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芊芊绵软着身子,缓缓躺倒在顾霄的腿上,不过片刻,便响起了轻微的鼾声。
那一吻之后,她只觉脑袋里像是团浆糊,晕晕乎乎的,神志都有些不清醒。在顾霄劝说下,她刚倚着他的腿躺下没一会儿,便沉沉睡去,疲惫如潮水般将她彻底淹没。
顾霄没有睡,静静地守在聂芊芊身旁,凝视着她的睡颜,就这样,他一夜未合眼,直至天边泛起鱼肚白,聂芊芊缓缓睁开了眼睛。
待看清自己正躺在顾霄的腿上,她像是被烫到一般,猛地坐直了身子。
昨晚在黑暗中,四下无光,她看不清顾霄的面容,肆意妄为,无所顾及。
可此刻天光大亮,两人近在咫尺,彼此的面容都看得一清二楚,聂芊芊的脸颊瞬间染上一抹红晕,她挪开视线,嘴角却不自觉地微微勾起。
顾霄生得如此好看,当真是女娲的偏爱。
五官深邃立体,眉眼间透着清冷贵气,仿若高山之巅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只。可偏偏这样的神只此刻坠落红尘,此刻温柔的看着她。
顾霄面上始终挂着温柔的笑容,那笑意从眼角一直蔓延到眼底。
若是蒋文轩此刻在这儿,见了这般模样,少不得要惊得跳脚,直呼这哪里还是他认识的那个顾霄,怕是被什么东西附了体···
顾霄心疼聂芊芊,轻声问道:“怎么不多睡一会?”
聂芊芊掀开马车帘子的一角,朝寺庙外望去,只见济世堂的大夫们已开始忙碌起来,穿梭在病患之间,端药、问诊。
“一屋子的病人都等着我,不能再睡了,我得去看看他们。”
这些病人感染鼠疫已久,昨日虽服用了对症的药物,初步控制住了病情,但聂芊芊深知,前三天都是危险期,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危及性命。
她边说着,边带上了斗笠,下了车便要去给病患看诊。顾霄见状,立刻跟了上来。
聂芊芊拦住他,“你身子不好,手疾又刚刚痊愈,你在马车上等我吧。”
可她话音刚落,手腕便被顾霄紧紧抓住,下一秒,她便被拉进了一个温暖的怀抱。
“娘子深入险境救人,做相公的哪有独善其身的道理,无论多困难,我都会陪着你的。”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还有···我身子挺好的。”
果然,没有一个男人听得了说自己不行,顾霄也不例外。
聂芊芊摇了摇头,只能答应下来,“好,一起。”
天大亮后,县衙送的补给终于到了。济世堂的几人匆匆啃了几口馒头,便又投入到救治病人的工作中。
今日需要看诊的都是中重症的病人,每一个都耽误不得,容不得他们有片刻的休息。
唐大人和姜正安早已累得虚脱,他们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脚步虚浮,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们吹倒。
姜正安出身大族,长这么大,哪曾受过这般苦。以往在家里,哪一顿饭不是四菜一汤,精致讲究,可此刻,他能吃的却只有手里那一个可怜的馒头。
他倚靠在庙口的柱子上,这里位置高,能将寺庙的一切都一览无余。
只见百来号百姓陆续拿到了县衙送来的补给,那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白面馒头,可百姓们却如获至宝,一个个狼吞虎咽地吃着,眼神中满是满足。
离门口最近的是个满头白发的老妪,她边吃边自己念叨着:“老婆子我得有一年多没吃过白面馒头喽···”
姜正安听完,望着自己手中的馒头出了神。
白面馒头,在他平日的生活里,那是绝对看不上眼的东西,甚至连府里的下人都不见得会吃,可却原来是百姓们心中最好的食物吗?
他出生大族,久居京城,平日里接触的都是达官显贵,从来没接触过真正底层的百姓,更是想象不到他们的生活会是如此艰难困苦。
他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济世堂那个凌厉的女子,难道真如她所说的,自己不识人间疾苦?
他张口咬了一口馒头,这白面馒头确实很香。
聂芊芊像是上了发条一般,没有一刻停歇,四处奔走,救活病患、处理突发情况,身影穿梭在寺庙的各个角落。济世堂的其他几个大夫也没有一个是轻松的,百余人的病患,却只有他们八个大夫,每个人要诊治照顾的病人都不少,忙得脚不沾地。
张馆长的头发越来越乱,早上还算整齐的发型,到了下午,发簪已不见了踪影,头发半披着,乱糟糟的,看着像是乔老以前的样子。饶是如此,他仍拿了个拐杖强撑着,做着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帮忙照看病人、传递草药。
到了下午,姜正安已快两天一夜没有好好歇息过,隐隐觉得心口有些不舒服。他小时候便有这个毛病,练武过度,身体消耗太大时,便会心口疼。
他看着千大夫似乎永不知疲惫的四处游走,不禁生出感佩之情。他也是头一次发现,做大夫竟是如此辛苦。
他深入疫情中心,自然是为了救治百姓,可若是说他一点私心都没有,那也不尽然。可这些济世堂的大夫们压根就不是沂水县的人,本与此事无关, 纯是抱着一颗治病救人的无私之心,跨城赶赴,连日来不眠不休地照顾病患。
姜正安心中满是敬佩,暗想此次顺利度过劫难回京后,他定然要亲自上书为这些大夫们求得恩赏,特别是千大夫。
千大夫医术高明,仁心大义,怪不得妹妹会如此看重这个千大夫,还将自己的贴身玉佩给他,请他给母亲看病。
姜正安又将目光从千大夫身上移开,看向她身侧。只见一个书生打扮的男子始终跟着千大夫给他打下手。
男子穿着月白色长袍,哪怕在如此糟糕的环境下,所有人已然狼狈不堪,他却仍是风姿绰约,雅致如竹一般,一尘不染。
这样的气度,便是他都有所不及。
他心中好奇,向着唐大人打听:“唐大人,此人是谁,怎么会来了这里,看他的样子似乎不是大夫。”
唐大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回答道:“他不是大夫,乃是清河县天德书院的书生,便是我之前和张大人提过的那个顾霄。”
————
“顾霄?”姜正安蹙起眉,在记忆里反复搜寻这个姓氏。在京城那片世家盘踞之地,从无哪个大族姓顾。
“可是你说的那位才华横溢,被视作清河县科考希望的学子?”他问道。
唐大人连忙点头:“正是!天德书院的馆长初见顾霄所作策论卷子,便断言此子必能中举,实乃清河县科考的一大指望。”
姜正安望向正在替聂芊芊整理药箱的顾霄,只见那人举手投足间,皆透着一股清雅之气,全然不似寻常农家子弟。他不禁喃喃自语:“他当真只是一介农门书生?”话语里满是怀疑。
“那他为何会来此地?”姜正安又问。
唐大人自然知晓顾霄前来是为聂芊芊,也明白千大夫的真实身份,但这其中缘由却不能直说。
他只得道:“只因千大夫曾为顾霄医治手疾,将他治愈。顾霄感念千大夫恩情,听闻千大夫深入疫区,便也跟了过来。”
“如此说来,倒是个心思纯善、懂得知恩图报之人。”姜正安说着,忍不住多看了顾霄几眼。没想到清河县这偏安一隅之地,竟能出这般人物。
晌午过后,寺庙外来了一支商队,载着几车物资。卸完物资,商队留下一封书信便离开了。
济世堂的小药童发现书信后,赶忙拿来找千大夫。聂芊芊接过信,只见信皮上赫然写着“千大夫亲启”几个大字。拆开一看,竟是蒋波涛的亲笔书信。
信中写道,他听闻沂水县疫情肆虐,百余人感染被困,又得知千大夫与济世堂诸位大夫赶赴救治,心中敬佩不已,故而紧急召集蒋氏商号,筹集粮米、衣物、药材等物资送来,略尽绵薄之力,共抗疫情。信末,祝愿众人一切顺利,平安归来。
聂芊芊满心疑惑:“这蒋老爷消息怎如此灵通,竟知道我来了沂水?”
顾霄看了看信中内容,低声道:“怕是他已然猜出了你的身份。”
接着,他将自己连夜赶往蒋府询问沂水疫情,还请蒋波涛助自己出城的事一一道来。
“蒋老爷心思通透,稍加思索便能猜到。”
聂芊芊倒不在意蒋波涛猜出自己身份,反而是担心顾霄:“你何苦连夜赶来?你又不会武功,若是路上出了什么意外可如何是好?”
顾霄轻声道:“嗯,路上确实有些害怕,但更放心不下你。”
一旁的阿玲听着二人对话,默默往后退了一步,又觉得不够,再退了一步。
姐夫往日说话嘴不是毒的很嘛,怎的如今这般温柔甜蜜?
夜幕将近,聂芊芊终于为数十个中重症病人看诊完毕。她抬手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忽觉眼前一阵发黑,赶忙扶住柱子缓神。
济世堂的大夫们也个个脸色苍白,张馆长白发凌乱地散着,发簪不知何时掉了,半散着头发。年轻的药童们强撑着给病人换药,眼皮止不住地打架。
好在,所有病患服下聂芊芊开的药后,身体都有了明显好转,精神也比之前好了许多。
百姓们不再有任何怀疑,这些大夫是真有办法救他们!
这两日两夜,济世堂的大夫们不眠不休地救治,众人都看在眼里。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为了他们如此操劳,全心全意地医治,大家心中满是感激与敬佩。
那些曾质疑过大夫们的百姓,此刻都羞愧难当,纷纷上前道歉致谢。
寺庙里的百姓们渐渐好转,可唐锦成和姜正安却再也撑不住了。姜正安脸色陡然变得煞白,左手死死按住胸口,豆大的汗珠滚滚而落。他只觉心口如被万千钢针扎刺,每呼吸一下都似吞了碎玻璃般痛苦,身形再也稳不住,向后倒去。
“姜大人!”唐大人惊呼一声,伸手去拉,奈何自己也双腿发软,两人重重地摔倒在地。
聂芊芊听到惊呼,转身几步冲了过来。她从袖中掏出听诊器贴在姜正安胸口,又迅速搭上脉搏,沉声道:“他心疾发作了!”
唐大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姜大人竟有心疾!”
聂芊芊急忙掏出一个小瓷瓶,倒出几粒黑色药丸塞进姜正安嘴里,又扯开他的衣领,让他平躺在地,厉声喝道:“病人呼吸困难,都散开!”
若是在一天前,这话怕是无人理会,可此刻众人如同听到军令的士兵,“唰”地往后退开,连咳嗽都憋在了喉咙里。
姜正安的心跳愈发紊乱,意识也渐渐模糊,只觉自己坠入了冰冷的深潭。就在他快要失去意识时,耳边传来坚定的声音:“不要睡,别怕,放心,我会救你!”
那声音似一束光,刺破了黑暗。
他努力睁开眼睛,看到是千大夫。这一刻,他终于体会到那些垂死病人见到千大夫时的心情——千大夫,宛如神明。
聂芊芊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有节奏地按压姜正安胸口,口中不停呼唤:“别睡,坚持住!”
所有人都紧张地站在一旁,不敢出声打扰。顾霄看着聂芊芊动作利落、有条不紊地施救,心中对她的欣赏与敬佩更甚。
自聂芊芊与聂家和离后,便像是换了个人。
她永远充满生机,无论生活多艰难,都如朝阳般能驱散阴霾。此次沂水救治,顾霄又看到了她不同的一面。
良善、仁义、果敢。这样的聂芊芊,比他前半生见过的那些京城贵女强上百倍。
那些贵女自恃身份高贵,只会攀比家世、博取虚名,与聂芊芊相比,简直天差地别。
他当真是将明珠娶回了家。
“醒了!他醒了!”身后一位老者见姜正安睁开眼睛,忍不住喊道。
姜正安方才心脏病突发,稍有不慎便会丢了性命。聂芊芊长舒一口气。
姜正安劫后余生,冷汗浸透衣衫,他望着聂芊芊,一字一顿道:“千大夫妙手回春,仁心仁术,真乃当世神医!此恩如山,正安无以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