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洪基端坐在那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听闻孔致和的禀告后,心中顿时犹如翻江倒海一般,惊涛骇浪汹涌而起。
他微微皱眉,脸上浮现出凝重之色,双眼紧紧盯着殿中的某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作为辽国之主,他深知天象异动绝非吉兆,这其中所蕴含的深意,极有可能关乎辽国的国运兴衰。
一时间,各种念头如纷飞的乱絮,在他脑海中飞速闪过,每一个念头都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着他的内心。
思索再三,耶律洪基缓缓抬起头,挺直了身子,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的光芒。
那光芒犹如划破黑暗夜空的闪电,坚定而锐利。
他将目光投向孔致和,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孔爱卿,天象关乎国运,兹事体大,容不得丝毫马虎。朕命你继续日夜观察天象,不得有丝毫懈怠。哪怕是最细微的星辰闪烁变化,都可能暗藏玄机,若有任何风吹草动,即刻来报,不得延误!”
孔致和听闻,心中一凛,赶忙“扑通”一声跪地,身子微微前倾,头低垂着,恭敬地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敢有丝毫疏忽。愿以微臣之躯,为陛下洞察天象变化,为我大辽国运保驾护航。”说话间,他的额头微微沁出细汗,眼神中满是忠诚与敬畏。
随后,耶律洪基又将目光缓缓投向朝堂之上的群臣。
大殿内,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群臣们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陛下的目光。
耶律洪基稍作停顿,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心中的忧虑暂时压下,而后高声下令:“着巡检大臣即刻启程,带领精锐人马,前往五色祥云出现之地。务必仔细调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若发现有在彼时出生之人,不论其身份贵贱,一律立即斩杀,不可留任何后患。”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如同洪钟般响亮,带着一种不容违抗的气势。
巡检大臣萧朔听闻,心中一紧,赶忙出列,单膝跪地,抱拳应道:“陛下,臣领命!定不辱使命,以最快的速度查明此事,严格按照陛下旨意处置,确保万无一失。”说罢,他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仿佛已经做好了面对一切困难的准备。
耶律洪基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的嘴唇微微抿起,眉头再次皱起。他深知,此次天象异动所带来的威胁,犹如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寒光闪闪,不知何时便会落下,给辽国带来灭顶之灾。
唯有尽可能消除潜在隐患,方能保辽国太平,让这万里江山永固。
于是,孔致和每日更加专注地守在观星台。观星台高耸入云,四周静谧无声,只有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
台上摆满了各种观测天象的仪器,在月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孔致和夜以继日地观察着浩瀚星空,他的眼睛紧紧盯着那无尽的苍穹,不放过任何一丝星辰变化。
每当流星划过天际,或是星辰闪烁异常,他都会立刻记录下来,反复研究,试图从中解读出上天传递的信息。
他的身旁,堆满了记录着各种天象的竹简和丝帛,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的批注和推测。
每一个字符,都凝聚着他对天象的敬畏和对辽国命运的担忧。有时,他会在台上一站就是几个时辰,全然不顾深夜的寒冷和身体的疲惫。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一丝一毫的疏忽都可能给辽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而巡检大臣萧朔则带领一队人马,马不停蹄地向着白山黑水间那片出现五色祥云的神秘之地奔去。
一路上,马蹄扬起漫天尘土,如同滚滚浓烟。一行人神色匆匆,表情严肃,仿佛在与一场未知的危机赛跑。
他们穿越茂密的森林,跨过奔腾的河流,丝毫不敢停歇。那急促的马蹄声,仿佛是命运的鼓点,催促着他们前行,去解开那神秘天象背后隐藏的秘密,守护大辽的安宁。
在穿越森林时,树木遮天蔽日,阳光只能透过层层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队伍小心翼翼地前行,警惕着四周可能出现的危险。突然,一只受惊的野兔从草丛中窜出,引得马匹一阵嘶鸣。巡检大臣赶忙安抚马匹,心中暗暗警惕,不敢有丝毫大意。
当他们来到一条奔腾的河流前,河水汹涌澎湃,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巡检大臣望着湍急的水流,眉头紧皱。他深知,渡河是一项危险的任务,但为了尽快完成陛下的使命,
他没有丝毫犹豫。他指挥着士兵们寻找合适的渡河点,最终在一处水流稍缓的地方,众人齐心协力,借助绳索和简易的木筏,艰难地渡过了河流。
经过数日的奔波,他们终于抵达了白山黑水间那片出现五色祥云的区域。
这里山川壮丽,景色迷人,但巡检大臣和他的手下们却无暇欣赏。他们迅速分散开来,挨家挨户地进行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每到一处,他们都会仔细询问当地的居民,是否有新生儿诞生。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仿佛每一个角落都可能隐藏着威胁辽国的秘密。
辽史记载:辽咸雍年间,辽司天监孔致和见有状如巨大粮仓般五色彩云,屡现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按出虎水(今黑龙江阿什河)畔,便预言“天以象告,……其地必有异人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