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四日。
经过不断焚烧砍凿,山洞外的这面崖壁已经被我修整的非常平整,可以很好的跟接下来搭建的墙体贴合。
随后就是另外三面墙的建设。
我准备先从划好的三条线上面,往下挖出至少半米深的坑将木棍深埋进去才能保证墙壁足够结实、牢靠,但我手头没有趁手的挖土工具。
我钻进林子里面,从地上找到一段看上去非常结实的粗木,这木材是实心的并且已经干透,最难得的是木材通体没有发现裂隙。
我原地将这段木材劈砍成想要的长度,大概一米三左右,随后带回营地继续进行精细加工。
先把它劈砍成一个铲子雏形,为了保证其结实程度,木柄的直径做成足有四公分粗,随后把头上的铲子砍成扁平的,再一点一点将铲边削的锋利一些。
听上去很简单,但在手头没有专业木匠工具的情况下,这简单的步骤足足花费两天时间。
最后得到一把像模像样的铲子,我拿在手里手里挥舞几下,感觉实在太重,于是又将手柄砍掉四十公分左右变成短柄木铲。
随后将铲子放在火堆上烘烤,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烤干水份,加强木材硬度。
十月十七日。
我开始沿着划好的位置掘土,这个季节的土壤相对来说非常湿润挖起来倒也不算困难,并且此处靠近沙滩植被稀少,没有林子里那些交错盘踞的树根。
尽管如此,挖掘工作还是进行了整整三天,两只手上磨出大大小小许多水泡,尤其是每根手指的末端,这个部位拿铲子受力最强一直磨出水泡,最后形成一层厚厚的老茧。
挖出的沟渠深度足有五六十公分,起初我打算继续挖到一米左右,但再往下土壤变得非常坚固,并且有一些大石块在下面,把木铲的顶端都给磕出一个豁口。
随后我把收集来并且已经晾晒干的木材再次修整形状,这些树连接之间的树皮都被我砍掉,修的几乎严丝合缝。
木棍底部削的尖锐,用力钉进挖好的沟槽里面排列固定好,每钉五六根就用大石块填充在两边,最后所有木棍都排列好后,用土壤填充并且压紧实。
做好这项工作又是三天过后。
十月二十三日。
这几天的工作令我疲惫不已,加上整日太阳暴晒加海风摧残,我的皮肤变得黝黑跟干巴,并且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还是五六分饱那样,整个人看上去干巴巴的,再配合上长时间没打理的胡子跟毛发,整个人像是苍老了好几岁般。
虽说日子过的辛苦,但当看到庇护所被慢慢建造的初具雏形时,心里的满足感无法言说。
尤其是当这三面墙壁建立起来,再加上晚上睡在隐蔽的石洞内,安全感提升一大截,睡眠质量变好后白天一整天都很有精神。
今天中午再次检查墙体坚固程度,不论是用脚踹,还是整个身子靠在上面,这些木棍除了轻微摇晃外没有任何变形折断迹象。
在经过晒干、修砍顶部后,这些原本两米五左右的木棍缩水后,留在地上的长度大概还剩不到一米九左右,比我178的身高高出一大截,并不会觉得压抑。
紧接着一鼓作气,开始搭建庇护所的屋顶。
屋顶继续使用墙体的这些木材,不过我从林子里找来一根三米多长,直径更粗的木材用来当做横梁。
这根木头很粗非常沉重,同样是林子里的一根倒在地上不知多少岁月的枯木,但没有腐朽很结实,我花费很大力气才将其从林子里拖回营地。
当我把它修整好形状,准备放上墙体正中间时却犯了难。
这木棍太沉了,我用尽所有力气都举不过头顶位置,更别说那一米九高的屋顶了。
于是,我利用木棍做出一个简易的脚手架,制作方法很简单,在几根根木头上两端用碳火烧出一个凹槽,另外几根木棍顶端砍出一个凸起,随后利用榫卯结构进行拼接,一个简单又结实的架子就做好了。
原本打算建造个简单的平向屋顶,但再三犹豫下还是决定做成三角形,倾斜的角度更加有利于排水,我可不想自己费尽身心体力搭建出来的“豪华别墅,”却因房顶简陋导致雨天漏水。
现在的庇护所大致外形是,依靠崖壁坐北朝南,长方形的两条长边一面朝东面向大海,另一边朝向林子,两条短边一面靠山,一面朝南,而朝南的位置打算门,西边跟东边的墙体上分别做窗户,不用很大,可以观察到外面的情况就好。
三角形的屋顶同样采用榫卯结构,经过几次操作,这种凹凸拼接的方式做出来的结构很牢固,制作也并不复杂,为了更加安全牢固,我在拼接完成后又用尼龙绳捆绑加固。
先把三角形的框架在屋顶上搭好,随后再用通过脚手架,将那根沉重的房梁抬到顶端固定,基本的屋顶框架就算做好了。
这屋顶的角度并不大,差不多有一百二十度左右的样子,最后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合适材料把框架中间的缝隙填充好就大功告成了。
可到这一步又犯了难,最理想的材料是木板,但眼下情况要制作出严丝合缝、滴水不漏的木板简直是痴人说梦。
我想破头都没有任何合适材料,于是只能用细木棍在中间尽可能排列紧实,固定好后用一些修整合适的小木块砸进缝隙里,再用些又宽又厚的弧形树皮铺在上面。
虽说简陋,但相信雨势只要不大并不会漏水,最近这段时间期间下过几次雨但都不是很大。
十月二十九日。
屋顶正式竣工,眨眼间时间也来到十月底。
现在早晚的温差非常大,夜里不敢离开篝火半米范围,只有上午九点后温度才会暖和一些。
并且附近林子上的叶子大片泛黄,海风大的时候落叶漫天飞舞,那些被我用来果腹的昆虫越发稀少,随时都有可能消失匿迹。
(附带图片,跟描述有些出入但总体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