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的早朝,厉承乾颁布了一系列的圣旨。那些罪臣喜提各种套餐,下狱流放的,砍头抄家的,诛九族的。一时间,大殿上一片寂静,气氛紧张,只有太监宣旨的声音。
为避免再发生像阿勒庭这种事,大牢里南诏的那些余孽,这次也一并发作都砍了。
(南诏余孽:我们好好的在大牢里窝着,没逃没人救的,怎么那个番邦的跑了就拿我们开刀了,我们不服啊。)
厉贺均最终还是被厉承乾贬去看守皇陵去了。厉贺均在府中接到这道旨意时,哭得一塌糊涂,命保住了,比起那些砍头抄家的,好太多了。
于是忠义郡王府除了厉坤鹏,其余众人都非常庆幸的收拾好东西,准备去皇陵了。虽然说日子可能会苦点,最起码还保住了命不是。要知道,这可是谋反啊,前勇王谋反。可是全府人的命都没了。
番邦其他的人暂时还不好处理,毕竟两国现在关系不明确,只能先暂时收押,继续关着。
(南诏余孽……合着只有我们要死了)
处理好这些事,厉承乾抛出了昨天晚上听到的八百里加急,询问在场众人:“此局如何破解?”
“皇上,老臣以为,实在无法,不如就答应这事。这两城本就不在大厉的地图,为了这还没到手的城池,白白牺牲正镇北将军和这些官员,不值当啊!”李太傅出言道。
“太傅这话,臣不敢苟同。”王将军出列道:“开疆拓土,乃是我武将应尽的职责,如今这大好的机会,想必镇北将军绝对会甘愿赴死的。”
周围一些大臣拿不定主意,不敢轻易附和。
厉贺阳昨日回府里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让康嬷嬷看着处理刘惜音的后事。之后,他又在书房看了许久的,边城和樊、汇两城之间的地形图。这两城都是易守难攻的类型,大厉这方要强行出兵的话,恐怕这仗会打的艰难。
“七弟,你如何看?”厉承乾见厉贺阳一脸沉思的样子,开口问他。
厉贺阳回神道:“皇兄,臣弟认为,若能智取最好。这仗若是打起来,虽然能胜,但也会损失惨重。况且番邦和毛国还在一边虎视眈眈的。到时势必机攻打我们。”
厉贺阳这话,让殿中再次陷入寂静。王将军也不说话。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七弟,你负责详细计划一下,如果一定要打此仗,何种方法可将损失减到最轻?”厉承乾吩咐道。有这机会,他也确实不想错过。
“魏无风,大理寺这,去查查是否有当年大厉人拐卖樊宝娥的线索,若是查到了,阿勒庭跑了的事,朕就不与大理寺追究了。”
“是。”魏无风出列领命。只是这事过了这么久,他一时也无从找起,这事比大海捞针还难啊,只能先回去翻翻当年的卷宗看看了。
“行了,退朝吧。”厉承乾道。
魏无风回到大理寺,就见大理寺的几个主要人员,已经在等着他了。
“少卿大人,怎么样?皇上降罪了没有?”一人问道。
“暂时还没,皇上让我们彻查三十五年前,番邦樊城的樊宝娥被大厉之人拐卖的事情。若是能查到线索,就免了大理寺的失职之罪。”
“啊,这么久久的案子。那行,我们先去找卷宗。”一行人风风火火的就要去案卷房。
只是众人还没动作,一旁坐着的文之杰就突然一个蹦起来大叫:“我想到了!”
“小文大人你想到什么了,一大早就神神叨叨的?”在场众人都比文之杰年纪大,但是文之杰职位高一些,所以大家日常都这么称呼他。
他激动的凑到魏无风面前:“姐夫,哦不,少卿大人。”他激动的连称呼都忘了。“我想到我在哪里听过和樊宝娥被拐有关的事情了!”
“在哪里?”在场众人追问,小文大人最近都挺靠谱的,总能掌握好多关键线索,破获了好几起大案,连这厉凌云谋反的事都是他查到的。
“就上次我们抓到的那个姓张的人啊。”文之杰激动了。他昨晚听到他爹出事,就一直没睡,在想到底在哪里听过这件事?
他也一直没告诉他娘,怕他娘担心。现在可算被他想到了。
“哪个姓张的?我们最近抓了不少人。”一人问道。
“就那个工部张大人嫁他娘给族叔当续弦事件里的那个族叔啊,我们不是查到他最近发家靠的就是做拐子吗?他的管家有交代过和这一件事高度相似的往事,我记得案卷有记载的。”
文之杰道,他当时看了一眼,娇娇又和他八卦了一遍,提到了一嘴,他就有了点印象。
众人听他这么说,立刻冲去了案卷房,找出了关于那件案子的卷宗。
果然卷宗里夹杂着的管家的口供里提到过这么一件事:三十五、六年前,他家老爷从番邦樊城拐了一个人回来,尝到了甜头之后他们才继续干这事的,时间和地点都大差不差。
“快把这姓张的提出来问问这事。”魏无风也激动的道。还好因为拐卖一事牵扯较大,还有后续要处理,所以这人判的是明年秋后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