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少接着又大声道:下面我将带领大家唱的一首歌名字叫“起来”,希望你们今后每个人都要学会唱。
说完转身,像刚才二丫一样,举起双手开始指挥,齐声高唱道:
起来 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 全天下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 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真空天下大同就一定要实现...
一曲唱罢,台下群情激动,人人热泪盈眶,不知是谁带头叫出了万岁之声,四千人齐声高呼,四少也挥手高呼:工农万岁。
等众人平息下来,四少开始逐一为二百名毕业大匠颁发了同秀才证书和一本繁简对照字典,这是印刷厂连夜赶工的成果, 更是二丫获得升迁涨薪的依据。
八月二十八,父子两一同进入了考场,这次四少的号房离臭厮很近,更倒霉的是,当他看到考题时,他发现和他在后世查到的完全不同,这下着实让他头上出了一层密密的细汗。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他一边找着自己能做的考题先做,两题算学轻松拿下,诗词将就着完成,策问选仕一题来了篇大明少年说,制判公文各一题也凭记忆中的格式顺利完成,最重要的经义八股完全抓瞎,脑子里始终有一个名字在那里晃:民族英雄张煌言,号苍水,崇祯十五年的举人。
八月的南京,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乡试已经过去两天了,四少还在苦苦等着那片天边的云,过了三更天,实在撑不住了,他终于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睡着前他有意把手伸在号房外,希望下雨时雨滴能打在手上,把自己唤醒,只可惜睡梦中一个翻身,前功尽弃。在五更天时,终于下起了小雨,只可惜四少睡得像个死猪。
小雨很快就停了,一个生员见雨停了起身来上大号,一阵恶臭飘来,四少那敏感的鼻子一阵抽搐,被熏醒了,伴随着一阵咳嗽,四少猛地坐起来,拼命用手在鼻子面前挥扇,睡眼惺忪的他突然发现号房外地面反射着对面号房的灯光。仔细一看,果然地上湿湿的,马上抬头往天空看去,黑漆漆的没有星光,暗忖一声:我要回现代!没有动静,他还在这万恶的明末!
小书童其实并不小,他本姓葛,江西南安府人,八岁的时候,一场山洪把家冲了,父亲和小妹没逃出来。他和母亲是父亲用命从洪水里推上岸的,母子俩本想相依为命,问族长佃租的田更是颗粒无收,黑心的族长仍叫两个打手要他们交租交粮,交不起就把她母亲抓去卖了抵债,他拼命地想保护母亲,被打的昏了过去,等到醒来,发现自己在一条江船上,浑身被绑得结结实实。后来才知道,母亲被抓去卖了,族长怕他报复,把他也贱卖给了跑船的让卖去江南,越远越好。一路上他求船老大别卖自己,他能干重活,也吃得少,只要能让他跟着船回到家乡去打听母亲被卖去了哪里,他什么活都能干。
船工们哈哈嘲笑着他,根本不理睬他的哀求,谁会为这样一个瘦弱的穷小子去得罪有钱有势的族长呢?把他卖了多少还能赚点钱,送回去,那不是找不痛快吗?
这赔本的生意没人会去做。于是他就在苏州被卖给了人牙子,因为实在长得瘦小,几乎砸在人牙子手里,卖了五年都没卖掉,这五年里他每天只能吃到一顿稀饭,还要干重活,严重的营养不良,让他显得尤为瘦小。再后来,找到了买家,他就被卖给了朱家。原因就是朱家的四少到了读书的年龄,需要一个年龄要大一点但个子要小一点的书童,朱家的少爷也是一个因病比同龄孩童都瘦小的孩子,他比四少长五岁,个子却和四少差不多,就被挑中了。人牙子拿了卖他的十五两银子,嘴都笑不拢了。
他也脱离了苦海,朱家是个很好的主家,少爷对他也不刻薄,他能吃饱饭了,少爷甚至还教他认字,他觉得一定是父亲在天上保佑了他。主家给他重新起了名,因为朱家的书童以后都会成为管家的,朱家管家的名字就是福禄寿禧,他是第三辈的,自然就叫朱三禧,少爷和他聊天时,知道他家原来姓葛,所以少爷平时就叫他朱葛,后来他才知道三国演义话本里有个本事很大的人叫诸葛孔明,四少叫他诸葛绝对有很好的寓意。
三个月前,少爷眼看就要病死了,他感觉天都要塌了,为什么好人都这么短命呢?他偷偷跑去县里的城隍庙给少爷祈福,把自己这么多年存下来的十两银子都捐给了庙里,那庙里的道士看见银子脸都笑歪了,只叫他大善人,还给他求了支上上签,果然少爷病好了,还娶了个漂亮的少奶奶,家里都在说是因为少奶奶带来了福气,治好了少爷的病,可朱葛知道那是因为那支上上签,那十两银子太值了!
病愈之后的少爷有了很大的变化,当然是更好了,原来和他一般高的少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成了个伟岸的男子,朱葛彻底变成了他的小书童。少爷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他作为少爷身边最贴近的人都看到了,在陈家村窑厂,那么多人就因为少爷的一句话,呼啦啦全给他下跪磕头。少爷像玩儿一样就考中了秀才,少爷还会讲西番的话,老太爷还让少爷当这个家。
少爷还教他在制图板上画图纸,少爷管那叫机械制图,他觉得这很有趣,把一个物件,在纸头上画出三维投影,然后把图纸交给工匠,他们就可以造出和原来那个物件一模一样的物件,即使他们从来没见过原物件是什么样的。
而且更让他自豪的是,少爷是同时教他们四个人的,少奶奶,文秀,桂香和他,只有他学的最快,最好,轻轻松松就通过了少爷的考试。他觉得那实在太容易了,可少奶奶和那两个丫鬟,虽然认字比他认得多,却总是学不会,少奶奶还因为这个被少爷骂了句“笨”,一生气和少爷闹了三天别扭,呵呵,那三天少爷低声下气的,他们三个下人看了都想笑。
他现在除了跟着少爷外出,其他时间都是在帮少爷画图,少爷会一张张把草图画给他,他再根据草图上的具体尺寸,画成精确比例的图纸,并监督印刻工人雕版,这些雕版使用后,有的需要毁掉,有的藏在一个只有他和少爷知道的地方,少爷嘱咐过连少奶奶都没资格知道。这些都由他负责处理,少爷对他的信任他非常感激,少爷还升了他的职,增加了他的工资,他现在少爷的二秘,每月能拿四两银子,这让他更觉得当初捐给城隍庙的十两银子太值了。大秘当然是少奶奶,这他是服气的,少奶奶能编书,教人认字,这么多工头大匠都恭恭敬敬的叫先生。他想着哪一天他也可以这样,他就光宗耀祖了。
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少爷让他辅助教大匠们机械制图,最后连考试卷子都让他出题并监考,当他拿着考卷走进考场的时候,所有的大匠都起立向他鞠躬问好。那时他觉得自己武大郎一般的身材一点都不矮小,站在讲台上虽然讲台都到他胸口了,他仍然可以俯视下面的大匠们。当每一个考完的大匠交完卷,向他鞠躬致谢,说:谢谢先生!他学着少爷那样点头致意,他想起了三国演义话本里,刘备向诸葛亮躬身道:先生请教我。怪不得少爷叫我朱葛,少爷真是个神仙!
在浏河滩那次四千人大会上,那个叫“四少万岁”最响的就是他!他认为肯定是他,他唯一遗憾的就是第一个不是他!所以最响的必须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