯榆当众拒绝,像是打开了某种开关,成天到晚动不动就哭,名字也从“王知青”、“王同志”变成了“号丧的”。
不过她也是看周围环境有选择性的哭,尤其是在罗小芳看不到的时候。
否则罗小芳绝对不惯着她,该骂就骂,该动手就动手。
冯榆则是越来越沉默,一天天阴沉着脸也不说几句话。
这位从京城大院来的公子哥终于承认自己不行了,本来以为在村里做的活儿已经够辛苦了,没想到跟伐木相比,那简直是和风细雨。他为了真爱来到这里,让自己变得这么凄惨,梦梦知道吗?他到底值不值得?
虽然王月娥帮了他不少,但是他真的要受不了了,两个肩膀又红又肿,碰都不能碰,疼的晚上觉都睡不着,他不知道自己做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
他花钱托人给梦梦送了那么多次信,可是她一次都没有回过,她让他觉得自己的行为好像是个笑话。
陈卫兵等几个老知青,不是第一次干这个活儿了,知道怎么偷懒划水,虽然被抓住警告了几次,但是依然我行我素,扣钱也无所谓了。
只有崔福春和杨金花是认真的在干活,即便被欺负、被占便宜也不吭声,村民们对这两个人已经改观了,区别于他们对另外知青的态度。
而被冯榆心心念念的原梦此时正坐在共设小学的办公室内喝着水。
她看着从京城寄来的信,上面终于不再是满篇的指责和勒令尽快回去,而是让她安心待在乡下,好好工作。
原家和冯家完了。
比记忆中的早了很多。
上辈子,大概是因为她和冯榆这时候还没下乡,身处在京城,所以家里人也没把这些事儿告诉他们。等到事态紧急无法改变了,才让他们仓促下乡。
不过,这一世一切都不一样了,她早早的做好了准备,给自己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再也不是上辈子那个可怜的弃妇了,她会飞黄腾达,她会和志刚哥一起变成富豪。
至于冯榆,他的信她自然是收到了。
无论是满纸思念,还是热烈恳切,直至气急败坏,都掀不起她心里一丝一毫的波澜,甚至让她觉得好笑。
冯榆,跟我上一世所受的苦相比,这才刚刚开始而已。
......
除了日常琢磨做饭以外,明珠撇下刘嫂子和杨书记开始独自在附近的大山上巡山。
在指天画地的发誓保证自己安全、绝不去深山的前提下,刘嫂子让她带上了一把大斧头也不再管她,她对明珠的战斗力还是清楚的。
不过,明珠食言了,深山是一定要去的!不过得瞒着刘嫂子!
明珠一般都是选择早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出发,这样不耽误中午回来做饭,有时候走的远,怕中午来不及,就做了饭再出门,到了饭点刘嫂子热热就好。
这天,明珠来到了较远的一处大山,走路就走了两个多小时。
这座山是十里八村附近最高最深的山,帽沿儿山,因为它从远处看上去就像一顶带沿儿的帽子一样。相传当年我军还在这座大山里歼灭了一个五千多人的鬼子团伙呢。
山上应该是有泉眼的,山下有个小水库,一部分水就是来自这里。
紧了紧头上的围巾,明珠摩拳擦掌的往山上走。
明珠的戒指虽然能探测地下活物和金属,但是并没有什么其他的逆天寻宝功能,比如定位个药材挖个参什么的。
不过她此行虽然是为了挖点儿药材,但也是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的,毕竟寻宝,让人开心的是巡的过程,要是能顺便抓个野鸡呀啥的,那就太开心了。
明珠从空间里掏出她的唐刀,一边开路一边走,时不时停下来观察一下周围是否安全。
山里雾气很重,树上又结满了树挂,冰凌凌湿漉漉的很不好走,走了一会儿,明珠就感受到了体力的消耗。
当然大佬是不会承认自己体能不如从前的,是路不好走,腐败的植物厚厚的堆积着,不知道下面埋着什么,一不小心就会踩空,所以她只能一边探一边走。
不过她也不是漫无目的的走,她的目标是又粗又大看上去就有些年头的大树,这样的树少说几十年,多则几百年,周围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肯定能挖到宝。
不过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连续扒拉了几棵参天大树的周围,也没发现什么宝物。
不过明珠也不气馁,继续往前走,边走边扒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