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赛制是上午三个小时,下午三个小时,一共六个小时,以钓起来的总长度来决定第一名的归属。
骆羽拿起鬼王金化成的露娜米斯,由于是坐在船上抛投,骆羽调整了一下姿势,这才投出本次比赛的第一竿。
目标鱼种:翘嘴,红尾。
骆羽一开始就直接开启诱钓效果,把钓鱼的效率拉满。
由于在赛前,垂钓的所有标点附近,都已经打过窝子,所以水底下的鱼相对比较密集,方便选手垂钓。
第一竿出去就中鱼了,口挺正,力量偏小,骆羽钓起来一看,是条小红尾。
把鱼从鱼钩上摘下来,放在测量尺上记录下长度,23公分,正好达到比赛的要求。
测量完尺寸,在摄像头的监控之下,直接把鱼放流,骆羽投出了这次比赛的第二竿。
第二竿跟第一竿一样,也是一条小红尾,尺寸21公分,比第一竿的还短两公分,不过也达到了要求,可以算成绩。
这片水域的鱼感觉都不是很大,骆羽连续中了五条,都是红尾,长度都是二十几公分,连三十公分的也没有。
其中一条还只有十八公分,没达到比赛要求,不计入成绩。
露天会场的监控台墙上,挂着好几块巨大的显示屏,其中一块显示屏正亮着。
屏幕里面被分割成了十六块大小相同的区域,右下角标有从1到16的编号,区域里面,则是实时的各个钓手垂钓的地方画面。
在监控台的电脑上,则显示着各个对应钓手的数据。
从上往下数,编号为十四的这一行,显示着:
代表地市:沙南市
钓舟编号:14
选手姓名:骆羽
选手成绩:95(厘米)
其中选手成绩这一项,会根据比赛舟上选手测量出的长度实时更新。
在钓鱼比赛结束后,再由主办方邀请的裁判把电脑上的成绩和监控里录下来的成绩进行对比,最后确定该选手的成绩。
此时,骆羽是所有选手中,成绩最高的。
其他钓手,经过几轮的投竿,大家都有所斩获。
但除了骆羽之外,其他人最长的长度也才八十公分,最少的才钓起来一条,二十几公分的也有,三十出头的也有。
在监控台上的人,都轻声的谈论着,话题就是:到底今天谁会获得最后的第一名,从而获得正式比赛的入场券。
从屏幕上来看,此时骆羽的成绩最高,最有可能获得第一。
但他的名字,在整个广南的钓鱼界并不响亮,不像其他的参赛选手一样,都是正儿八经的,经过认证的路亚钓鱼大师。
是以大多数人认为,骆羽不过是运气好,正好所选的钓位,水下的鱼比较密集,这才能够连竿。
而其他人,虽然成绩暂时落后,但现在才刚开始,好几个钓鱼大师还没有发挥出来他们的水平。
所以让骆羽暂时领先,也情有可原。
不过只要他们进入状态,超过骆羽,那是板上钉钉,易如反掌的事情。
特别是有些跟参加比赛的大师,关系比较好的人,更是对骆羽的暂时领先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什么无名小卒,怎么可能在这么多整个广南的路亚大师汇集的情况下,获得第一名呢?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骆羽这边,并没有其他想法,他正钓得热火朝天,一条接一条的连竿上鱼。
终于,在钓了一个小时后,骆羽又投出一竿,等鱼给口后,感觉力量比之前的小红尾大多了。
“终于要上大鱼了吗?”
骆羽心想,“一直都是小红尾,钓起来也太不得劲了点,连发挥的余地都没有。”
这条鱼给的力量大,回鱼也特别有劲,骆羽直接硬拔,追求一个速度快,力量猛。
几分钟后,目标鱼露出水面。
又是一条红尾,不过这条明显大多了,取下鱼钩进行测量,88公分。
这条红尾钓起来后,骆羽的鱼获总长度来到了356厘米,仍然位居十六位钓手的第一名。
第二名目前只有267厘米,和他相差了89厘米,正好是这一条红尾的长度。
监控台上众人,一开始还觉得骆羽不过是运气好罢了,但现在一个小时过去,他仍然保持在第一位。
这就不得不令他们刮目相看了。
莫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小伙子,要成为这次比赛的黑马了?
不过,现在才过了一个小时,89公分的长度,也就是一条鱼的长度,只要后面几位大师再加把劲,说不定就能后来居上。
如果能连续上几条米翘,那反超也不是问题。
他们刚才已经看过骆羽的信息,他虽然代表沙南参加比赛,但身份证上显示,他是外省的,不是广南省人。
在他们心里,总想着让广南自己这边的钓鱼大师能够参加这次比赛。
当然,并非就沙南一个地方邀请的外省钓手,其他地市也有,但目前都排在后面,就被他们自动忽略了。
监控台上的人议论纷纷,骆羽他们这些钓手却是心无旁骛地钓着鱼。
在不停地投竿和钓鱼的过程中,转眼间就到了十一点。
上午的三个小时,骆羽一共钓获1147厘米,高居榜首,领先第二名的广南省本土选手195厘米。
从第二名开始,连续四位选手,他们相互之间都咬得很紧,相差不超过一条小红尾的长度,竞争相当激烈。
之后就是第三集团军,他们和第二集团军的差距有点大,没有意外的话,基本无缘这个舟钓名额了。
可以说,第三集团军的已经是早早出局了。
除非前面的下午都休息,一条不钓,他们才有可能超过。
时间到,所有人包括池钓的选手们,全部都封竿休息,准备吃午饭,等下午一点下半场开赛再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