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也叫“大老黑,”用来做酸菜鱼非常美味,听说同样营养丰富,对男性很友好。
在国内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不过因肉质美味,只要有它们存在的地方就少不了吸引来钓鱼佬。
好像国内罕有能够成功入侵的生物,除非实在不能食用的,比如福寿螺、清道夫、还有那种下水道里的鲶鱼。
钓它们的方式简单、粗暴。
用雷蛙路亚饵,加上大直径的纺织线,只要有黑鱼存在的区域,把雷蛙抛出去浮在水面上,随后模仿青蛙游动姿态,就会吸引黑鱼发动猛烈进攻。
这种鱼暴躁极了,下口很重,只要给口十有八九就逃不了。
我在湖边待了半个多小时,拿着望远镜四处眺望,发现许多各种生物在此活动。
甚至在高空上还发现有老鹰在盘旋。
丘陵那里大量生存的野兔,在这里同样生活着不少,刚刚来的时候就踩到一个隐藏在杂草下的兔窝,差点儿扭到脚。
不管任何地方,只要有湖泊的地方生态链一定更加丰富。
不过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发现任何大型动物出没,这些食物链靠前的动物们对危险感知格外敏感,说不定在我到来时就隐匿起踪迹。
所以手里的枪支早就打开保险,时刻提防着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
湖边的空气格外清新,并且由于地势高,这里夏天的风要比沙滩那边更加清凉,让人觉得很舒服。
要是能在这里搭建一个庇护所,生活的一定更加舒适、惬意。
但搭建难度同样不低,不但要清理掉许多杂草,还要时刻提防毒蛇猛兽,而且这里的地势不像崖壁那里,要在这开阔的草原中建造,必须建设一个结实的常规庇护所。
总之难度很大,暂时没有这个想法。
又带着小灰在湖泊边转了一圈,没有看到水面上有类似“枯木”的鳄鱼存在,这是个好消息。
不过我在岸边发现不少大型生物的脚印,其中有三角形蹄印,和一些小小大大的梅花掌印,其中有些我认识,像灰狼、野猪、山羊,其它一些就猜不出品种了。
这些动物一定生活在这里不远处,经常会到这里来喝水、觅食。
中午过半,我牵着灰灰离开湖泊草原,顺着北边一直行走。
这个方向有一条河流,同样是从湖泊中分流出去的。
河里水流要比向东那一条小很多,但水流却更加湍急。
很快走出草原,而身边的小河转了个弯,朝着南北方向延伸过去。
那个位置离庇护所就比较远了,我要赶在天黑前返回,所以没再随河流行走,而是继续朝北。
很快地势开始下降,并且比来的时候更陡峭一些,时常会有大下坡。
脚下很滑,时不时会擦倒摔到屁股,好在我已经习惯,屁股也摔的非常扛事儿。
我在这里找到一棵生长茂盛的覆盆子。
覆盆子树叶呈现长椭圆形,叶子尾部有一个尖尖的角,而形状像是草莓的覆盆子果实在叶子中间非常显眼。
摘了一些品尝,味道酸甜清爽,非常好吃。
这对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并且能够补充大量维生素。
于是绕着果树开始连吃带拿,足足吃了个半饱,并且把树上已经成熟的果实全部装进背包里。
不知道什么原理,在野外只要发现一棵果树,附近就会有其它可以食用的植被生长。
难道是此地能量足,精华位置较多所以孕育出的珍果就多?
我在附近找到一些野山姜,去年的那些山姜让我一直念念不忘,干燥后不但储存时间长,做菜是一味能够很好去腥的调味品,同时天冷的时候还能驱寒。
不过现在的山姜个头儿都不是很大,犹豫几下,我选择连带着大部分根茎将山姜整株挖出。
姜也是可以种植的,繁衍方式跟土豆有些类似。
继续往北走,不一会儿后就看见一片崖壁。
这崖壁应该跟沙滩那边是同一脉,因为看上去颜色材质都一样,没想到这片崖壁占了小岛整个东北角。
于是我改变方向,沿着崖壁下方开始往东边走。
这里林子郁郁葱葱,地上杂草丛生,脚下坎坷不平非常难走。
有许多倒塌的枯树拦住去路,枯树干上藤蔓缠绕、并且生长着大量苔藓,踩上去特别容易滑倒。
我踉踉跄跄的艰难前行,看着在前面开路如履平地、时不时灵活跳跃的小灰顿时心生羡慕。
四驱果然比两驱好使。
脑海里不由想起之前看的那部《人猿泰山》,主角抓着藤蔓在林子里抱着女主荡来荡去,来去自如的模样。
我抬头看了看那些藤蔓,又看看自己纤细的胳膊,瞬间打消萌生出的悸动。
现在才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人在岛上这种环境下,除非有充足碳水食用,否则块头绝对长不了那么大,我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在林子里看到许多的蘑菇,有的伞盖圆滚滚,有的则扁平形,还有些外观看上去呈现不规则形状,颜色更是五花八门,估计可以凑齐小时候美术课用的24色彩笔。
这些菌子能不碰触就不碰。
不过我在一截枯树上面发现一颗灵芝,灵芝跟菌子不同,辨识度非常高,于是被我采摘下来放进背包里。
野生灵芝跟人工养殖的那些样子很不一样,养殖的看上去非常滑嫩,像是一件艺术品,野生则看着干巴很多,更像一件老物件。
这些都是我在小学时候学到的,万万没想到,对我来说此生上过最有用的居然是小学知识。
当然,也怪自己上初中就不好好学习了,多亏着体育特长加分才上了高中。
现在想想特别后悔,如果从小听父母话好好继续上学,此时的我早已重返校园上课,哪里会在这荒岛上面经历如此多磨难。
胡思乱想中,不知不觉走出这片密林,来到地堡位置的凹口处。
我身上乱糟糟的,黝黑的鞋子被青草染成青绿色,裤子上到处挂着一些枯叶枝蔓、小刺球。
这一趟收获很多,不但解锁位于小岛中心位置的湖泊,还带回来不少覆盆子、野山姜、一棵看上去年龄十足的灵芝,刚刚还顺手猎杀到一条翠绿色的蛇。
“簌簌...”
就在我坐在地上,往外整理背包物品时,身后林子里传来一阵动静儿。
长久以来的岛上生活,令听觉仿佛进化了一样,扭头一看,两只野猪映入眼帘,一大一小,撅着屁股低头在那边拱土翻找食物。
我站起身来,拿着长枪犹豫要不要打一只野猪食用。
“嗷呜!”
......
还没得出结果,刚进地堡里喝完水,兴奋跑出来的小灰就发现两只野猪,随后嗷呜着往前冲。
两只野猪瞬间受惊,小的那只快速朝远方跑去,大的那只则直接冲着小灰就迎了上来。
“嗷!”
本以为小灰狼性大发,要激战那野猪,结果一个照面就被对方撞的滚了好几个咕噜。
小灰现在个头已经比成年灰狼小不了多少,一堆獠牙又尖又长特别锋利,并且那头野猪是雌性,没有雄性那么夸张的獠牙,个头儿也不算大。
因此刚刚才没有呵斥住冲上前的小灰。
小家伙被这一顶也来了脾气,两只激发凶性的野兽瞬间厮打一起。